很多時候,我們對所謂的「修行」有所誤解,認為那僅是出家人的事,或是空閒、老年時才來投入的事。由於觀念的偏差及諸多的藉口,我們築起高牆,將自己隔絕在體證道果、涅槃之外,讓此珍貴人身盤旋於忙碌的俗務之中,平白地浪費了生命。
在佛陀時代,證悟者不僅在禪墊上完成修行,更多是在日常生活中體證佛法。證悟佛法的契機,蘊藏在極其普通又平常的例行事務中,就連烹飪做飯也能成為證得道果的契機。
一旦注入精進與熱忱訓練自心,行者的正念將連綿不斷且毫不費力地自然生起,進而開發智慧,不斷地照見身心是苦、無常、無我的實相;如此滴水穿石地持續,直至累積的智慧足以斬斷無明邪見,道與果就能在任何瞬間生起,證悟的果實自然水到渠成。
一位名字不詳的比丘尼(Annatara,簡稱佚名比丘尼)及女居士瑪帝卡母(Matikamata),她們在家時身負許多責任及義務,從早至晚需完成眾多繁瑣的工作。但是,他們從不放棄每一個能落實修行的當下,進而成就不凡的道果。
涅槃不在遠方,在生活的當下──佚名比丘尼及瑪帝卡母具有相同的特點,她們都在例行的日常作務中體證道果。由此可見,涅槃並不存在於遙遠特殊的地方,聖者體證的涅槃,在遠離煩惱渴愛的當下即能朗朗地照見。因此,修行並非件極其不尋常及特殊的事。以自然、不造作之心,在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如其本來面目地照見身及心所呈現的一切。當徹見身與心僅是純的苦,不再生起渴愛的當下,涅槃即近在眼前。
佚名比丘尼及瑪帝卡母在證悟以前,其生活的忙碌程度不亞於現代的我們。然而,她們不讓懶惰懈怠有機可乘。她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忘失正念,勇猛精進地運用生活作務的每一個當下修行,絕不錯失任何修行的機會。直到修行的火候足以燃燒煩惱,瓜熟蒂落,她們自然獲得證悟的果實。
因此,忙碌並不能成為無暇修行的藉口。修行人是一名勇敢的戰士,如佚名比丘尼及瑪帝卡母一般,從不輕言放棄,在未獲得勝利之前力爭到底,直至戰勝煩惱魔軍。
師父,阿彌陀佛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