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讀《請觀音經疏》中,發現有許多對於儀軌內容的觀解詮釋,例如「五體投地」、「燒香散華」、「三稱三寶」、「備楊枝淨水」等,這些儀軌內容,不但於《慈悲道場梁皇寶懺編錄》反覆出現,於後代祖師大德所編製的懺儀中,也是同樣大量運用。
懺悔本是佛教修行法門,引導行者實踐於各層次的修持,於漢地發展演變為禮懺法門。祖師大德編制儀法,以禮佛、持念聖號、經典、咒語等,為一整套完整的儀軌。智者大師並將其拓展為止觀法門,融合懺悔與止觀的三昧行法,包含事懺與理懺,適應不同根機的行者修持,初行者可獲得消業安樂的利益,久修者得以滅障而深進禪定、開顯智慧。
但之後又逐漸變成形式化的經懺佛事,流於對現世利益的追求,停留於消災、超度、祈福等淺近目的,修行意義淡薄,喪失悔過除障的淨心意義。更有甚者,不親自參與禮懺,只是花費金錢寫立牌位,請較具修行功力的禮懺專業人士代為消災或超薦,使得懺悔修行的精神蕩然無存,全然欠缺修行意義![1]
今日經懺法會盛行,卻普遍疏於觀修實踐,佛教行者應當反思這種異化的發展情形,學習如法的禮懺觀念與方法,導正經懺法會的流弊。若懂得在事儀上觀心,則能進而以法入心,相信這才是祖師大德編制儀法的用心。
一、 五體投地:第二從「汝當五體投地」去,勸示祈請,申三業之機。大聖乃當常欲濟拔,為外緣無創之者,毒不得入,應須內因,故令運三業為機也。事解「五體投地」者,眾生之本體,一義同父母,是故虔恭尊敬,歸投於地,表欲報恩之相。理解,「地」是一實相,若與薩婆若,[2]相應心合,故名為「投地」;若離薩婆若,名不投地。如人謙卑恭謹,是則投地致禮,與常理合;若傲慢逆理,禮則不施。今明五體,即表五陰:左脚是色,右脚是受,左手是行,右手是想,頭是識。何故爾?「受」是心神之法,為陽,如右脚。戒是「色」法,無作冥密,如陰,表左脚,故言左陰右陽也。「想」是推晝前境,是陽,如右手。「行」是思數,如陰,表左手。頭為「識」者,五識在頭,能了別,故對頭。若離薩婆若而起五陰者,此是平倚五體,不歸命觀音;毒害不消,名為惑,是故沈淪生死,為五受陰所害。若依薩婆若心地者,即得五分法身之五陰戒,是防護七支故,是色陰定,是受者。如經說「三昧是正受」,定意開出故定,是受陰慧是悟,虛智即想陰,解脫即是行陰。行陰招累故,解脫無累,對之解脫知見,即是識陰,識陰能了別故。以五分法身,代生死之五陰,故《涅槃》云:「因滅是色,獲得常色,乃至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即是薩婆若心,故名「五體投地」。五體歸命,能令毒害消伏,名之為解脫,則出生死,蕭然累表,故言「五體投地」也。[3]
二、 燒香散華:「燒香散華」者,「香」即薰馨,遮掩臭穢,表於智慧,斷結毒害,香即智慧也,亦是止善。「散華」表定,定是福德莊嚴,如華能嚴飾彫麗故,用華以表定,亦名行善。復次,華以表慧,何以故?華是可見法,慧是照了見理之法,用華以對慧香,以對定者,香是冥熏對定,有寂靜之義,故用對定。何故作此互判?此是通釋,定中有慧,慧中有定。若別對者,法身皆名為慧,此中豈得無定?七淨之法,皆名為華,此中豈得無慧,而別對定慧也。故言「化訓滅五陰,拔斷十二根。」復次燒香,對無作善,無作因作而發,不須更作,任運常起。亦如人受戒,作意發得無作,任運常能破惡。如燒香時,止用火為緣,即便煙香任運遍滿,故用香對無作善。華以手散,若不運手,華則不散,此對作善。若不作善則不生,既表無作,作兩善,定慧亦爾明。此約十種行人,故用對此(云云)。[4]
三、 楊枝淨水:第四「即具楊枝淨水」者,此是勸具兩因,正為機感也。「楊枝」拂動,以表慧。淨水澄渟,以表定。楊枝又二義:一、拂除,即對上消義;二、拂打,即對上伏義。又拂除,對消滅之消;二、拂打,即對消除。「淨水」二義:一、洗除,即對消義;二、惺悟,即對伏義。「水」又四義:一、洗除,二、潤漬,三、惺悟,四、安樂。洗除對消滅之消,潤漬對消除之消,惺悟對除伏之伏,安樂對平伏之伏。復次,洗除對消伏毒害大悲拔苦,是慧義;潤漬是大慈與樂,是定義。惺悟是慧義,安樂是定義。明此約十種行人,自各有定慧,拔苦與樂,各有消滅伏義,例作(云云)。[5]
四、 三稱三寶:「三稱三寶」,是通為眾生作消伏之所。觀音是別緣,是故請三寶,復有通別,所以三稱。或可欲除三障故,或可表三周說呪故,或可表三釋故,須三稱也,三業如文(云云)。[6]
[1] 聖凱法師指出:在民間社會中,懺法一直被認為有治療疾病、乞求幸福、追薦亡魂、度厄解困的作用。到了宋代,懺法的修習已經逐漸遠離其作為修行法門的意義,逐漸成為佛事,而且重視梵唄、歌贊,已經離開原來理懺、事懺的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