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滅苦之要唯有懺悔
大眾今日將欲懺悔,當潔其心,[7]整肅其容,[8]內懷慚愧,悲暢於外,[9]起二種心,則無罪不滅。何者二種心?一慚、二愧,慚者慚天,愧者愧人。[10]慚者自能懺悔,滅諸怨對;愧者能教他人,解諸結縛。[11]慚者能作眾善,愧者能見隨喜。[12]慚者內自羞恥,愧者發露向人。[13]以是二法,能令行人得無礙樂。[14]相與今日,起大慚愧,作大懺悔,至心求哀四生六道。何以故爾?經言:「一切眾生皆是親緣,或經為父母,或經為師長,乃至經為兄弟姉妹,一切皆然。良由墮無明網,不復相知,既不相知,多起觸惱,以觸惱故,怨對無窮。」[15]大眾今日覺悟此意,至誠懇惻,苦切用心,必令一念感十方佛,一拜斷除無量怨對。等一痛切,五體投地,重復歸依世間大悲慈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定意佛
南無量形佛
南無明照佛
南無寶相佛
南無斷疑佛
南無善明佛
南無不虛步佛
南無覺悟佛
南無華相佛
南無山主王佛
南無大威德佛
南無徧見佛
南無無量名佛
南無寶天佛
南無住義佛
南無滿意佛
南無上讚佛
南無無憂佛
南無無垢佛
南無梵天佛
南無華明佛
南無身差別佛
南無法明佛
南無盡見佛
南無德淨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7) 發願回向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仰願三寶,同加攝受,令某等所懺除滅,所悔清淨。又願今日同懺悔者,從今以去乃至菩提,一切怨對皆得解脫,一切眾苦畢竟銷滅,結習煩惱永得清淨。長辭四趣,自在受生,親侍諸佛,面奉尊記,六度四等,無不備行,具四辯才,得佛十力,相好嚴身,神通無礙,入金剛心,成等正覺![16]
[2] 這邊的「莊嚴」是緊追繫縛不捨的意思。本來是種種的纓絡、美好的服飾珠寶莊嚴我們,可是這邊是有很多的惡業追隨著我們、種種的惡業繫縛著我們、不捨不離開我們,叫「莊嚴行人」。被惡業所繫縛,不能夠離開逃脫捨掉。
[15] 我們大家起慚愧心、懺悔心,向所有一切六道眾生懺悔,因為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親人眷屬,從無量劫以來彼此之間互為父母、師長、兄弟、朋友,只不過因為無明纏縛,我們不太相知而已,所以在生死流浪中間互相觸惱。
[16] 已經發起向一切六道眾生懺悔的願以後,也同時希望一切三寶力攝持我們,令某等所懺悔的一切罪業清淨。這是《梁皇寶懺》最根本的旨趣,除了讓我們所懺除的惡業清淨以外,同時我們也發起菩提心,希望所有一切跟我們有冤仇的有情眾生都能夠解脫,也能夠離開一切痛苦、消除一切的煩惱,最後能夠行菩薩道成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