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4日 星期三

2015藥師關心得(五):虔敬感恩之迴向



 在藥師關期間,每天晚上最後一支香圓滿時,就會做總迴向。雖然每次迴向都要用上三、四十分鐘的時間,但是內心是很歡喜的,因為有這麼多的道友一起參與共修!

 印隆第一次知道與參與「迴向」,是在俗家父親剛往生時,而一切的因緣巧合,也引領印隆入了佛門。當時正好遇到 聖印師父在真光禪寺舉辦佛七,佛七有七個七永日,也遇上父親的七個七,就和母親一起去打佛七,也以此功德為父親迴向。

 寺裡在週末那一天會安排午供,午供後就是薦食與迴向。當聽到主七和尚唸到父親的名字時,就和母親頂禮三拜。當時年紀尚輕(十五歲),又剛入佛門,雖然什麼都不懂,但心中充滿了感恩與虔敬之心:因為知道這樣做對父親是好的,也希望才四十出頭就往生的父親,能心無罣礙的去做菩薩!

 有次看到「佛國之旅」的蒙古專輯,採訪了在蒙古山區的一座偏遠寺院,裡面有幾位年紀非常小的藏傳佛教小沙彌,[1]主持人採訪了其中一位僅六歲的小沙彌,問他為什麼要出家?還開玩笑的說,跟其他小朋友玩耍不是很好嗎?結果該位小沙彌突然流下了眼淚而哭泣起來,他說是因為想為死去的奶奶誦經迴向,因此想出家學習。他的真誠,感動了現場的大眾,印隆也相信他在歷經歲月的磨練與佛法的薰修,必能化小愛為大愛,迴向祝福一切眾生!

 在父親往生十五年後,印隆也成為出家人了,也開始為信眾迴向與祝福。在我的心中,一如當年為父親迴向的初發心,虔敬而感恩,希望一切眾生都能身心安頓,離苦得安樂!

 在迴向文中,許多人都有為「累劫冤親菩薩」迴向,[2]也祈願終將有一日,我們都能體會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理,破除彼此對立分別,真正達成冤親平等,一切無礙!



[1] 俗稱「小喇嘛」,但嚴格說起來,「喇嘛」為上師,有一定的德學才能稱之。
[2] 印隆以「冤親菩薩」而不說「冤親債主」,即是希望大家能彼此成就出世道業,而非是世間的相互欠債追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