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關於「放生」的新聞,在TEIA(台灣環境資訊中心)及一些新聞媒體,也成立了專區討論:
-
「佛陀救一隻鳥,需要報備嗎?」從假放生真送死談起
我相信大部分參與的佛弟子都有慈悲的心量,不過應該說是「同情、憐憫」的成分更多,因為真正的「慈悲」,是需要有「智慧」的。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有些人是「有所求」,這一點就不是佛陀與祖師大德教導我們「放生」的真義。關於此點,印隆自己也有類似的經驗:在當年母親生重病時,有一位藏傳佛學中心的仁波切建議我,可以為母親做「放生」為母親做功德。我謝謝他的建議,也告知他,我知道所有眾生都必須面對生命無常,我不會去想用「放生」來求得什麼,但是我會盡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眾生,並以弘揚正法的功德,迴向我的父母乃至一切眾生,皆能離苦得樂!該仁波切也點頭同意,認同印隆的說法。
在歷史上有完整記載「放生」的起源,是來自於天台智者大師。據《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載,智者大師駐錫於天台山(後開山為國清寺)時(575-585),見當地臨海縣居民多以漁捕為業,傷命甚多,智者大師極為憐憫,「非但水陸可悲。亦痛舟人濫殞」,[1]因此矚寺眾將寺中所有衣物等變賣兌換成銀兩,購買漁主孔玄達之一所捕魚的竹網池,改為放生池,[2]同時宣揚放生的功德。
當時,在臨海縣當內史的計詡,於太建十三年(581),禮請智者大師宣講《金光明經》,很多漁民都前往聽經,漁民聽聞佛法之後,受到大師的感化,都生起戒殺的慈悲心,遂「合境漁人,改惡從善,好生去殺」,[3]從此不再捕魚,並紛紛捐出架設在江溪邊捕魚的竹堤,將經營幾十年的魚池共六十三處,約三百多里,悉數捐獻為放生池,並且發心造船請大師於將上講《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品》以示懺悔,使始豐溪「永作放生之池,變此魚梁,翻成法流之水」,[4]而羊公賀、嚴續祖等人也皈依了佛門。
後來,計詡任滿回到京都,因事被牽連,下獄坐牢。當要行刑的前一天,計詡虔誠的禱念大師,希望智者大師能
以神通法力相救。當天晚上,計詡夢見有很多魚群環繞在身旁,向他吐泡沫。隔日清晨,皇帝特別下了一道詔書,赦免了計詡的罪。有一天,忽然飄來五色彩雲,籠罩在天台寺上空,光線從彩雲照射下來,有如月光一般的潔亮。這時,迴廊的簷樑上,飛來了數以萬計的黃雀,嘈嘈囋囋的聲音,還傳數里,眾人見狀無不驚嘆。智者大師說:「這是放生的魚群,投生為黃雀,特地來報答謝恩的!」智者大師設立了中國第一座的放生池,一千多年來,各地紛紛起而效法,廣設放生園池。在刀兵不斷的華夏大地,有人因為戒殺放生的緣故,得以懺除罪業,躲過戰火的波及。
另外,大師於隋開皇十二年(592)至南岳衡山的途中,經過岳州,見彼地居民皆以捕殺為業而感到不忍,因此特講《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品》,勸告居民們務農棄殺,竟使一州五縣的漁獵戶盡改業從農,並自願捨棄漁獵區一千餘所。[5]智者大師並表奏陳宣帝下敕將始豐溪至靈江段永作往生福池,禁斷漁獵,因此感召陳宣帝下旨:「嚴禁采捕,永為放生之池」,[6]施生池所處的區域範圍之廣,於今難見。另外在《智者遺書與臨海鎮將解拔國述放生池》一信中,[7]智者大師略述了天台放生池的由來及放生功德等,勸誡不要興殘害之業。放生池這種延續至今的做法,其根源乃是起源於智者大師,此舉乃是在中國佛教放生史上的孤明獨創,意義非凡,可以說影響甚巨![8]
在《梵網經》的「第二十條不行放救戒」中,也談到了放生救護的慈悲思想。[9]於此戒條中,彰顯了積極的護生思想,將放生的意涵擴及為救護眾生、解其苦難,並將一切眾生是為如己無異,無有彼此之分。進而為眾生講說菩薩戒經,使一切眾生希發菩提心,解脫眾生的生死輪迴之苦,為大乘菩薩道的護生思想。
為何目前宗教界的「放生」善意,無法感化大眾,反倒成了遭受許多人批評的眾矢之的?因為方式不夠完善、正確,乃至發心有誤。因若不正,果遭迂曲!如果這些大德在倡導「放生」觀念之餘,也教導信眾「放生」的真義──好生去殺,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能發心食素(如果去買生物來放生,但自己仍舊吃肉,實在很矛盾),不使用動物製品(皮夾、皮包、皮鞋……一切的動物製品都不使用),乃至於重視環保生態,惜物惜福。這樣有智慧的「放生」,是真正的慈悲,必能風行草偃,使大眾共襄盛舉!
《佛祖統紀》三十三曰:「放生,光明經述流水長者救魚十千天子報德,此緣起 也。智者買斷簄梁,悉罷江上采捕,此立法也。赴計詡獄中之難,報修善堂上之恩,此顯驗也(此三事並見智者紀)。
唐肅宗乾元二年詔天下置放生池,凡八十一所 (顏真卿為碑)。本朝真宗天禧元年詔復天下放生池。沿江淮州郡上下水五里並禁采捕(二事並見通塞志)。慈雲奏西湖為放生池,以四月八日會郡人縱魚鳥。法智於南湖以佛生日放魚鳥祝聖人壽,樞密劉均奉敕撰碑。此皆放生之梗概也。」
《陔餘叢考》三十三曰:「唐乾元中命天下置放生池八十一所。顏魯公碑云:環地為池,周天布澤。動植依仁,飛潛受護。宋天禧中王欽若奏以杭州西湖為祝聖放生池。郡守王隨記之。東坡奏西湖不可廢者五,此其一也。其狀云:郡人數萬會於湖上,所活羽毛鱗介以百萬數。然考藝文類聚,梁元帝時,荊州有放生亭碑,則唐以前已有之。又南史梁武時,謝微為放生文,見賞於世。蓋梁武帝奉佛戒殺,至以麵為犧牲,則放生起於是時無疑。」(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