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日 星期四

圓瑛大師《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整理與筆記(十九)正宗分--正明菩提無法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卷下

浙江天童宏法禪寺沙門 圓瑛 述 

(Ⅱ)明菩提無法,正顯般若本體,分三

一、正明菩提無法 二、直顯般若本體 三、通結始終心要

一、正明菩提無法,分二

(一)當機躡問 (二)世尊直答

(一)當機躡問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此斷第十一種,一切無我發心疑。上文既明人法悉皆無我,云何發心修證?故此重問。此處問詞,與前相同,究其問意,與前稍異。前問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意重下手工夫,如何降、住?蒙佛慈悲開導,種種發揮,降心離相,住心無住之義,歷彰般若妙用,今已信解,但發心之義,尚未發明。此中問意:既然人法皆空,而菩提心,果有所發耶?果無所發耶?伏願如來不吝教言,再為垂訓,俾一切菩薩,便於修證。

破空論云:此重遣菩薩心中,微細我法二執,令淨盡無餘也。前言具明二空實義,寧有不盡,此重問者,略有二義:一者、義既如此,不可思議,豈容湊泊,則諸菩薩發菩提心,畢竟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二者、既言發心,便謂我能發心;既言無住,便謂我能無住;既言降伏,便謂我能降伏,如何得與般若相應?此則特為鈍根,再求方便。佛告以當生如是心等,所以酬其畢竟云何應住降伏之請;次又答以實無有法,發菩提心,則是蕩其我能發心無住降伏之執也。蓋發心祇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心相尚不可得,豈別有法,令心得發?心無心相,則我執何存?法無實法,則法執何有?情累既盡,般若現前。

(一)當機躡問竟。

 

(二)世尊直答,分三

1、躡前降住無法 2、正示發心無法 3、分示因果無法

1、躡前降住無法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此段之文,全同前文,乃躡前降住無法,以為發心無法之開端。降心不過離相,住心祇是無住,豈別有法,而為降住耶!「當生如是心」,「生」即發也,謂當發如是,上求下化,最上乘心。觀當生二字,乃如來婆心苦口,叮嚀勸勉之意。

如是心,通指前後:
指前,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亦即應生無所住心,應無所住,即不住六塵諸相;而生其心,即發布施度生之心。菩薩應發如是菩提心,無住為住,住無所住,方為真住般若。
指下,即本文我應滅度一切眾生等。「我應」者,謂我應發如是度生離相之心,當以度生為己任。楞嚴經阿難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故云:我應滅度一切眾生

「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此則功由般若,以觀照功深,實相理顯,了知一切眾生,性自涅槃,本來是佛。當度眾生,離諸度相,不見實有眾生可度,故云: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何以故,無有眾生實滅度者?以實相般若,離一切相,雖度眾生,不著度相。「須菩提」下反顯,若菩薩著相度生,但起一念有我為能度,眾生為所度,即是四相未空,全同凡夫顛倒。心住於相,未得降心,即非菩薩。

1、躡前降住無法竟。

 

2、正明發心無法

「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首句承釋上文,所以一有我相,即非菩薩者何?釋曰:實無有法,發菩提心。此「實無」二字,即觀照般若之工夫,亦即實相般若之理趣,為此經之宗眼。

發菩提心者,不外上求下化也。下化,須降著相妄心,終日度生,能離度生之相,則降無可降;上求,應住無住真心,終日布施,不住六塵諸法,則住無所住。以是而觀,故實無有法發心,此則稱性起修,修即無修,實無能度所度,實無能施所施,實無能降所降,實無能住所住;乃至下文,得記得果,實無所得,方是菩薩發菩提心。

黃蘗心要云:為汝起心作佛見,便謂有佛可成;作眾生見,便謂有眾生可度。起心動念,總是汝見處,若無一切見,佛有何處所?如文殊纔起佛見,便貶向鐵圍山去。
僧問:今正悟時,佛在何處?
蘗云:問從何來?覺從何起?語默動靜,一切聲色,盡是佛事,何處覓佛,虛空世界,皎皎地無毫末許,與汝作見解。終日說,何曾說?終日聞,何曾聞?所以釋迦四十九年說,未曾說著一字。
僧問:若如此,何處是菩提?
蘗云:菩提無是處,佛亦不得菩提,眾生亦不失菩提。
僧問:如何發菩提心?
蘗云:菩提無所得,汝今但發無所得心,無一法可得,即菩提心。菩提無住處,是故無有得者。故云:我於然燈佛所,無有少法可得。汝今問發菩提心,謂將一個心學取佛去,唯擬作佛道,任汝三祇劫修,亦祇得箇報化佛,與汝本源真性佛,有何交涉!

2、正示發心無法竟。

 

3、分示因果無法,分六

(1)果記無法 (2)轉釋無法 (3)喻釋無法 (4)度生無法 (5)嚴土無法 (6)達我無法

(1)果記無法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斷十二種,無因何得有果疑。上云實無有法,發菩提心。恐疑既無法發心,何故如來有法得果?為斷此疑,故問在汝之意,以為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還是有法得菩提果耶?還是無法得菩提果耶?且看當機見解如何,此處問詞,與前所問然燈之事,言雖相似,意實不同。前曰:於法有所得不?則法義屬他,乃心外之見,此云有法得菩提不?則法義屬自,乃內心之障。「不」字兩可之詞,亦即審驗之意。

「不也,世尊。」即當機呈驗見解,應聲直答曰:不也。正是機鋒相扣,啐啄同時,「如我解佛所說義」,即解佛上來所說,發心無法之義。既無有法發心,豈有法得果?是以解前悟後,故知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菩提。觀「如我解」三字,尚未敢決定主張,意謂我解如是,未知世尊以為然否?

佛重言如是者,即印證其說,汝解如是,我亦如是,因果自然,要相契合,因既無法,果必依因,故呼其名而告之曰: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所謂法心究竟二不別矣。此「實無」二字,與空生所答「無有」二字相較,足見如來腳跟點地,意絕躊躇,當場立斷,實實在在,無有一法也。此實無有法一句,與實無有法發心相照應,設若有少法可得,即不與諸法如義相應。

 

「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此文前段,反顯上文。若有法得菩提,則能所熾然,我法相在,妄心未降,真心難住,詎堪作佛,故不得授記。授記者,授以當來成佛之號,預記其事,證驗後時也。「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即授記之詞。

釋迦此云能仁,姓也;牟尼此云寂默,名也。上屬悲德,下乃智德。如來智悲並運,從因剋果,故得是號。能仁者,能以仁慈普覆眾生,即上文所謂: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寂默者,宴默安住無為,即上文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悲智二德圓滿,恰符是號,以實無有法二句,正顯無法可得菩提,以觀照妙智,深契無生法忍,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生滅皆遍計執性所計,如來在然燈會下,遠離依他,及遍計執,歸於圓成實,深達無法無非法之旨,故獲授記,而得嘉號。

「而作是言」下,重述授記命號之詞。

(1)果記無法竟。

授記命號

此云

姓名

智悲並運

 

釋迦

能仁

悲德

能以仁慈普覆眾生-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牟尼

寂默

智德

宴默安住無為-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2)轉釋無法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斷十三種,無因則無佛法疑。上云發心無法,又說果記無法。恐疑云:若實無有法得菩提者,則無諸佛。是無法可得,無佛可成,一切皆無,豈不落空見耶?故徵釋如來之義,以斷其疑。謂何以故,我說有法得菩提,則不與記;無法得菩提,乃與授記耶?釋云:授記者,授以得成如來之記;如來者,即諸法如如不動之義。有法可得菩提,即不如如;無法可得,方合如義。

「如」者,不變義;「來」者,隨緣義。佛證實相般若,如如不變之體,而能隨緣,示現去來之相,入世度生;雖現去來之相,其實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此即法身如來,當知如本不來,來自如矣,所謂開池不造月,池成月自來。

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梵語毗盧遮那,此譯遍一切處,即所謂法身如來。不離一切諸法,即諸法中,隨緣不變,一如之義,諸法是差別之相,如來是平等之性,平等之性,本不離差別之相,如金不離器,波不離水,若明此義,無法可得。

若有人言,既無有法得菩提記,何以現見如來坐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得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須菩提下,如來稱實而談,乃稱真如實理而談,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若執實有法可得菩提,即是法執未亡,染污自性,故決定曰: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即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無得而得,曰得菩提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上來轉釋無法,此則結歸中道。

「所得」二字,乃是忘情而證,迷時非失,悟時無得,無得而得,故曰所得。如演若達多,迷頭狂走,縱未歇狂,頭本不失,忽然狂歇,頭非外得,如來所得菩提,乃得得於本得也。

「於是中」,即於所得菩提中,「無實無虛」者,謂有無俱遣,正顯中道第一義諦也。無實者,方便示現,實無少法可得故;無虛者,隨緣成益,不廢一期修證故。又無實者:佛於然燈佛所,實無有法得菩提故;無虛者:佛今得成為佛,名釋迦牟尼故。

無實無虛,即真俗二諦,圓融無礙,不著法相,亦不著非法相。昔南嶽懷讓禪師,參嵩山,機緣不契。嵩山指見六祖。讓到六祖會下。祖問:「從何處來?」讓曰:「嵩山來。」祖問曰:「恁麼物?恁麼來?」讓無以對。次日讓復來呈話,祖不印可;連呈三次,皆不印可。於是讓依座下,真參實究,「恁麼物恁麼來」,三年乃悟。一日祖上堂,讓出席,請師問前話。祖曰:「恁麼物?恁麼來?」讓曰:「喚作一物即不中。」此語恰是相應。祖恐落空見,復勘驗云:「還有修證也無?」讓曰:「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祖印可曰:「汝也如是,我也如是。」此是諸佛之本源,善自護持。如懷讓禪師,可謂二諦圓融,契合中道。此無實,乃染污即不得,真諦也;無虛,乃修證即不無,俗諦也。

「是故」下,重申前義,以是無實無虛之故,如來說一切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故無實;妄體本真,法法無非佛法,故無虛。一切法,即十法界依正、染淨、聖凡、因果諸法。觀相元妄,生死涅槃,二者皆如空華;觀性元真,會相歸性,一一皆是佛法。

法華經云:「治世語言,資生事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正是世諦語言皆合道,誰家絃管不傳心。又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是法者,佛法也;住法位者,住在諸法位中,即不離一切法也;世間相者,一切法相也;常住者,全相即性,一一無非不生不滅之佛法也。

「須菩提」下,所言一切法者,不壞假名,俗諦也;即非一切法者,不著幻相,真諦也;是名一切法者,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中道第一義諦也。一切非一切,則無實;一切即一切,則無虛。

(2)轉釋無法竟。

無實無虛:有無俱遣,正顯中道第一義諦

無實

方便示現,實無少法可得

佛於然燈佛所,實無有法得菩提

無虛

隨緣成益,不廢一期修證

佛今得成為佛,名釋迦牟尼

無實無虛即真俗二諦,圓融無礙,不著法相,亦不著非法相

無實

真諦

染污即不得

無虛

俗諦

修證即不無

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無實

如來說一切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無虛

妄體本真,法法無非佛法

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無實

一切非一切

無虛

一切即一切

 

(3)喻釋無法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

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此喻明如來所得菩提,無非親證本有法身之體。法身遍一切處,上言一切法,皆是佛法,可謂長大矣,故喻人身長大。須菩提因喻有悟:法身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非別有身,故曰非大身;以法界為身,故名大身

偈曰:因無所得果亦然,無法可得得授記,諸法非法名佛法,大身非身名佛身。

(3)喻釋無法竟。

 

(4)度生無法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此斷第十四種,無因度生嚴土疑。上云實無有法發菩提心,恐疑既無法發心,則無菩薩,教誰度生?教誰嚴土?前疑無佛,此疑無菩薩。為遣此疑,故說此文。

「亦如是」者,佛以前段自己,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為菩薩作則,故云菩薩亦如是,實無有法,名為菩薩。若菩薩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是以菩薩自負,以度生自任,心中實有我為能度,生為所度,能所熾然,我執全在,即同凡夫心行,不名菩薩。

問:此段之文,與降心離相文意,有何差別?答:前云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是以眾生作同體想,發心度他,故云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亦對他言。此云我當滅度無量眾生,是對自己作自負想,我能度他,故云即不名菩薩,亦對自說。

「何以故」者,何故不名菩薩?「須菩提」下,正釋云:實無有法,方名菩薩。以一切法,緣會而生;緣生之法,畢竟無性;了知無性之性,即是妙明真性,斯可為菩薩矣。

「是故」者,以是有法不名菩薩,無法乃名菩薩之故。佛說一切法,本來無我,我相既無,諸相自泯,能度所度,俱不可得。

(4)度生無法竟。

 

(5)嚴土無法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此言法性土,本無所嚴,既無所嚴,安有實法?故呼當機而告之曰:若菩薩作如是言:我當廣修六度,莊嚴佛土,則是以功自居,我、法全在,是不名菩薩。

文殊般若經云:為一切眾生,發大莊嚴,而心不見莊嚴之相。菩薩如是,豈肯自言其功哉。若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四相未除,即凡夫之見,其誰名菩薩耶!

「何以故」下,謂法性土既無可嚴,何以如來常說,菩薩應修萬行,莊嚴佛土?乃釋曰:如來說莊嚴佛土者,乃就佛事門中,不捨一法說,雖然莊嚴不著能所之相,果能不著,即真如界內,不染一塵也,故曰即非莊嚴

是名莊嚴者,以定慧寶,莊嚴自性佛土。非嚴而嚴,嚴而非嚴,心常清淨,不著諸相。著則有染,即非莊嚴;不著,則自性清淨莊嚴,是名莊嚴

(5)嚴土無法竟。

 

(6)達我無法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前云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此則結歸;有生可度,有土可嚴,皆不名菩薩。若菩薩能通達諸法性空,本來無我,亦復無法,我、法既無,併空亦遣,則三執全消,三德洞顯,如來說名真是菩薩。文中無我、法者,即是無我相,無法相,加一無字,其理自明。真是二字,翻前即非,此乃佛語照應之妙。

本科分示因果無法竟,合前大科。一、正明菩提無法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