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8日 星期一

智諭法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整理與筆記(十九)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這還是把假相和實性來作對比。有人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而行布施,得福雖多,但都是假相之多,而非法之實性。諸法實性,皆不可得。如上文所言,過去之多不可得,現在之多不可得,未來之多不可得,須菩提卻回答說: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這種看法,便是以假相為真實了。正如「所謂多,即非多,是假名多」也。

所以佛回答說: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來說得福德多。

如經云,色究竟則非色,聲究竟則非聲,香、味、觸、法究竟,則非香、味、觸、法。乃至一切法究竟,則非一切法。何以故?因為一切法究竟,即諸法實性。實性離相,究竟空寂,故無多少、大小等分別。所以多少、大小等分別,皆取相之見也。既然取著假相,便不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如是取相之心,便應降伏。應須心無所住,不得一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過去心不可得,不取過去相,心不住過去;現在心不可得,不取現在相,心不住現在;未來心不可得,不取未來相,心不住未來。若至一切不可得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矣。

佛欲令須菩提去妄證真,故曰:若福德是真實性,如來不說得福德多。因為真實法性,等虛空遍法界不可得故。以福德多是假名相,隨因緣而現有,故如來說得福德多。其實說福德多,即非福德多,是名福德多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