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肉眼」者,父母所生之眼,能見粗色,一般凡夫所具。如來若不具肉眼,則必不能見凡夫之所見。凡夫之所見,如來悉能見之,故知如來具肉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天眼」者,能見遠近、內外、晝夜等細色。色界天人所具,修禪定之人,亦可得之。佛之天眼,無能勝者。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慧眼」者,非能見物也。二乘智慧,能照空理,故名慧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法眼」者,菩薩所具,能見一切法假。佛具慧眼,共二乘;佛具法眼,共菩薩。慧眼觀空,法眼觀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佛眼」者,圓具五眼,無所不見,不共三乘。佛有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故無所不知。佛具五眼,故無所不見。無所不知、無所不見,謂佛之知見。於三智中,一切種智唯佛獨具,不共餘人。於五眼中之佛眼,亦唯佛獨具,不共餘人。
須菩提!於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這一段文,是說明如來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見,用來證成下文所說。下文所說何事?佛於下文便說,「如一恒河中所有沙,如是沙等恒河,是等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以如來圓具三智五眼,無所不知,無所不見,故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也。
為了證成如來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見,所以才有「五眼」這段文來。
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言佛見者,是徹知法相;言佛知者,是徹知法性。以如來徹知法性空故,是以知一切法相假也,因為佛知諸法性相一如也。空性能隨緣,隨緣現假相,相假無所有,還歸於空性。是以佛以不思議智慧,於一知一切,於一切知一。雖然眾生有若干種心,如來以佛智慧,了若指掌。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要知道,心是因緣起,空無有自性,故曰「不可得」。同時過去、現在、未來是因緣起,空無有自性,故亦不可得。
如果心有自性,勢必不能知物,猶如鏡若有色,便不能照種種色。以心空無性,故能隨緣知一切法,如淨鏡無色,方能照種種色。
以心是因緣起,空無有自性,故能隨緣善轉於惡,惡轉於善;轉凡夫心,成聖人心;轉眾生心,成諸佛心。以心無自性故,乃能於六道中,隨緣轉變。
否則若人心有自性,死後轉入畜生道,應仍有人心;若畜生具有人心,何名畜生?故法界中,六凡四聖,皆由心轉;心既能轉,故知其無自性。以無自性故,所以說心不可得,故曰「十方覓心,了不可得」。
再說三世亦復如是,過去、現在、未來,皆因緣所成,無有自性,故不可得。
「過去」是現在、未來之因緣所起,是知過去無自性。若過去定有自性,應該無現在、無未來,依然有過去。然若無現在、無未來,便無過去,過去一名建立在現在、未來的關係上。故知「過去」無自性,以無自性,故不可得。
同理可知,「現在」是建立在過去、未來的關係上,故「現在」無自性不可得。
「未來」亦復如是,是建立在過去、現在的關係上。如果無過去、現在,便無所謂未來。故知「未來」無自性不可得。
既然心不可得,過去、現在、未來亦不可得,焉有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可得?所以佛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