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

倓虛大師《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親聞記》整理與筆記(二十四):戊二即是顯利

 

戊二即是顯利分二(已)一彰般若離相用 二彰般若無住用 初中五(庚)一說法離相 二依正離相 三顯示經功 四聞義述解 五結成離相 今初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此乃蕩執情,而顯般若妙用也。

佛說般若,本無所說,般若離文字相,今復立名教持,未免相違,故問空生:如來有所說法不?空生已領玄旨,故直答曰:無所說。

一說法離相竟。

 

 

庚二依正離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此依報離相也。

眾生共業所感之果報土,曰依報。眾生妄認世界為實有,不達塵性本空,一有執著,便生罣礙,受無量苦。其實微塵聚而成世界,世界散而為微塵,悉假因緣,因緣本空,假名而有。故空生於如來問:微塵多不?即答:為多。然是名微塵,是名世界而已,豈有實體可得哉!?

般若真空,非相外取空,故曰:若人識心,地無寸土,離差別相,即見實相矣!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此正報離相也。

  各人別所感之果報身,曰「正報」。眾生多執正報為實身,佛未審當機已否會得離相之用,故舉己身為勘驗。當機已領玄旨,故云:「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文中二如來指法身如來,第三指本師釋迦牟尼)。

  「何以故」下,徵釋三十二相,非是法身無為之相。法身無為,不可以色而見。修行所有福業,能成佛之身相,然但是應身而已。是以三十二相,本是假名,然應身所依之體,本是法身實體,但能離相,則世間一切諸法,無非清淨之法身矣!

  二依正離相竟。

 

 

庚三顯示經功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報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此顯示持經之功德離相也。

前之寶施屬外財;此以身命施為內財。捨身若恆河沙數不為不多慳貪之破亦不為不盡。福報之獲比財施自當更勝然不趣菩提終為有漏之果。

若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是為法施自利利他能獲勝果。故其福德勝彼無量阿僧祇是謂超內施福德也。

三顯示經功竟。

 

 

庚四聞義述解分二(辛)一當機伸解 二世尊印述 今初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此解自聞希有也,般若妙法,難遭難遇。

上來當機蒙佛種種開示,聞所未聞,譬如撥雲見天,開窗見月,既欣且感,深生信解,因悟傷迷,故涕淚悲泣,深歎希有,讚佛能以本無言說之般若,令生觀照,而深契於實相也。

經典曰「甚深」者,我法雙空,是「深般若」;併空亦空,是為「甚深般若」。昔日阿含會上,雖證我空,未達法空,何況空空之妙理哉!

「未曾得聞」者,非不得聞也。是聞而弗解,又何異於不聞?今則方知般若真心,人人本具,一向竛竮,捨父逃走,枉受勞瘁。此際撇下草菴,直入長者堂舍,凡有血氣,孰不感激涕零,而圖報佛恩哉!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此歎他聞希有也。

空生深解般若義趣並領解末法之中尚有生信之人之旨是以曰: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能生實相也。」──「聞經是文字般若,「生淨心是觀照般若我法既空併空亦空當下即證實相般若矣。既生實相則三身功德自此周備所以云第一希有也。

世尊下四句解實相之義。實相者即是非相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無離過絕非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名實相也且也非撥諸相而見實相乃即諸法而見實相耳。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

此明後聞希有也。

當機謂已既具慧眼又親炙佛之教誨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佛滅度後後五百歲之人於己則慧眼未必開明於佛則既不值佛焉得親炙?但由文字而冀悟入要其如我今日之信解受持即生實相是則功德踰我不啻天淵且即為不斷佛種故曰:是人即為第一希有也。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何以故下徵釋謂其人信解受持何以故即為第一希有?以此人無我等四相證入人空智故。不止此也所以下又徵釋謂此人不唯但解我空又解我等四相即是非相證人法空智故故云:我相即是非相

何以故下再行徵釋謂此人又不唯但解法空離其法等四相也又解得非我法之空亦空離其一切俱空之非相此則奚止菩薩所證地位直與三世諸佛之同證法身無二無別矣是以云即名諸佛也。

一當機伸解竟。

 

 

辛二世尊印述分二(壬)一印證 二述成 今初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如是!如是者,心心相印之意也。佛之所印者何?以當機深解真如實相,善體佛心,故曰如是,此為印證如云也。

又佛示: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當機一呼即應,呈解曰:離一切諸相,即見諸佛。字,有相映之妙,正是續佛慧命之根機,故云如是,此為相契而云也。聞經不驚不怖不畏,是則善根純熟,理路通明,所以為有。

問:是經何理,可驚疑怖畏?

答:即所說三空之理;初、無我等四相。人天聞之,甚可驚怖,以其執我不能證我空故。二、非無我等四相。聲聞、辟支佛聞之,甚可驚怖,以二乘人雖無我,已證我空,然不能即無我等四相為非相,而證法空故。三、以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我法俱空亦空,菩薩聞之,甚可驚怖。以新發意菩薩,皆修於法空,不得空法之空亦空故。以有如是義故,乃有驚疑怖畏也,若有人能安住不動,豈非希有。

一印證竟。

 

 

壬二述成分二(癸)一約法述成 二約人述成 今初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密,即非第一波羅密,是名第一波羅密。」

此徵釋上文聞經,不生驚疑怖畏,即為第一希有之所以然,而解釋如來說此離相第一般若波羅密故。

經中一往但明般若能斷,喻金剛之銳利,未明波羅密所證。亦喻金剛之堅固,般若既有空假中之三觀,波羅密亦具真俗中之三諦。宗泐法師曰:法本無說,慮其於法取著,故曰即非第一波羅密。有因緣故,亦可得說,故曰是名第一波羅密。

一約法述成竟。

 

 

癸二約人述成

 

「須菩提!忍辱波羅密,如來說非忍辱波羅密,是名忍辱波羅密。」

 上云捨身布施,猶是有漏苦因,不及持是經之福。此之行忍捨身,云何不成苦因耶!?佛為斷此疑,告以行忍須離相,方能到彼岸而證菩提也。

是以忍辱之法,須觀我空;我相既空,人相斯泯,乃能不見有受辱之境,胥能免惑業苦報耳。

此仍非究竟離相也,必須將忍辱之法亦忘,方為不著於法執也。與未離四相而捨身布施者,孰為究竟哉!?是以如來說非忍辱波羅密,然雖不著相,而亦不壞於相,須知即忍辱非忍辱,遠離分別念,方與般若相應,是以般若波羅密,能攝餘波羅密也。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此如來引己身忍辱因緣,證明離相之行,使當機解悟究竟離相之旨也。

何以故,即徵釋上文忍辱非忍辱之義。須菩提下,即引已為證。

篡要云:歌利此云極惡,陳朝真諦譯本作迦陵伽王,唐朝玄奘譯本作羯利王。割截下,正見極惡,以證忍辱為難。

準涅槃經云:我念往昔,生南天竺國富單那城婆羅門家,是時有王名迦羅富,其性暴惡,憍慢自在。我於爾時,為眾生故,在彼城外,寂然禪思。爾時彼王,春木花敷,與其宮人綵女,出城遊觀,在林樹下,五欲自娛。其諸綵女,捨王遊戲,遂至我所,我時為欲斷彼貪慾,而為說法。
時王見我,便生惡心,問言:汝得阿羅漢果耶?
我言:未得。
復言:汝得不還果耶?
我言:未得。
王言:汝既年少,未得聖果,則為具有貪欲煩惱,云何恣情觀我女人?
我言:大王當知,我雖未斷貪欲,然其內心,實無貪著。
王言:癡人!世有仙人,服氣食果,見色尚貪;品汝盛年,未斷貪欲,云何見色不貪?
我言:見色不貪,實不由於服氣食果,當由繫念無常不淨。
王言:若有輕他而生誹謗,云何得名修持淨戒?
我言:我無瞋妬,云何云謗?
王言:云何名戒?
答言:忍名為戒。
王言:若忍為戒,當截汝耳。若能忍者,知汝持戒。
我時被截,容顏不變,王臣見耳,諫言:如是大士,不應加害。
王言:汝等云何知是大士?
諸臣答言:見受苦時,容顏不變。
王言:我當更試。即劓其鼻,刖其手足。爾時我於無量無邊世中,修習慈忍,憫苦眾生,心無瞋恨。時四天王心懷瞋忿,雨沙礫石,王見大怖,復至我所,長跪白言:惟願哀憫,聽我懺悔。
我言:大王!我心無瞋,亦如無貪。
王言:大德!云何得知?
我即立誓:我若真實無瞋恨,令我此身,平復如故。發是願已,身即平復。更願我成道後,先度大王。

是以佛先度憍陳如,滿昔願也。此非深達般若無我等四相,焉能成就真實忍辱波羅密哉!

 

「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眼。」

 何以故」下乃乘上徵釋。惟能空四相方克於節節支解時不生瞋恨;若瞋則不唯身不平復如故而歌利王亦不能回心向化矣。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此明修忍辱行,非止一世,又非可勉強而行,必須有真實之工夫,方能行所無事,無辱可忍,是皆離相行忍之效耳。

於爾所世,即指在五百世,時間如是之長遠,非離相行忍,安能自在無礙哉!如是之忍,乃成第一波羅密。

四聞義述解竟。

 

 

庚五結成離相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是故二字,承上起下之詞。夫離相行忍之故,乃能成就菩提,是以為菩薩者,既名佛子,則學佛之行,離一切相而發阿耨菩提之心。則因地既真,果必堅實,庶不負如來如是敦促勸囑之本旨也。

一彰般若離相用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