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日 星期日

倓虛大師《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親聞記》整理與筆記(一):序1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親聞記

湛山倓虛大師述

 

 天台智者大師,承南嶽[1]之心印,續北齊[2]之真脈,衍龍樹之正宗。故能擔荷如來大法,悟三諦理,[3]立三觀門,[4]以便入三德位也。[5]緣三德幽遠,三道崎嶇,[6]行者易入歧途;故將如來一代微言,分成五時,[7]判為八教,[8]作縱橫之準繩,辨八荒之中道。南緘既定,直趨寶所,[9]不待問津,而歸故里,何其便也!



[1] 指南嶽慧思禪師(515-577),為天台宗第三代祖師。于陳代光大二年(568)始入湖南衡山(南嶽),講筵益盛!居止十年,遂有「南嶽尊者」之稱。

[2] 指北齊慧文禪師(年壽不詳,約西元五世紀頃人)。台宗徒遵奉為台宗第二祖。世稱北齊尊者。

[3] 三諦:以諸法實相之真理分為空、假、中三諦。此據《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與《仁王般若經》卷上〈二諦品〉而來。智者大師于《法華玄義》卷一上、二下,《摩訶止觀》卷一下、卷三上、卷五上等所說,即:

1.空諦:又云真諦、無諦。諸法本空眾生不解,執之為實而生妄見。若以空觀對治之,則執情自忘,情忘則能離諸相,了悟真空之理。

2.假諦:又云俗諦、有諦。諸法本雖即空,然因緣和合,則歷歷宛然!于空中立一切法,故稱假諦。

3.中諦:又云中道第一義諦。以中觀觀之,諸法本來不離二邊、不即二邊、非真非俗、即真即俗,清淨洞澈,圓融無礙。三諦雖為化法四教中之別、圓二教所說,但別教之三諦,有各種稱法,如隔歷三諦、歷別三諦、次第三諦、不融三諦、別相三諦等。即三諦為各個獨立之真理,其中空、假二諦,係就現象而言,中諦則就本體而論,故前二諦較劣,後一諦最為殊勝!相對之,圓教三諦亦有多種名稱,如圓融三諦(又稱三諦圓融)、一境三諦、不次第三諦、非縱非橫三諦、不思議三諦等。然三諦並非彼此孤立,而是三者互融,形成即空即假即中之三諦。觀此三諦之真理,有所謂三觀,即圓教之中,觀圓融三諦之三諦圓融觀,為眾生一念中具足圓融三諦,稱一心三觀。

台宗又就別入通、圓入通、別教、圓入別、圓教等,五種修行階段,而論究三諦之深淺:

1.別入通:又云別接通,指通教人,接入別教之機者。此等人聽聞非有漏非無漏之說,遂以有漏為俗諦,以無漏為真諦,以非有漏非無漏為中道。故之其所謂中道,係從通教所說真俗二諦而領悟真諦,此即為「但中」,僅具「雙非」而無「雙照」之整然。

2.圓入通:又云圓接通,即通教人接入圓教之機者。此等人所了解真俗二諦與別入通無異,然聽聞非有漏非無漏之說時,兼具雙非、雙照,故知其所領悟中道,異于別入通人,為「不但中」之中道。

3.別教:以有為假諦,以空為真諦,以非有非空為中道,故知其所謂中道亦為「但中」。

4.圓入別:又稱圓接別,及別教人接入圓教之機者,所了解之二諦,與前記三種人無異,然其所領悟之中道,為具足一切法之「不但中」。

5.圓教人非但了解中道具足一切佛法,且亦了解其所領悟之真諦、俗諦,亦皆具足佛法,三諦圓融,一即三、三即一,在五種人中最為殊勝!

此外,三諦之真理,若因應凡夫心(情)而作各種說法,稱為隨情說。若對十信以上之菩薩,說空、假二諦為情,說中諦為悟智,稱為隨情智說。若對十住以上之菩薩,則說為真智所照之不思議三諦,稱為隨智說。

[4] 三觀是台宗之重要法門,為教理實踐修行之骨架。係對一切存在之三種觀法,即空觀、假觀、中觀稱「空假中三觀」。依據《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從假入空二諦觀、從空入假平等觀、中道第一義諦觀」而立為旨趣。

1.空觀:又云從假入空觀。空是離性離相義。觀一念之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稱為空;由觀一念空故而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此因空、假、中三觀能盪除三惑,以空觀蕩除見思,以假觀蕩除塵沙,以中觀蕩除無明,即畢竟空為空觀。換言之:自世俗常識(假)進入宗教認識真理(空)為空觀。

2.假觀:又云從空入假觀。假是無法不備義。觀一念心具足一切法稱為假;即由觀一念假,而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而不假;此因空、假、中三觀皆能立法,以空觀立真諦法,以假觀立俗諦法,以中觀立中諦法,三法皆立為妙假觀。換言之,不留滯于空而進入佛智遍照之世俗境界為假觀。

3.中觀:又云中道第一義諦觀。中即中正、泯絕二邊之對待。觀一念心,非空非假,即空即假,稱為中;由觀一念中而一中一切中,無空無假而不中;此空、假、中三觀皆能泯絕對待,言空則空外無法,言假則假外無法,言中則中外無法,三者皆絕待為圓中觀。簡言之,不執空觀、不執假觀,以空假圓融之大悲菩薩行,為中道觀。

[5] 三德之說雖出在《法華經》以前諸經,但法華圓教之三德,係針對非縱非橫、非三非一,可說大異前說。同時三德亦可配于三菩提、三佛性、三寶、三道、三識、三般若、三大乘、三身、三涅槃等。

[6] 三道又云三聚。惑道、業道、苦道;此三為生死流轉之因果。

 1.惑道:又云煩惱道,迷惑惱亂諸法事理之妄心。

2.業道:由妄心所發,乃身口意三業所作。

3.苦道:以惑業為因,招感三界六道之果。

道有能通之義,此三者乃由惑起業,由業感苦,隨苦復更起惑,輾轉相通,生死不絕,故稱三道;或以輪轉之義,三者輪轉不絕,故亦云三道。

[7] 關於「五時」教判,為智者大師將佛陀的一代說法,認為是由擬宜、誘引、彈呵、淘汰、開會而宣說, 以「五時」將佛陀化導的時期分為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而關於「五時」的由來,《法華玄義》說明是依《涅槃經˙聖行品》的「五味喻」, 以化導對象的根機、程度為前提,顯明佛法次第相生的關係,此為「別五時」之說。但實際上,佛陀說法是隨時隨地的應機施教,是不限年月、不依次第的教化,此「別五時」之說只是為利後學者了解佛典的方便;因此智者大師再以「通五時」而融攝,以闡明佛陀應機施教的特色。

[8] 「八教」是指佛陀為了接引不同根器的眾生,而有不同層次的講經內容與教化修行方式,可分成兩類:

一、指「藏、通、別、圓」化法四教,為是依教理教義的內容來分類。「化法」如世藥味,將佛陀一代教法之內容分為界外、界內、利頓、淺深之別,即藏、通、別、圓。智者大師引證經論,作教相判釋之據。

二、指「頓、漸、不定、秘密」化儀四教,是依教化修行的方法上來分類。智者大師判「頓」是局限於華嚴,「漸」分為漸初(鹿苑)、漸中(方等)、漸末(般若),法華是「非頓、漸、秘密、不定」,「不定」是指同聽同聞而所得意旨不同,「秘密」是不顯露,指佛陀不思議力的教化。

[9] 寶所為「化城」之對稱。謂珍寶之所在;比喻究竟之涅槃。化城,比喻小乘涅槃,在近而非實;寶所,即比喻大乘涅槃,指真正證悟安住之道場。(法華經化城喻品)

表格 1 五味五時對照表

五味

五時

華嚴三照

四教

譬喻

奉請代表之經典

乳味

華嚴時

日先照高山

圓兼別

乳味從牛而出,比喻十二部經從佛宣說

大方廣佛華嚴經梵網戒經,諸經法寶

最初宣說《華嚴》圓頓之教,唯被大機,不攝二乘。此經最初開眼,粗妙混融

酪味

阿含時

日照幽谷

酪味從乳而生,比喻九部經從十二部經中出

佛集本行、四阿含等經,諸經法寶

於鹿苑宣說《阿含》等經,接引二乘,從頓施漸

生酥味

方等時

日照平地之食時

生酥從酪而出,比喻繼九部經之後宣說的大乘方等經典

淨名金光明地藏十輪等經,諸經法寶

於方等會上宣說《楞伽》、《楞嚴》等諸大乘經,歎大叱小,令諸小乘恥小慕大

熟酥味

般若時

日照平地之偶禺時

通、別、圓

熟酥從生酥而出,比喻繼方等經之後所宣說之《般若經》

大品般若仁王、金剛般若等經,諸經法寶

宣說般若空慧法門,盪除二乘疑執,付以大乘法財,令其心漸通泰

醍醐味

法華

涅槃時

法華為日照大地的正中時

純圓

醍醐從熟酥而出,比喻繼般若經之後所宣說之《法華》、《涅槃經》

大乘妙法蓮華經大般涅槃經,諸經法寶

於靈山會上宣說《法華經》,開前四味三乘之權,歸於一乘圓妙之實,令諸眾生咸得作佛;復說涅槃,扶戒律而談常住之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