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4日 星期五

大丈夫相

  今天有一則新聞: 創舉!佛光山18羅漢 3女羅漢入列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132329.shtml),很歡喜有這樣正面的報導,也希望能利益大家對於修行的正知見。

  其實對於已證悟得到圓滿智慧的佛陀--覺者而言,是沒有所謂男身或女身的差別的,佛陀成就的是大丈夫相。而阿彌陀佛的第四願「三十二相願」,西方極樂淨土聖眾所成就的「三十二種大丈夫相」,此願力是說明西方諸聖眾皆是三十二種大丈夫相。而這也是釋迦牟尼佛為隨順這個世間眾生的根性,而以三十二相來引導。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聖眾個個都是身是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彼此都是體質相同、相貌相同的大丈夫相。

  《智度論》卷八十八裡面有說,「謂佛現此大人相者,因隨此間閻浮提中天竺國人所說,則為現卅二相」,這個說得很好。「佛本離相,而現相者,順世間習俗故」。其實所有成就的諸佛覺者,不論是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都是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

  《法界次第》下卷也有云:「如來應化之體,現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眾德圓極。使見者愛敬,知有勝德可崇。人天中尊,眾聖之王,故為現三十二相。」諸佛菩薩包括阿羅漢應化在世間,無不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楞嚴會上佛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三十二相是應眾生心的所知量。

  大丈夫相,不是外表的男相才稱為「丈夫」,而是「有承擔力、智慧與善巧,承擔如來家業」,能承擔如來家業是為大丈夫相

  另外,以前印隆有寫過一篇:20071209_為什麼要念研究所 ,其中有提到應該要嚴遵佛制,女眾還是要跟隨女眾修行。因為為了梵行清淨」,畢竟我們都是未出三界的凡夫,相處一久,還真的容易「日久生情」,尤其是從崇拜而引生愛慕,或是從被崇拜而引生愛憐,都是增長生死的可怕惡緣!為使梵行清淨,最佳的方式還是女眾還是要跟隨女眾修行。雖然目前在教界一些高僧大德的努力之下,兩性平權的問題已有所進步,但仍有許多錯誤的知見,除了某些男眾出家人的打壓之外,部分女眾出家人自己也有認知錯誤的地方。而目前出家女眾於出家後,能再進修或於僧團內發揮影響力的畢竟還是少數,所以讓許多女眾還是容易跟隨男眾學習。這一點,真的是出家女眾當自強!因此,必須要深入經藏與實踐修持,讓女眾修持者有學習依歸之處。願一切眾生都能成就大丈夫相!

 

----------------------------------------------------------------------------------------------------------------------------------------------------------------

創舉!佛光山18羅漢 3女羅漢入列

 

一般人多認為「羅漢」是男的,但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前矗立的十八羅漢中就有三尊女羅漢,這個顛覆性創舉,不但彰顯佛教眾生平等的教義,也賦予兩性平權的時代性。

「羅漢像」是佛教美術創作的重要題材,歷經文史、小說家演繹,讓人極易與武功高強的佛家尊者聯想,加上佛教傳誦的十八羅漢,一直以男眾形貌呈現。

佛光山星雲大師籌建的佛陀紀念館,春節將局部開放,館前廣場的十八羅漢像中,「大愛道」、「蓮華」、「妙賢」三尊都是女羅漢。羅漢像委由國際雕刻大師吳榮賜遠赴大陸泉州精選青斗石精心打造,先以木雕打模後,再等比例放大以石材製作,歷時八個月。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表示,佛家稱的羅漢,指的是「沒有煩惱的人」,人數有成百上千,只是經典中擷取較具特點的羅漢流傳,「法註記」裡的十八羅漢,最廣為人知。

「佛陀時代就有悟道的出家女眾,但是,從古至今,各時代都未強調女性平權」,如常說,星雲大師有感於台灣佛教興盛,女出家眾功不可沒,且佛法也要有時代性,這次籌建佛陀紀念館就納入女羅漢。

她說,三尊女羅漢各有典故,頭戴披風、寶相莊嚴的大愛道比丘尼,是佛陀的姨媽。佛陀母親產下佛陀七日後往生,由姨母撫養長大,大愛道也是佛教首位出家女眾。

手持蓮花的「蓮華比丘尼」原是名在家眾,當時她對長相俊美的佛陀弟子阿難動了凡心,讓阿難差點把持不住。佛陀告訴她,既喜歡他的弟子,就應該「嫁雞隨雞」,蓮華因此跟著阿難行禪、聽法,結果參悟人生的愛別離苦,比阿難更早悟道。

妙賢比丘尼當年也是貌美如花,為了成就丈夫修道跟著出家,因面貌姣好,引起僧團起心動念!最後為了修行而自毀容貌,也因為解脫內心的貪嗔痴,修得正果。

如常法師說,佛陀紀念館納入女羅漢,對全世界的女性修行人,都具有很大的激勵作用。


記者王昭月/攝影

【2011/02/02 聯合報】@ http://udn.com/

 

 

2 則留言:

  1. 蠻有兩性不平等的意涵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可以參考:http://tw.myblog.yahoo.com/buddha-dharma/article?mid=62067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