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070820)搬離目前掛單處到下一個掛單處時,幫忙搬家的年輕人邊開車邊問我:「師父,您們是怎麼修行?您們修行的目標是什麼?…」這一位年輕人問了很多問題,大概是對於出家人與出家生活的一種好奇。
其實自出家以來,不管是在車上、在路上,甚至於在等車、買東西等,我常會遇到來問問題的人,隨著出家修行的時間,我也發現我回答問題的內容也與日不同。
像這一位年輕人問的問題,如果在過去,我可能就簡單的跟他講寺院一般的作息,以及出家人生活的內容及安排的功課等等,但是今天我回答的方式比較不一樣,我說,應該是『慈悲與智慧』!
我舉了一些實際的例子,讓未曾接觸佛法的他可以比較方便理解。在回答信眾的問題當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佛陀『應機說法』的意義;的確,在不同的時機因緣、不同的對象下,說法的方式與內容也會不同。
但願我也能好好修行,具有『慈悲與智慧』,如同觀世音菩薩的千手千眼,以『千手』的慈悲,度一切苦厄;以千眼的『智慧』,照見五蘊皆空,成就眾生得證菩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