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師父將〈淨土發願文〉破疑生信的十一個問題,在白板上周知大眾,讓我們更為清楚:一、四土三身疑,二、四土同異疑,三、好樂不念疑,四、貪戀塵勞疑,五、何須帶願疑,六、獨願西方疑,七、禪淨智愚疑,八、發願來生修道疑,九、業重可否往生疑,十、何不往生兜率疑,十一、何不往生藥師佛國疑。
課程繼續第八個問題:「發願來生修道疑」。[1]關於這個問題,的確在《法華三昧懺》的發願文即有,[2]但法華三昧(目前的版本)是說願生安養,再加此觀文。而省庵大師回答用意,主要是指過去在名師與修道因緣時期,的確可以發來生修道願;[3]但是現值末法,佛法愈來愈衰滅,人的根性來愈鈍,邪師多而正法少,明師善友難逢,修行容易退轉,如何冀望於來世?[4]因此發願往生西方淨土,為現世了生脫死之道。
並舉「青公、喆老」兩位北宋大禪師為例:「青公」指草堂青禪師,圓寂之後投胎到熟識的大施主家,後成宰相;[5]「喆老」指真如喆禪師,[6]圓寂後投身到皇宮作皇帝,被金擄去為金臣,一生都受憂苦。[7]
這兩個案例,讓印隆想到會性長老曾舉出的王鼎實之例,說其前生本是修行有功力的出家人,因其所動的心念,在因緣會遇時,投生做了檀越的兒子,在滿足其高考名利之心後,再繼續投生下一個地方,滿其富貴榮華之願。
經典云「一個心念,一段生死」,一個心念就像一顆種子,造就一段段的生死,真是何苦來哉!因此一定要慎守心念,進一步求生淨土,修持得不退轉之位,再返娑婆利益有情,自己方不會被各種業緣轉走。
另外,「青公、喆老」這兩個例子為淨土宗所說,在禪宗典籍未見。若是真正有修持者,都把生死大事看的很重,不會隨意發願投生富貴處。而本篇之重點,在於一生修行,卻沒有了脫生死,因為見思惑未斷,而繼續墮入三界輪迴,實屬可悲可怖!《大集經》云末世雖有許多人修行,但卻無有一人得道,因此省庵大師苦勸,唯依念佛法門,方能得度生死。[8]
第九個問題是「業重可否往生疑」,有詢問下劣凡夫罪業深重者,如何容易得生西方淨土?[9]省庵大師回答,念佛求生安養,是帶業往生的特別法門,為仰賴 阿彌陀佛威德神力、大悲願力的加持。[10]
師父也舉了《觀經》下輩往生之例,即使是造作五逆十惡者,若在臨命終前生起真慚愧心,也有往生淨土因緣。所謂「一稱洪名。滅罪八十億劫。何疑業重」,此是阿彌陀佛的臨終接引願,重點要相信佛菩薩,老實念佛;不要問自己的功夫,而是要相信佛菩薩。
第十個問題是「何不往生兜率疑」,[11]認為兜率內院又進又有彌勒菩薩說法,為何要捨近求遠生西方?
省庵大師認為,往生淨土難易,與佛願力有關;阿彌陀佛有臨終接引願,但 彌勒菩薩沒有,想往生兜率要仰要賴行人定力,所以雖近而難往生。並舉《西域記》無著、世親、師子覺兄第三人之例,認為往生兜率不可靠。[12]
對此,印隆有不同看法:《彌勒上生經》中所指出的修諸功德,有「念佛形像,稱彌勒名,受八戒齋」之說,為最簡單方便法,與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得往生西方淨土是同一模式。而若能一生中至少能持一次「八關戒齋」,並把功德迴向往生兜率淨土,將來即得往生兜率陀天。
「師子覺」因為貪受天樂、五欲自娛,因此不見彌勒的故事,為唐代玄奘大師所著的《大唐西域記》〈阿瑜陀國〉條所載,但在前也載有無著菩薩夜升天宮,於慈氏菩薩受法之傳說;在更早的真諦法師(499-569)譯有《婆藪槃豆法師傳》,也說明無著菩薩上升兜率多天聽彌勒菩薩說法,也祈請彌勒菩薩為眾生說法,令信解大乘。於傳統說法中,無著菩薩經由禪定,上升至兜率天親自從學於彌勒菩薩,從彌勒處得到《瑜伽師地論》並傳述後世。若是如此,無著菩薩早就見過彌勒菩薩,並從此聞法。
印順法師也對於這樣的看法,作持疑的態度,認為在真諦、玄奘大師,以及無著、世親的傳記中,都沒有此種記載,這只是別有用心者的故意傳說而已。並曾考訂二例,認為《西域記》所說不確,且傳說紛歧,不能確定二人的關係,不能偏據《西域記》的傳說為古世親![13]
第十一個問題是「何不往生藥師佛國疑」,[14]主要是說明《藥師經》主於消灾延壽,不專勸往生。此為法門不同,能指歸其願意往生之處,但若善根不定,求往生淨土不切,恐會耽誤了生脫死大事。[15]
最後再解釋〈西方發願文〉之題名,叮囑要「一其志念。專其趣向」。[16]念佛法門是難信之法,佛陀在《阿彌陀經》中一連說了數次「難信」之法,而且在五濁惡世中宣說此經,是難上加難。
唯上智與下愚能信受奉行,一般人難以相信,是認爲這可能違背因果,自己沒有修行,怎能只仗佛的願力到西方極樂世界?此是因爲阿彌陀佛在無量劫前,發了四十八大願,所以只要有人生起信心、發願往生,就能仗阿彌陀佛的本誓願力往生。因此佛陀還是在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不厭其煩宣說,受到十方諸佛菩薩讚歎!
淨土法門尤重「信願」,要相信《阿彌陀經》經中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信阿彌陀佛的本誓願力,不要懷疑《阿彌陀經》是難信之法,這也是本文提出十一個疑問願釋疑的用心。
[1] 又問。古有發願來生。生逢中國。長遇明師。正信出家。童真入道者。此復云何。
[2] 發願之法,行者當於普賢菩薩、一切世尊前,心念口言 心中所有諸願,所謂:於此身行道無障,四魔不起,得深三昧,入諸法門,弘通正法,度脫眾生,捨命之時,正念成就。乃至未來世中,常值三寶,正信家生,出家修道。供養三寶,受持大乘,諸波羅蜜悉皆見前,與一切眾生成等正覺。」如是種種,隨心中所有諸願,悉當隨心自說。此逐行者之情,不可一一備敘。
[3] 答。在昔像教方隆。人根尚利。明師易得。入道非難。縱現世未明。來生可望。故發此願也。
[4] 今則不然。佛法愈衰。人根愈鈍。邪多正少。退易進難。內障外魔。無人不具。明師善友。希世難逢。但見出家滿地。未聞得道何人。累劫未成。後生寧致。
[5] 「草堂青」:西歸直指三曰:「宋,青草堂禪師,素有戒行,年九十餘,曾氏常供養之,屢施衣物,僧感其德,許以托生其家,後曾氏婦人生子,使人看草堂,已坐化矣!所生子,即曾魯公也。」
圓瑛法師曰:「如宋朝草堂青,為禪門宗匠,一生精進。晚年,見宰相告老還鄉,十分榮耀,忽動一念羨慕之心,身後竟生曾氏為子。年少登科,官至宰相。以前生之禪業,換一世之功名,豈不惜乎!」(見「勸修念佛法門」)
龍舒淨土文七:「宋朝有二青草堂,在前者、年九十餘,有曾家婦人,常為齋供,及布施衣物,和尚感其恩,乃言:『老僧與夫人作兒子。』一日,此婦人生子,使人看草堂,已坐化矣!所生子,即曾魯公也。以前世為僧,常修福修慧,故少年登科,其後作宰相」。
草堂青,亦作草堂清。有人以為是繼黃龍祖心法席的「草堂善清」;而善清禪師壽八十六,寂於宋高宗紹興十二年(西紀一一四二),龍舒淨土文作者王日休,是宋高宗時國學進士,而曾魯公是卒于宋神宗元豐元年,可知此草堂青決非善清矣。淨土文謂有二草堂,前者年九十餘。今此正是「前者」耳。惟此前者的青草堂,筆者讀書不多,尚未見其史跡耳。
[6] 注:大潙真如慕喆禪師,撫州臨川人,幼年孤苦,宋哲宗元祐元年主持溈山道場,住眾二千餘人,講論法要,勞苦作務,十四年無一虛日。哲宗紹聖元年,皇帝下詔住持相國寺,紹聖三年無疾,說偈而寂。
[7] 印光大師云: 「真如喆(注)後身,生大富貴處,一生多受懮苦。既知其生大富貴處,又不明指為誰者,得非宋之欽宗乎? 金兵相逼,徽宗禪位於太子,始末二年,遂被金兵擄徽、欽二宗去,均向金稱臣,死於五國城。以真如喆之悟處,生於皇宮之大富貴處,此之富貴,也是虛名,一生多受懮苦,乃是實事。以大國皇帝,被金擄去為金臣,可憐到萬分了。」(《印光法師文鈔續編.致廣慧和尚書》)
[8] 青公喆老。敗轍昭然。大集懸記。可為誠證(大集經云後五百歲中億億人修行。無有一人得道。唯依念佛法門得度生死)。乃有不知利害。妄效古人。仍發此願者。過矣。且言中國。則孰如安養。言明師。則孰愈彌陀。言出家。則孰若橫超三界。言入道。則孰若華開見佛。悟無生忍。不是之願而願娑婆。我信是人誠為愚執。
[9] 問。求生西方。固所願也。但我下劣凡夫。罪業深重。福善輕微。如何容易得生安養。
[10] 答。餘門學道。須賴行人自力。念佛往生全賴彌陀願力。自力難。故累劫未成。他力易故。一生可致。是以一日七日。便得往生。十念一念。亦能見佛。縱十惡罪人。佛亦不棄。況十善凡夫。一生發願。念佛。而不得往生乎。且一稱洪名。滅罪八十億劫。何疑業重。暫持聖號。勝於布施百年。何慮福輕。但辦信心。決不相賺。
[11] 又問。兜率內院。近在此界。又有補處菩薩於中說法。亦可上昇。親近大士。何須近越此方。遠超他土。
[12] 答。西方淨土。是仗彌陀願力。接引往生。故雖遠而易屆。兜率內院。要賴行人定力。方得上昇。故雖近而難生。苟無禪定。是無翅欲飛。求昇反墜矣。且彼天欲樂。初心尚迷。西域三人。可為殷鑒(西域記云。無著世親師子覺兄第三人。發願同生兜率見彌勒佛。約以先去上生必來相報。後師子覺先逝杳無消息。世親繼歾復隔一年方來報語。無著問曰生兜率否。答曰已生親見彌勒。又問師子覺何在。答曰彼生外院耽著欲樂不見菩薩。是以不來相報。故知小菩薩尚爾。何況凡夫。安可不知利害)。
[14] 又問。東方藥師佛國。依正莊嚴。與西方無異。又有八大菩薩臨終示路。亦可往生。何須定願西方淨土。
[15] 答。藥師一經。主於消灾延壽。不專勸往生。其言菩薩示路。是為一類不定。善根眾生。欲隨方受生供佛聞法者。此人福慧具足。所願皆得。故聞藥師佛名。隨念即生彼國。八大菩薩。特為示路。指歸其處耳。亦非一定。往生彼國也。故曰。或有因此生於天上。及生人間。為輪王而攝四洲。安四民於十善。此非福慧具足而能之乎。今彌陀佛國。專勸往生。諸經廣談。十方咸往。彌陀聖眾。垂手提擕。釋迦諸佛。讚歎護念。而乃捨通途而行局路。執暫語以廢常談。東西既無定向。持念又復不一。既無福慧。又鮮神通。未得隨生。翻成莽蕩。可弗審歟。
[16] 今欲一其志念。專其趣向。不歸安養。將安歸邪。專其趣向。故曰西方。一其志念。故曰發願。文者。能詮章句也。又願有通別。通則四宏誓願。別則隨心所發種種誓願。又通則皆名為願。別則菩提名發心。四宏名發誓。求生西方名發願。又回向亦名為願。如華嚴十回向文。一一皆云願眾生等是也。又求生西方。總攝一切菩提誓願。及十方三世一切佛法。無有遺餘。故以此題而冠篇首也。然此願文。事理周備。行願深廣。諸有智者當味其言。力行其事。庶幾自他俱利。因果皆成。不徒為文字語言。音聲唱和而已。初釋題目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