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生病以來,已十多年沒有在僧團中生活,雖然一直有要求自己不可放逸懈怠,但長時間的個人生活下,仍是可能增長障礙修道的習性。因此印隆一直希望能再回僧團,但實在不易!因為除了考慮醫療資源外,印隆因為完全無法為常住奉獻,還要麻煩常住,心中還是有所罣礙。
感恩佛菩薩與未來常住大眾的慈悲,終於有機會得已回到寺院安養,法師們也要印隆無須罣礙,入眾而隨眾,安心休養。因此這幾個月,印隆會把法寶流通及相關事宜完成,而屆時印隆也不會常上網了,所有事情會在這一段時間完成。
聖嚴師父在〈入眾、隨眾,少欲知足〉說,「入眾」便是進入僧團,入眾以後要「隨眾」,隨著大眾一起過規律的生活,靠著大眾的力量來規範每一個人的行為,互相勉勵、共同成長,是免於懈怠、放逸等生死業的根本方法,以達成清淨、精進、少欲、知足的生活目的。
從小就嚮往出家生活的印隆,喜歡規律的生活,或許是過去生早已習慣。第一次所待的大僧團,是在佛光山叢林學院的日子;即使遇到每週一日的放香,還是一早起來,與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修持《水懺》。
雖然沒有想到自己會罹患罕病、也沒有想過自己在年輕就癱瘓,但從未放棄向道之心!再次感恩未來常住大眾的慈悲、感恩在這一段路上曾經幫助過印隆的諸位善知識,印隆會再更努力,願能報答大眾恩德!
〈入眾、隨眾,少欲知足〉
出家生活,是以一種離欲的生活方式,營造三業清淨的生活環境,藉著入眾、隨眾、依眾、靠眾來達成此一目標。若能依眾靠眾,一般凡夫即能成為賢者。
眾,指的是僧;入眾,便是進入僧團。入眾以後要隨眾,隨著大眾一起過規律的生活;然後靠眾,靠著大眾的力量來規範每一個人的行為,互相勉勵、共同成長,以達成清淨、精進、少欲、知足的生活目的。若能如此,即已進入解脫之門的前方便,是從生死進入出生死的階段。這個階段叫做「預流」,亦即預入聖流的小乘初果。
入眾以後,每一個人的服裝、顏色、理髮時間、生活模式、起居作息均應相同。換句話說,大眾要我怎樣就怎樣,大眾怎麼樣我就怎麼樣,沒有個人「我要怎麼樣、我不要怎麼樣」,這叫做隨眾。因此除非有大病,宜盡量地隨眾,小病時,只要觀念、信心、道心能夠提起來,病就好了。
不隨眾,個人很容易懶散,雖然表面很精進,內心很可能是封閉的;心裡不開朗,不斷地起煩惱,造作生死業的機會便大大地提高。
隨眾能使你生活規律、煩惱減輕、身心開朗健康,不會想到個人的問題,可以減少造作生死業的機會。
很多人知道出家的目的是為「了生死」,但是在出家以後的平常生活中,卻因果不明、公私不分,懈怠、不精進、多欲、不知足,這樣不管怎麼念佛、打坐、參禪也無法了生死,反而造了很多「生死業」。
出家就是要出離生死業,想出離生死,就先要學習過離欲的生活。而離欲不僅是剃了光頭、不結婚、斷葷腥,當從少欲知足和精進開始;隨眾則是免於懈怠、放逸等生死業的根本方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