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出處:清乾隆 迦楠木雕佛偈文七佛鉢 |
佛所持者為石鉢,比丘不得蓄之。據《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下載,佛陀初成道時,四天王各獻頞那山之石鉢,佛受此四鉢,置於左手中,右手按其上,以神力使合為一鉢,故有四際分明。
佛陀涅槃後,佛鉢受到供養禮拜。依《馬鳴菩薩傳》、《付法藏因緣傳》卷五等載,月氏國王破摩揭陀國華氏城,獲佛鉢及馬鳴而還。
又高僧法顯傳「弗樓沙國(梵 Purusapura,即布路沙布邏)條」,記載佛鉢在該國,曾有月氏王降伏該國,欲取佛鉢,但以大象、四輪車等載運,均不能移動之,遂於其地建塔與伽藍,供奉佛鉢,稱為佛鉢寺。依此,迦膩色迦王(西元一世紀頃)以前,佛鉢係流傳於北印度,東晉時則在布路沙布邏國。
此外,《蓮華面經》卷下,謂佛鉢曾為罽賓國寐吱曷羅俱邏王所碎,後移往北方,至波羅鉢多國受大供養,由佛力之故,破鉢遂得完好如初。
在
法顯大師所著之《佛國記》「師子國條」中,提到他在參訪當時於印度的佛陀遺跡時,有聽到當地天竺道人於高座上誦經,有預言說明「釋迦文佛鉢」的事蹟。謂佛鉢本在毘舍離國,其時在犍陀衛,而於數百年後,將經由西月氏國、于闐、屈茨、師子、漢地諸國,還中天竺,並上至兜率天,受彌勒供養,其後至龍宮,及至彌勒成道之時,鉢分為四,還移頞那山上:
1. 佛鉢本在毘舍離國,[1]今在揵陀衛國。[2]再若干百年後,當復至西月氏國。[3]再過若干百年,當至于闐國,[4]住若干百年。之後當至屈茨國,[5]再過若干百年,當復至師子國。[6]如此再過若干百年,當復來到漢地;於漢地若干百年,當還中天竺,然後上兜術天上。
2. 當佛鉢上升至兜率天,彌勒菩薩見而歎曰:「釋迦文佛鉢至!」即共諸天,華香供養七日。
3. 供養七日已,佛鉢還閻浮提,海龍王將請入龍宮供養。至彌勒菩薩將成道時,鉢還分為四,復本頞那山上;彌勒成道已,四天王當復應念佛如先佛法,賢劫千佛共用一鉢。
4. 鉢去已,佛法漸滅;佛法滅後人壽轉短,乃至五歲。五歲之時,粳米酥油皆悉化滅,人民極惡,捉草木則變成刀杖,共相傷割;其中有福者逃避入山,惡人相殺盡已,還復來出,共相謂言:「昔人壽極長,但為惡甚,作非法故,我等壽命遂爾短促,乃至五歲。我今共行諸善,起慈悲心,修行信義。」如是各行信義,展轉壽倍,乃至八萬歲。彌勒出世,初轉法輪時,先度釋迦遺法中弟子,出家人及受三歸五戒、八齋法、供養三寶者。第二、第三次,度有緣者。
法顯大師爾時欲寫此經,其道人云:「此無經本,我心口誦耳。」因此他記載在現今流傳之《法顯傳》「師子國條」中,讓我們後世得知此預言。所謂「賢劫千佛共用一鉢」,祈願我等佛子「共行諸善,起慈悲心,修行信義,持戒修行,供養三寶」,於彌勒出世龍華會上,共相得度!
《法顯傳》「師子國條」
法顯在此國聞天竺道人,於高座上誦經云:「佛鉢本在毘舍離,今在揵陀衛。竟若干百年(法顯聞誦時有定歲數,但今忘耳),當復至西月氏國;若干百年,當至于闐國;住若干百年,當至屈茨國;若干百年,當復至師子國;若干百年,當復來到漢地;若干百年,當還中天竺已,當上兜術天上。彌勒菩薩見而歎曰:「釋迦文佛鉢至!」即共諸天,華香供養七日。七日已,還閻浮提,海龍王將入龍宮。至彌勒將成道時,鉢還分為四,復本頞那山上;彌勒成道已,四天王當復應念佛如先佛法,賢劫千佛共用一鉢。
鉢去已,佛法漸滅;佛法滅後人壽轉短,乃至五歲。五歲之時,粳米酥油皆悉化滅,人民極惡,捉草木則變成刀杖,共相傷割;其中有福者逃避入山,惡人相殺盡已,還復來出,共相謂言:「昔人壽極長,但為惡甚,作非法故,我等壽命遂爾短促,乃至五歲。我今共行諸善,起慈悲心,修行信義。」如是各行信義,展轉壽倍,乃至八萬歲。
彌勒出世,初轉法輪時,先度釋迦遺法中弟子,出家人及受三歸五戒、八齋法、供養三寶者。第二、第三次,度有緣者。
法顯爾時欲寫此經,其人云:「此無經本,我心口誦耳。」[7]
[1] 毘舍離(梵文:वैशाली,Vaiśālī,巴利文:Vesāli),又譯為毗舍離、吠舍離、吠舍釐國、又以義譯稱廣嚴城,為釋迦文佛住世時代著名的大城市,位於今天印度比哈爾邦首府巴特那的北邊。曾經是跋耆國首都。
[2] 犍陀羅國,是西元前6世紀已經存在的南亞次大陸國家,為列國時代十六大國之一,其國名為梵文गन्धार(拉丁文轉音:Gandhara、Gandhāra、Gandha-vati等)的音譯,其他音譯還有:乾陀羅、犍陀衛國(《佛國記》)、健馱邏國(《大唐西域記》)、健駝邏、健陀羅、幹陀衛、幹陀等;意譯為香行、香遍、香風國等。犍陀羅國的核心區域包括今阿富汗東部和巴基斯坦西北部,其地處興都庫什山脈,人口多居於喀布爾河、斯瓦特河、印度河等河流衝擊形成的山谷地區。這裡不僅是印度大陸文明發源地之一,而且由於地處歐亞大陸連接點上,也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有著重要作用。
[3] 月氏,又譯禺氏、禺知、月支、苑支,為前7世紀至公元1世紀一個民族名稱。始見於先秦史籍,早期以遊牧為生,從事玉器貿易,住在今中國的甘肅西部和新疆東部一帶,並經常與匈奴發生衝突,到後來被匈奴攻擊,一分為二:西遷至伊犁的,被稱為大月氏;居留於中國甘肅及青海的祁連山西北麓一帶的,被稱為小月氏。這時,月氏開始發展,慢慢具有國家的雛型。由於大月氏位處於絲綢之路,控制著東西貿易,使它慢慢變得強大。《後漢書·西羌傳》記載:月氏「被服飲食言語略與羌同」,說明月氏的語言很可能屬於藏緬語族。
[4] 于闐(又作于寘),古代西域王國,漢、魏、晉均稱為于闐,唐代安西四鎮之一。《元史》也稱之為斡端。古代居民操塞語,另一說法為藏族和印度的混血部族;于闐語則屬東伊朗語。尉遲烏僧波統治下與歸義軍關係密切,這時期以後于闐開始使用年號,于闐國於公元1006年被喀喇汗國所滅,該地遂被伊斯蘭化。
[6] 僧伽羅(梵語名Simhaladvipa),是斯里蘭卡古代名稱,又稱獅子國、師子國、師子洲。宋代之後,稱呼它為細蘭。明朝時稱錫蘭。
僧伽羅是梵語古名Simhaladvipa的音譯,字根來自梵語Simhalauipa,意思是馴獅人。因此被意譯為獅子國。《梁書》稱獅子國,玄奘《大唐西域記》作僧伽羅,義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作師子國或師子洲。至宋代時,因為古阿拉伯語稱其為Sirandib,宋代趙汝适《諸蕃志》音譯為「細蘭」,當時細蘭是三佛齊的屬國。明代馬歡著《瀛涯勝覽》稱「錫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