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9日 星期四

佛陀是否剃髮?/傳悔


傳悔
《海潮音》62.2

在昨年1114日中央日報電視網的專欄報導中,載有佛陀有沒有剃髮的新聞。內容是:因為台視正在播映連續劇的佛祖傳」,劇中的佛陀,應該是光頭,可是出人意外的竟是長髮披肩」。佛陀有沒有剃髮?及何時剃髮?給成千成萬的觀眾很大的疑惑,即一致的責難台視,台視受到很大的困擾。

觀眾所持的理由是,他們認為我們看到的僧侶都是光頭,而佛教的一切戒律規範,都是根據佛陀的言行思想而來的,那為什麼劇中的佛陀會長髮披肩」?而中央日報的記者以很幽默的口吻報導說這種理由,只是想當然耳,佛經上很難找到第一手的資料,來考證出佛陀在世之日是否剃髮?何時剃髮?台視顧問鈕先銘,根據隋唐經籍志的「魏黃初,中國人始依佛教戒,剃髮為僧。」說中國的僧尼有剃髮,是始於三國,僧侶剃度的戒律,是創自後世。台視「錦繡河山」節目主持人劉震慰,從他所蒐集的百張「雲崗佛像」的照片中,來證明佛陀原是的蓄髮的。因此該報記者就跟著說,所以有人的「佛陀剃髮」,持相反態度了。

 其實不然,學佛的出家人,完全生活於佛陀所制定戒律規範做圈圈以內,觀眾所持的理由是對的,出家人的剃光頭,正是根據佛教的戒律規範,而戒律規範也正是根據佛陀的言行思想而來。對佛陀剃髮一事,在被佛學界公認為原始佛教聖典的經律中記載很多,所謂第一手的資料」,隨時可以找到,這或是一般教外人士所想不到的吧!比如在《四分律》〈受戒犍度〉中說
「時菩薩年少,髮紺青色,顏貌特殊,年壯盛時,心不樂欲,父母憂愁涕泣,不欲令出家學道,時菩薩強違父母,輙自悌鬚髮,著袈裟衣,捨家入非家。」[1]
菩薩是對佛陀沒有出家時的稱謂,他當時的出家,他的父母很不同意,為了出家的意志堅決,也顧不得父母的同意與否,就把自己的鬚髮剃下,著袈裟衣,捨家而出家了。再如《長阿含經》
「復敕御者,嚴駕出遊,於出中路,逢一沙門,法服持缽,視地而行。即問御者,此是何人?御者答曰:此是沙門,……太子曰:善哉!此道真正,永絕塵累,微妙清虛,惟是為快,……尋敕御者,賣吾寶衣,並及乘輿,還白大王,我即於此,悌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2]
《長阿含經》這一段,與《五分律》第三分,初受戒法上,記述佛陀出家的一段因締是相同的,都是菩薩於出遊時,告訴御者,自己決心出家,並遣御者返家,把自己出家之事,向父母說明。不過在《長阿含經》中,另有「逢一沙門,法服持缽,視地而行。」隨毅然而將出家之宿願,付諸實施就是了。

以上兩段經文,說得很明白,都是佛陀於剛出家時,就把頭髮剃下,剃除鬚髮」,就是把鬍鬚與頭髮完全剃光。這正如今天要出家的人,必須把頭髮剃下,才是沙彌一樣。佛陀在出家時,已把頭髮剃下,那麼他以後的日常生活,是不是仍然剃髮呢?據雜阿含經說,那也是剃髮。有一次世尊到王舍城去乞食,依次走到火與婆羅門家,火與婆羅門見佛陀來,就把最好吃的飯與菜,滿滿的給佛陀裝了一缽,第二日第三日繼續,再至其家,火與婆羅門作是念:「禿頭沙門,何故數來,貪美食耶?[3]
這裡的禿頭沙門」,就是指的佛陀,他是光頭。佛陀在乞食時,向來是沿門托缽,並不專向信家乞食。當時的婆羅門,是屬外道,火與婆羅門,堪稱喜好設施,初見時施滿缽美食,有的婆羅門就不同了。據《雜阿含經》載有次佛陀獨個兒人間遊行,晚宿孫陀利河邊,因頭髮新剃,於初夜結跏趺坐時,用衣服把頭蓋著。孫陀利河邊,尚有其他婆羅門住在那裡,有一婆羅門夜起祭禱完畢,就把祭禱用的餘飯,拿出打算供養一位大德婆羅門,去佛不遠,佛聞人聲,即輕微咳嗽,同時扯下覆頭的衣服,婆羅門見佛光頭,作是念:「是剃頭沙門!非婆羅門,欲持食還去,彼婆羅門復作是念非獨沙門是剃頭者,婆羅門中亦有剃頭。右往至彼,問其所生。」[4]

剃頭,是代表出家人的修道精神,如同軍警所著的衣帽,是除暴安良的象徵,不同於一般民眾一樣。因此,釋迦牟尼佛於剛出家時就剃髮,以後的日常生活仍然是剃髮。這裡說的已經很清楚了。據《增壹阿含經》載,佛陀在他出家後至菩提樹下成道前的一段苦行生活中,並沒按時剃髮,如所說:「或懸身體離地或交腳蹲踞,或長養髮鬚」[5]把「長養鬚髮」,看為修道方法之一種了。這如近代的禪宗大德虛雲和尚同來果和尚,他們的照片,也有鬚髮長得滿頭滿臉的。這因為他深山靜坐,刻苦用功,連飲食都忘了,那還有時間想到剃除鬚髮?可是這是修道生活之一種,是短時間的,是生活片段,不是生活的全部。就是說我們看了虛雲和尚同來果和尚的蓄髮照片,不能說兩位老人是本來不曾剃頭的。

剃頭,是代表佛教出家人的修道精神,不但是釋迦牟尼佛是剃髮的,過去世的迦葉佛同樣是剃髮。依據《中阿含經》這在難提婆羅陶師,勸其好友優多羅童子皈依迦葉佛時,優多羅童子很不高興的說:「我不欲見禿頭沙門,禿頭沙門不應得道,道難得故。[6]這裡的禿頭沙門」,正是指的迦葉佛。

過去的迦葉佛是剃髮的,現在的釋迦牟尼佛也是剃髮的,釋迦世尊所領導的比丘僧團是不是剃髮?這在小乘的四部律典、五部論說中都有很明顯記載,隨處可以看到釋迦佛對新出家者,都是說:「善來比丘,鬚髮自落的說話,所謂鬚髮自落,並不是鬚髮自然脫落,乃是自己剃除鬚髮之意。見可釋迦佛在世時的僧團風氣,是剃髮的。只有幫助反對佛的提拔達多的眷屬六群比丘,六群比丘尼和十七群比丘頑皮惡性僧尼是歡喜蓄頭髮,受到諸居士的譏嫌,被佛呵責(見《十誦律》)。大部戒律,都是以他們的因緣制訂的。

在律中,那些為信佛法僧而出家的比丘大眾,照樣是剃髮的。如有一個比丘,乞食到婆羅門所,波羅門看到很討厭,作是念:「我未祠天,未祠亡父母親里,禿道人著壞色弊衣,斷種人先來從我乞食。」[7]禿道人即提剃髮比丘,這是不需多作解釋的。再如有次比丘眾燒水洗澡,也許灶門作的不適用,「爾時著長薪喜墮落,若以手舉便燒手,佛言:以叉舉,當舉叉時,比丘頭上無髮熱痛,佛言:以濕物覆頭。」[8]灶門裡的長薪提下來,不敢用手拿,用叉夾著,又因頭上無髮,烤的頭皮發熱發痛,這不都是說比丘是剃光頭的嗎?

五分律中,諸比丘尼畜頭髮,遭佛陀的禁止,並制定「半月一剃」,到了四分律,直截了當的說:
「時六群比丘,以剪刀鬚髮,佛言不應爾;被剃髮不剃鬚,佛言不應爾;彼剃鬚不剃髮,佛言不應爾;彼留髮,佛言不應爾;被撚髭令翹,佛言不應爾;汝等癡人,避我所制,更作餘事,自今已去,應鬚髮盡剃。彼比丘不知髮長幾許應剃,佛言:極長長兩指,若二月一剃,此是極長。」[9]
六群比丘,相當調皮,別人以剃刀剃頭髮,他們就以剪刀剪頭髮;別人把鬚髮剃光,他們就剃髮不剃鬚,或剃鬚不剃髮,或把頭髮留得很長,或撚鬚令翹向兩邊,故意作的怪模怪樣,所以佛才喝斥說:汝等痴人,避我所制。最後更不得不將鬚髮的長度與剃髮的時間,加以限制了。

不但當時比丘僧團中是剃髮,即外道出家人有的也剃髮,剃髮為與俗人有別,表示自己是個修道者。据樂觀法師說,他於民國二十四年在南洋梹城錫蘭廟中受南傳比丘戒時,連眉毛也都剃掉了,是為了毀棄形好。當佛世時剃髮的情形,似乎設有專人,或甲與乙互相剃髮,甚至自剃。(緬甸、錫蘭、泰國各地佛教,至今還保留這種風氣)如有比丘未出家時曾為剃髮師,佛陀特別准他蓄剃髮刀,以便為大家剃髮。不過佛陀自己的頭髮,很少是比丘給他剃,都是找在家的人剃。有關佛陀剃髮的趣事,《四分律》曾記載說
「爾時世尊,在王舍城,時(諸比丘)恭敬世尊故,無敢與佛剃髮者。正有一小兒,無知,未有所畏,為佛剃髮。時小兒字優波離。其父母在世尊前,合掌白言:優波離小兒,為世尊剃髮好不?佛言:善能剃髮,及使身安樂,而太曲身。父母即語言:汝莫太曲身,令世尊不安。復問佛言:小兒剃髮好不?佛言:善能剃髮而身太直。父母語言:汝莫太直身,令世尊不安。復白佛言:小兒剃髮好不?佛言:善能剃髮而入息太粗。父母語言:汝莫粗入息,令佛不安。復白佛言:小兒剃髮好不?佛言:善能剃髮而出息太粗。父母語言:汝莫粗出息,令世尊不安。時小兒優婆離,入出息盡,入第四禪。爾時世尊,告阿難言:優婆離已入第四禪,汝取彼手中刀。阿難受教取刀。是時阿難,持故盛髮器,收世尊髮。佛言:不應以故器盛如來髮,應用新器。」[10]
佛陀教人的方法,是講求對機。方法的運用,決定於對方的根性。有的人聽了佛陀幾句話就可遠塵離垢而獲致道果。如優波離小兒,在剃髮時幾句糾正動作的話中,就獲得了原始佛教,很不容易獲致的深位定境第四禪。所以有人自怨福薄緣淺,嘆佛出世猶如曇花一現而遇佛甚難了!

很特別的,世尊在這次剃完了髮,尊者阿難照例拿了舊的盛髮器來收剃下的髮,世尊就要他換個新的盛髮器。為什麼?因為這次剃下的頭髮,準備送人供養的,送人供養的東西是供物,應該尊重。再說,一般俗人送禮品時,也要用乾淨的紙包布裹或的新器盛。當時有個名喚瞿波璃的王子,剛要出征,出征前就詣世尊所來向世尊索剃下的頭髮,征討得勝,凱旋而歸,就把世尊送給他的頭髮起塔供養,這就是髮塔,諒係世尊住世時代的第一座塔。從此以後,就有許許多多的居士群起而效之,各各起塔供養世尊的頭髮。佛陀送頭髮給人供養,這也不是第一次,遠在尼連禪河畔的菩提樹下剛成道不久就開始了。當時世尊很餓,有兩個商人供養世尊滿缽麨蜜,世尊食後,就為兩人說二皈依,(當時沒有僧)這是最初的優婆塞,兩人向世尊索取供養物,世尊給以頭髮與指甲,這兩個商人很看不起,因為這兩種東西,應該丟在垃圾坑裡,怎麼可以供養?世尊知之,就給他兩人說了彌卻摩那以髮舖地供定光佛踐踏的往昔一段因緣,這兩個商人才很高興的接受了。[11]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與其成立的比丘團,已很注重衛生,剃鬚髮與剪指甲,刷牙漱口和洗浴,亦屬平日生活中重要之一部分。當時的比丘家,佛陀聽許他們蓄有刮垢刀、剪爪刀、楊枝(牙刷)或澡豆(肥皂),能剃髮的人,並聽蓄有剃髮刀,這使得生活在現代化的我們,真想不到,佛陀住世時代的比丘團,日常用具竟會如是之完備!

至於雲崗佛像蓄有頭髮,這並不足以證明是佛陀的本來面貌,雲崗佛像是魏晉南北朝時代的作品,是受希臘羅馬藝術影響下的產物,並不是歷史佛陀的真正面貌。佛像雕製或供養,在原始佛教典的經聖律中,很少記載,在部派思想比較濃厚的《增壹阿含經》中,曾說佛去協利天久不歸來,優填王與波斯匿王想念佛陀竟想的患病,如是群臣建議優填王,以牛頭旃檀,作如來形像,高5」,以便「恭敬承事作禮」,波斯匿王知道了,「純以紫磨金,作如來像,高五尺」,而供養之。[12]

在聖嚴法師的《世界佛教通史》中說若據近代的考古發掘而言,印度最初的佛像,是南印薩特那地方的立像,乃是阿育王即位之後一百五十年(西紀前一百年)頃的作品。在阿育王時代,雖已有了佛塔、石柱、石刻的遺留,卻尚未見佛像的雕刻。薩特那立像,雖屬於佛教的藝術,但卻仍是取的夜叉的形象,而此夜叉,即為南印土民達羅維茶人的民主神,後歸佛化而成為佛教的護法神。

佛教徒本不設立偶像,到了後來化區漸廣,接觸到的異民族日眾,例如南印的達羅維茶民族,侵入西北印的希臘人和月氏人,均各有其崇拜的神像。當他們接受了佛教信仰之後,便有了崇拜佛像的要求。因此在早期的南印方面仿照夜叉像而造佛像,所以頂上沒有肉髻相,多以獅子為座。在此後的北印方面,則仿照希臘神像而造佛像,頂有肉髻,以蓮花為座,有鬚有髮,此在西元前後四百年間,形成了有名的犍陀羅雕刻藝術。[13]

周祥光居士的印度通史說在阿育王時代,釋迦佛遺跡地方,雖有寺廟或石柱之建立,然尚未塑有佛像。自阿育王以後,安息及大夏等皈依佛教時,對毫無印象之釋迦佛加以崇拜,始終引以為憾,乃模仿希臘神像,以刻釋迦佛像。崇拜佛像為小乘佛典所禁止者,為便於希臘人及釋迦人之禮拜,即印度一般人民亦因佛像之出現,而易得宗教上的滿足,故自大月氏建國後,佛像崇拜之風大盛,迄迦膩色伽王接位,大乘佛教,以便於大眾信仰起見,亦承認禮拜佛學之舉。此時之佛像,為模仿希臘太陽神而雕塑之坐像。供奉於北印度各地寺院中,或雕刻於岩石上,今之所謂犍陀靈之佛像也。[14]

由此可以說明,佛陀住世時代,是沒有普遍的供養佛像,當時的供養物,是佛陀的髮與爪。佛入滅後,是供養佛陀的舍利。長阿含經的遊行經說佛入滅後,闍維已,由眾推摩竭陀國的使者香性婆羅門,主持將佛的舍利分為八分,分由八個國家請回起塔供養。所以當時閻浮提有舍利塔八座,另有畢缽村人供地燋炭,所起的炭塔,香姓婆羅門供舍利瓶,所起的瓶塔,此外就是生髮塔。

舍利的八塔,到阿育王時已經分建八萬四千了。[15]這可見化區漸廣,信眾日多,八塔的舍利,漸由各地信眾分奉起塔供養。所以自佛入滅後,到阿育王時,信眾供養的應是佛的舍利,不是佛像。到了阿育王以後百有餘年,南印土民達羅維茶人方造佛像,可是佛已滅度數百年了,佛的身相如何不得而知,於是就模仿本族所最崇敬的民族神的夜叉像,雕製佛像供養了。西北印的犍陀羅,長期受希臘文化藝術的孕育陶冶,形成了有名的犍陀羅藝術。西北印的異民族與南印相同,他們受到傳統崇拜神像的影響,在接受佛陀的教化後,也仿照他們傳統崇拜的太陽神的形象,雕製佛像供養了。所以受希臘藝術影響下的佛像,其特點是頂有肉髻,是帶鬚髮。由此可知,雲岡佛像的蓄髮,不是歷史佛陀的真正面貌,是希臘藝術影響下的作品,正如東初法師在其中印交通史第五節說犍陀羅的佛教美術,在世界美術史上,為古代希臘、羅馬美術之一支流。亞歷山大東征印度時,於此揉合希臘羅馬與印度藝術,另成一派,即所謂犍陀羅藝術,其雕刻及建築之形式,予佛教藝術以極大之影響。佛教由大月氏傳入後,中國之院寺塔,及千佛洞、雲崗」、龍門之雕塑,顯受犍陀羅藝術的影響,新疆、庫車附近石窟壁畫及佛像,即屬建陀佛作風。

前面引證的阿含經與律部,是為現代學者所公認的原始佛教聖典」,這些經與律結集的時間,雖不十分確定,但大體可以認定,在佛陀入滅後,經過兩次結集,到阿育王時代的第三次結集,已經用巴利文寫成阿含四部與律藏全部了。

佛陀住世時代,已有經律可讀,似無可置疑,不過那時間的經與律,沒有經過大眾的集結,所有的經律,僅是個別的受持與傳誦而已。

印順法師說;佛陀住世的時代,律部僅有波羅提木叉」(一部分),經部的四阿含或五部」,雖有定形的文字文句,而還在傳誦中。他又說:法、集成了四部阿含;律、波羅提木叉經分別,已經成立。這是從佛入滅後,到西紀前三百年左右的事。[16]
佛陀住世時代的經律,僅是網要性的,如部份波羅提木叉」,及傳誦定形文句等。不過如現在的長篇大部,那要經過一次兩次的陸續結集,直到阿育王時代的第三結集,方完成阿含四部與律藏全部就是了。

結集並不等於創制,結集是把個人聽聞受持現成的語句,(記憶的或文字的)向大眾誦出,經過大眾審查,認為是佛說,然後才制定的。[17]我們不可把結集看為創制,雖然第四次結集,要把時間拖延到紀元以後,但那終是結集,不是創制。所以說依據隋唐經籍志「魏黃初,中國人始依佛教戒,剃髮為僧」,就列定剃度的戒律是後代創制,那是錯的。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佛陀由出家開始,到矯尸那的雙林樹下入滅為止,除掉修道期間一段苦行生活外,他並不曾留過一根長長的鬍鬚或頭髮,更談不到會長髮披肩了!

(民六一、十一、十四於獅山蘭若脫稿)



[1] 大正藏、二二冊、七七九頁。
[2] 大正藏、一冊、7頁。
[3] 大正藏、二冊、308頁。
[4] 大正藏、二、320頁。
[5] 大正藏、二、672
[6] 大正藏、一、500
[7] 大正、二三、四三七。
[8] 大正藏、二三冊、二七四頁。
[9] 大正、二二、946
[10] 大正藏、二二冊、九五七頁。
[11] 參考四分律、大正、二十二冊、七八二七八五頁。
[12] 大正藏二冊七0六頁。
[13] 世界佛教通史128129頁。
[14] 印度通史101頁。
[15] 參考雜阿含經、大正、二、一六五,及世界佛教通史,三頁。
[16] 見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二頁與八六八頁。
[17] 參考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一章第三節,結集的實際情形。

3 則留言:

  1. 阿彌陀佛
    觀佛三昧海經
    世尊髮長,一丈三尺五寸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上述,是出家前
      此經明述,伸長可遶王宮七匝

      刪除
  2. 人們就是追求屬於自己心中的假象,卻不喜歡用心去思考來龍去脈。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