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言以會道,合理而忘言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2]夫至德渺漠,[3]本無言無說,[4]然[5]言者德之詮、[6]道之逕;[7]說者理之階,[8]聖之導。[9]所以藉言而顯理,[10]顯理故非言,[11]理由言彰,言不越理;[12]雖言理兩乖,善惡殊絕,[13]然影響相符,未曾差濫。[14]在於初學,要因言以會道;[15]至於無學,乃合理而忘言。[16]
今有難言:[23]「自不能正,云何正他?[24]爾自三業穢濁,云何勸人清淨?[25]自不清淨,欲使他清淨,無有是處。[26]既不堅固,何以勸人?[27]今言行空說,便成惱他;[28]他既生惱,何不且止?[29]反覆尋省,寧不自愧![30]余是善知識,故發此言。」[31]於是整理衣服,斂容無對:[32]「今聞善知識此辭,心情慚恧,[33]自知深過,不敢欺誷聖人,隱覆其失。[34]今欲毀之,[35]恐脫有人因此增福,[36]適欲存之,[37]復恐有人由斯生謗,[38]進退迴遑,不知所措。[39]且立懺法,心既是善,善法無礙,但應努力,不得計此,[40]今唯憑世間大慈悲父,覆護攝受,既有其言,不容毀滅,正當慚愧。[41]大眾願無觸惱,[42]若微與理合,相與因此懺法,改往修來,為善知識。[43]如其不會眾心,願布施歡喜,不成惡知識,猶為菩提眷屬。[44]
[7] 「詮」是表現、表示。至高無上心性裡面的道德,要靠語言來表現表示出來。「道」是趨向於神聖高潔的道德、或者聖人境界,這條路是真理的一條路,「徑」是路、通道。言語是高潔道德的表現形式,也是到達聖者境界的通道。
所謂德之詮、道之徑、理之階、聖之導,詮、徑、階、導都是在說明語言文字跟真理的關係,就是一個表現的形式、一個通道、一個台階、嚮導者的地位。
[14] 「差濫」就是錯亂。比如手透過光,放在牆上的影子一樣,這個手跟這個影子是一樣的,就叫「影響相符」。手是真理,影子代表語言文字,影子跟手是兩個東西,可是它們在某一個程度上,形象是一樣相符合的,沒有錯亂。
[16] 所以「藉言而顯理,顯理故非言,理由言彰,言不越理;雖言理兩乖,善惡殊絕,然影響相符,未曾差濫」這一段話是說明:雖然真理跟語言文字是兩個不同的東西,可是仍然有相對應,可以互相對比、互相應對符合的角度,說明在於初學要「因言會道」。語言文字與真理這兩個是不同的東西,可是又有相關符合的角度,所以怎麼去看待語言文字跟真理呢?因為初學的人,是要假藉語言文字來通向真理、契會到真理;到了無學阿羅漢,能夠達到真理以後,就忘言不需要文字了。
這一段話暗伏了「勸學」的中心要旨,我們都是初學的凡夫俗子,所以還是要假藉這些懺文經文,來趨向於佛道。我們透過『慈悲道場懺法』這些懺悔儀文,然後根據儀文方式實踐操作,而達到懺悔惡業的目的,然後進於聖道。
在這個地方加上「語言跟真理關係的討論」,其目的是在說明我們凡夫俗子初學的心境,必需要假藉這些經文懺文的語言文字儀式,然後一步一步做為台階工具,而進入到聖道修行的過程。
這是論主寶誌公等,對於修行的僧眾或是居士,在末法時代拜梁皇寶懺時,難免會碰到有類似的人,對我們閒言閒語、指指點點;在面臨這樣的問題,寶誌禪師告訴我們,怎麼去思考這個問題。下面分成四段。
[40] 這一段最後思想正確──懺法懺悔的本質是善的,心是善的,雖然我還有很多的煩惱,但那已是過去的事情,我心想要懺悔,這是善的。而且這些都是佛菩薩的語言,我們所依憑的不是我的力量,是佛陀三寶的力量,所以應該沒有問題。所以說我們所建立的懺法,是要讓我們的心起善念、發菩提心、行六度、懺悔發露,這善法沒有障礙,不是有漏的,所以應該要努力,不要再顧慮前面外人的責難。
假設還是不能夠滿足適合別人的心意,也希望大眾彼此互相布施歡喜之心,不會埋怨,不要成惡知識,不要互相惱害大家。
布施歡喜很重要,因為不管任何事,只要大家在一起,一定會有做法意見不相同,大家要彼此有忍讓退讓之心,布施歡喜,互相成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