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0日 星期五

《慈悲道場懺法》卷五 -- 入懺文


入懺文 [1]

恭聞
一、讚佛功德 [2]
淨五眼之慈尊,[3]赫赫現光明之妙相;[4]開五乘之教海,[5]朗朗宣般若之玄音。[6]五十五位之聖賢,[7]念念菩提果滿;[8]五根五力之大士,[9]塵塵解脱因縁。[10]皈依則増長福田,禮念則銷融罪垢。[11]寂然不動,感而遂通,[12]願賜慈光,證明修奉。[13]


二、莊嚴道場 [14]
上來奉為求懺等,脩崇 悲悲道場懺法,茲當第五卷入壇縁起。謹備[15]燈燭果茗、珍奇妙供,普奉諸佛聖賢,稱禮洪名寶號,稽顙皈依,發露投誠。[16]

三、講到往昔的業習
切念求懺等,遠從曩劫直至今生,[17]迷五蘊之去來,[18]隨五濁之流轉。[19]五欲縈纏,[20]五塵交蔽,[21]五逆未除,[22]起人我愛憎之念;[23]五法未悟,[24]増自他煩惱之情。[25]因縁既以無差,業果實難逃避。[26]今則法衆虔誠之志,[27]各開解脱之門,皈依於聖教之中,洗愆於菩提海内。[28]情意如斯,[29]佛必哀憐,[30]仰叩洪慈,冥薫加被。[31]

佛身清淨似琉璃 佛面猶如滿月輝
佛在世間能救苦 佛心無處不慈悲[33]


[1] 入懺文的功能,是在剛開始要進行禮懺讀誦時,因為身心還在世間的塵俗當中,沒有完全的寧靜下來,就透過這一個入懺的觀文,讓我們的身心寧靜,能夠體會如何對懺文作正確的思惟,入懺的觀文就是引導我們產生這樣思惟的一個過程,這就是入懺觀文的功能。
[2] 讚佛功德的原因,是因為禮佛懺悔的作用,能夠消除眾生惡業。這個功能的發生,背後最重要的力量,就是佛菩薩的神通功德、慈悲之力,所以要讚美 佛菩薩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因此一開始就要讚佛功德。
[3] 五眼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我們凡夫只有肉眼,可是佛已經清淨了五眼,是清淨了五眼的聖者慈尊。
[4] 赫赫是非常偉大的、非常的雄偉,現出光明莊嚴的相貌。
[5] 佛法有五乘:人、天、聲聞、緣覺、佛乘,五乘教導眾生的經典。
[6] 朗朗是明明白白,非常明確的音聲。用非常清晰雄壯的聲音,把般若智慧的道理宣說出來。
[7] 「五十五位」就是四加行: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覺、妙覺,總共五十五位。
[8] 佛修證圓滿了五十五位的聖賢階位,最後念念成就圓滿的菩提。
[9] 五根是信、進、念、定、慧。五力也是信、進、念、定、慧。具足信進念定慧之五根五力的大士,就是指地上菩薩。
[10] 每一粒塵土都是解脫的善緣
[11] 對於諸佛皈依跟禮念,就能夠增福滅罪。
[12] 佛雖然不動本座,可是能夠赴十方道場。隨眾生的機感而應,叫感而遂通。
[13] 願佛照耀他的慈光,證明我們的禮懺修行。
[14] 莊嚴道場包括正報依報兩個:
一、外在的壇場,要莊嚴得非常的清淨;
二、要莊嚴我們的身心,讓我們的身心非常恭敬虔誠的來禮懺
[15] 謹備就是很恭敬的準備佈置。
[16] 投誠就是很虔誠的。
[17] 從無始劫以來直到今生。
[18] 五蘊就是我們的身心──色、受、想、行、識。迷五蘊」:迷惑我們身心的改變來流轉。
[19] 五濁就是劫濁、愛濁、見濁、煩惱濁、命濁,就是我們這個世間的種種污濁。我們隨著身心跟這個世間的正報跟依報流轉生滅。
[20] 五欲是五根(眼耳鼻舌身)對五塵種種外境的貪著。
[21] 被塵境所蒙蔽。
[22] 五逆是最重的過失──出佛身血、殺阿羅漢、殺父、殺母、破和合僧,為最重的下無間地獄罪業。
[23] 對於人我起貪瞋愛憎心。
[24] 五法就是善法。依瑜伽師地論,五法就是:名、相、分別、正智、如如,這五個是由世間轉換到出世間的五個法,由煩惱轉換到菩提的機制。名、相、分別是世間,正智、如如是出世間。從名或者相或從分別,轉換到正智跟真如,是由世間轉換到出世間的一個流程的結構理論。這樣的理論不能夠去體悟,叫五法未悟
[25] 五法不瞭解、不能夠理悟,就會對於自他起愛憎的煩惱心念,叫增自他煩惱之情
[26] 前面有煩惱,所以就會有業果;既然有煩惱就有造業,就一定會遭受惡業的果報。
[27] 現在我們都是學法修法的大眾,有虔誠禮懺的心意。
[28] 就是過失,把過失洗濯乾淨。用佛的覺性的海水,把我們的罪垢洗濯乾淨,這就是懺悔。
[29] 從前面讚佛功德、嚴淨身心、莊嚴道場、思惟往昔種種的煩惱、虔誠懺悔,已經這樣很誠心的作了思惟以後,我們情意像上面所講這樣。
[30] 佛一定知道我們的誠意,知道我們的懺悔之情,一定會憐愍我們。
[31] 我們再一次向佛陀祈求,請佛降他的慈悲,給我們冥薰加被;在冥冥中降下他的慈悲之光,給我們加被、給我們幫助。
[32] 在每一卷入懺觀文之後都有讚佛偈。
[33] 這裡用佛的身、面、手、心來讚美佛
佛的身清淨,像琉璃一樣毫無塵垢;佛的面像十五滿月的光明一樣圓滿無缺;佛的手在世間能夠救拔眾人沉溺之苦;佛的心遍世間,無處不感,應於眾生的慈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