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了解到佛的慈悲與世間的虛假不實,思憶故代一切眾生皈依三寶。
第一節:世界虛幻故苦
第二節:佛對眾生起了悲愍拯拔之心
如是眾生,聖所悲念,[7]故《悲華經》云[8]:「菩薩成佛,各有本願。釋迦不現長年,促為短壽,[9]悲此眾生,[10]變化俄頃,[11]長淪苦海不得捨離,[12]故在此土救諸弊惡,[13]教有剛強,苦切之言,[14]不捨於苦,而度眾生。[15]」未嘗不以善法方便,弘濟益之心。[16]所以《三昧經》言:「諸佛心者,是大慈悲,慈悲所緣,緣苦眾生。[17]若見眾生,受苦惱時,如箭入心,如破眼目。[18]見已悲泣,心無暫安,欲拔其苦,令得安樂。」[19]又諸佛等智,[20]其化是均,[21]至於釋迦,偏稱勇猛,以能忍苦,度脫眾生。[22]當知本師,慈恩實重,[23]能於苦惱眾生之中,說種種語,利益一切。[24]
第三節:懺悔沒有福報善緣能夠親聞佛說法音,代一切眾生禮佛
我等今日不蒙解脫,[25]進不聞一音之旨,[26]退不覩雙樹潛輝,[27]良由業障,[28]念與悲隔。[29]相與今日,起悲戀心,[30]以悲戀如來故,善心濃厚。[31]既在苦中,憶如來恩,[32]嗚咽懊惱,[33]慚顏哽慟,[34]等一痛切,五體投地。[35]至心奉為 國王帝主、土地人民、父母師長、信施檀越、善惡知識、諸天諸仙、聰明正直天地虛空護世四王、主善罰惡守護持咒五方龍王、龍神八部,廣及十方無窮無盡一切眾生。
歸依十方 盡虛空界
一切諸佛(拜)
歸依十方 盡虛空界 一切尊法(拜)
歸依十方 盡虛空界 一切賢聖(拜)
歸依十方 盡虛空界 一切尊法(拜)
歸依十方 盡虛空界 一切賢聖(拜)
[3] 世間人之所以愛戀這個生命、這個世間,是因為招感人天的善果,但縱使人天的善果,也是虛假迷惑的。這個世界是虛假不真實的,幻惑也是虛假不真實的,我們招感了人天生命的正報、跟正報所依託的世間(山河大地這個依報),都是幻惑虛假的;因為世間幻惑不真實,就沒有真實的結果。
[8] 《悲華經》是一本說明菩薩成佛各有本願的經典,「本願」是諸佛菩薩在還沒有成佛之前,於因地行菩薩道時所發的如何救度眾生之願。如地藏王菩薩發要長久到地獄救度苦難的地獄眾生,觀音菩薩發尋聲救苦之願,阿彌陀佛發接引想要去極樂世界的人,藥師佛發醫療眾生的願等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