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摩羅什大師,對於大乘佛教的東傳,有難以筆墨形容的貢獻!「鳩摩羅什」為梵語,漢譯為「童壽」,本印度人,但生長於龜茲。自幼聰敏,深具宿慧,被稱為是舍利弗的轉世。
出家後,最初研習小乘,後來改學大乘經論,聲譽傳於西域諸國,甚至遠及漢土,曾因名望,被前秦驍騎將軍呂光所迫,困居姑臧十七年之久。直到後秦姚興弘始三年(西元四○一年) 到中國長安,姚興以「國師之禮」待之,在逍遙園翻譯經典。
在姚興親自主持下,數百位高僧集於鳩摩羅什大師門下,在西明閣和逍遙園開始我國歷史上空前的譯經活動。一時名哲俊彥都在譯經行列,如解空第一的僧肇,倡說「頓悟成佛」、能洞徹佛旨的竺道生,另有僧叡、慧觀等人都是一時之選,人才濟濟,可說創下了輝煌成果。這些傑出的弟子們,後來都分佈在各處講經說法,推動了中國佛教的發展。
從弘始三年到十五年中,鳩摩羅什大師與弟子一共譯出三十五部二九四卷的典籍,當中以大乘經論為主,如《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金剛經》、《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阿彌陀經》、《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等。《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三部論書,稱為「三論」,屬於大乘般若係的根本論典,也是鳩摩羅什一生所致力弘通的法門。「三論」再加上《大智度論》,系統性的發揮了龍樹的空觀思想,鳩摩羅什大師因此被尊奉為三論宗的鼻祖。而其所譯《妙法蓮華經》,成就了天台宗的開宗依據;《阿彌陀經》則成為西方淨土思想的重要經典。
鳩摩羅什大師在譯經之時,重視文詞的流暢,易於理解而不失原意,他的譯著可說是歷代流傳最廣,最受歡迎的譯本。鳩摩羅什大師在被將軍呂光困於十七年的時間,孰悉了中國語言與文化,也成就了他漢譯經典的資糧。
鳩摩羅什大師前後所譯經論,凡三百八十餘卷,在秦弘始十五年(西元四一三年)示寂於長安,寂後火化,舌頭不爛,表示他所翻譯的經典,絕對可靠無誤,不違佛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