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

一門深入



 有法友看到某宗派領導人,提倡獨尊一部經典而反對修習其他教法,因此詢問何謂「一門深入」的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有很多人都有疑問過。印隆個人認為,「一門深入」是對於個人修持的要求,若對一部經典若不熟悉,其經文義理就無法前後連貫,就無法體會經中的意涵與中心思想。若有所感,也可能只是斷章取義,無法窺得全貌。經常誦讀修持經典,可以增加對經典的熟悉度,能掌握其意涵,深刻體會經中妙理,心中愈是思維是經,則愈能感悟與實踐。
 但我們必須尊重其他的法門。只要是正信佛法,不論顯密、不論宗派,都應予以尊重護持。因為佛陀說八萬四千法門,是為要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就像是醫師因病施藥,醫師本身也各有專長,而藥就像法門有無數種,依醫師的判別而運用;醫師在自己的專長領域內,對症施治來求診的病患,但他也尊重其他科別的醫師。聖嚴師父也以自身之例,說明他個人本身是禪宗與修持觀音法門,這是他個人對於自身修行的要求,但「法門無量誓願學」,無量法門是對於度眾生的誓願!
 天台判教以五時五味,說明眾生根機的不同,所能服用的藥物(法乳)也不同,但都是一牛所出,都是佛所說的佛法,但因眾生吸收消化的能力不同,因此在呈現的方式有所調整。判教的由來,是因為從印度的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不論是大小乘,乃至於大乘佛教本身內部,都因為對教理的詮釋與觀點角度之歧異,而產生了許多諍論。不同的部派宗奉不同的經典,因此也形成了經典之間的矛盾和差異,因此判教在印度佛教時即已存在
 佛教在西元前後傳入中國,此時為印度部派佛教盛行、大乘佛教初興起的時代,所以傳入中國的經典與教法,也包含了大小二乘,並非依照歷史發展作次地傳入。判教是將佛教各種經典的意義、特色等作判別,做為幫助中國佛教徒對於佛教教理的必須方法,展現出中國佛教學者對全體佛學內容所作的宏觀理解,以及佛法之組織與結構,其更重要的精神是在對於佛法的實踐修證上。

 最近各道場都在舉辦水陸法會,在此舉「第四行供上堂法事」的上堂第二席,為對於法寶的供養,即是以五時教法作為奉供的先後順序。於此段儀文中,將五時八教的權實精神加以闡述,以顯如來化世之悲心,文云:
一心奉供 盡虛空徧法界,十方常住一切尊法并諸眷屬。惟願不違本誓,安住道場。是日今時,受茲供養。
佛說華嚴圓頓旨,聲聞聾啞未堪聞。脫珍著弊為施權,不動寂場遊鹿苑。方等廣開諸法會,褒圓歎大俾回心。盛談般若顯真空,成熟羣生開佛慧。最後靈山宣妙法,指權即實更非他。涅槃唱滅捃殘機,演說真常明佛性。經歷五時俱有序,分張八教本隨宜。了知曾不外三千,故我今辰勤奉供。[6]
  透過奉供法寶的儀文而說明五時的經典教化內容,以闡揚佛陀開權顯實的方法與悲心,詳細說明了此五時的教化意義:
「華嚴時」指佛陀成道最初三七日,於寂滅道場為利根法身大士說《華嚴》圓頓要旨,但因法義高妙,二乘未熟之小機者皆如聾作啞而未堪聞法。
世尊為方便引導小機眾生,如《法華經》所說的「脫瓔珞細軟上服、嚴飾之具,更著麤弊垢膩之衣」,[7]而施設權巧方便之教法,為憍陳如等五人說《阿含》等經,此稱為「鹿苑時」,或稱「阿含時」。
而後為使二乘人回小向大,於「方等時」彈偏斥小,歎大褒圓,廣為開演《維摩》、《金光明》、《思益》、《勝鬘》等大乘經典。更為融通大小乘分別偏執,佛陀又說《摩訶般若》諸經教法,此為「般若時」之教。
最後佛陀於靈山會上宣說四十年不務速說的《法華》圓妙一乘教法,顯揚權實不二,明示「諸佛本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更無別事;普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畢竟唯一佛乘,更無他乘。
最後臨入滅前,闡說《涅槃》教法以開演法身常住、涅槃「常樂我淨」、明示「眾生悉有佛性」等真實圓滿之教,而為之前「法華時」所遺漏或未成熟之眾生,演說真常以明佛性。法華時與涅槃時,於五時中合稱「法華涅槃時」。
如上經歷了華嚴、鹿苑、方等、般若及法華涅槃等「五時」,自初至後均歷然有序;以化儀四教、化法四教等「八教」教法形式,使能隨順眾生根機而了知佛所開演的種種妙法。
 表格 奉請與奉供法寶的五時教化內容
五時
奉請代表之經典
經典教化內容
華嚴時
《大方廣佛華嚴經》、《梵網戒經》,諸經法寶
佛說華嚴圓頓旨,聲聞聾啞未堪聞
阿含時
《佛集本行》、四《阿含》等經,諸經法寶
脫珍著弊為施權,不動寂場遊鹿苑
方等時
《淨名》、《金光明》、《地藏十輪等經》,諸經法寶
方等廣開諸法會,褒圓歎大俾回心
般若時
《大品般若》、《仁王、《金剛般若》等經,諸經法寶
盛談般若顯真空,成熟羣生開佛慧
法華時
《大乘妙法蓮華經》
最後靈山宣妙法,指權即實更非他
涅槃時
《大般涅槃經》,諸經法寶
涅槃唱滅捃殘機,演說真常明佛性


一門深入論(聖嚴法師-大法鼓 0235)

  很多人都會希望房子愈大愈好,東西愈多愈好,這是一般人都有的看法,但是現在就連學佛
­修行的人,對修行的法門也有愈多愈好的混淆想法。有些人一會兒念阿彌陀佛、一會兒念觀­世音菩薩、一會兒持咒、一會兒參禪、一會兒修密、到頭來不知道那一宗法門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修道要恆心不變(聖嚴法師-大法鼓 0238)

 您想過沒有,修道有時候就跟種樹一樣,你雖然沒有看到樹在生長,但是不知不覺中,它日
­以繼夜的在成長。也許十年、二十年或者是三十年之後,這棵樹就變成非常有用的材料了,­修道也是急不得的,不要想今天修行,明天就能夠開悟,必須要天天鍛鍊,一天一天把妄想­、把慾念減少,這就是進步了。



表格 五味五時對照表
五味
五時
華嚴三照
四教
譬喻
奉請代表之經典
乳味
華嚴時
日先照高山
圓兼別[1]
乳味從牛而出,比喻十二部經從佛宣說
大方廣佛華嚴經梵網戒經,諸經法寶
最初宣說《華嚴》圓頓之教,唯被大機,不攝二乘。此經最初開眼,粗妙混融
酪味
阿含時
日照幽谷
[2]
酪味從乳而生,比喻九部經從十二部經中出
佛集本行、四阿含等經,諸經法寶
於鹿苑宣說《阿含》等經,接引二乘,從頓施漸
生酥味
方等時
日照平地之食時
[3]
生酥從酪而出,比喻繼九部經之後宣說的大乘方等經典
淨名金光明地藏十輪等經,諸經法寶
於方等會上宣說《楞伽》、《楞嚴》等諸大乘經,歎大叱小,令諸小乘恥小慕大
熟酥味
般若時
日照平地之偶禺時
通、別、圓[4]
熟酥從生酥而出,比喻繼方等經之後所宣說之《般若經》
大品般若仁王、金剛般若等經,諸經法寶
宣說般若空慧法門,盪除二乘疑執,付以大乘法財,令其心漸通泰
醍醐味
法華
涅槃時
法華為日照大地的正中時
純圓[5]
醍醐從熟酥而出,比喻繼般若經之後所宣說之《法華》、《涅槃經》
大乘妙法蓮華經大般涅槃經,諸經法寶
於靈山會上宣說《法華經》,開前四味三乘之權,歸於一乘圓妙之實,令諸眾生咸得作佛;復說涅槃,扶戒律而談常住之理






[1] 《四教義》卷第12:「華嚴頓教,但明別、圓二教位」,CBETA, T46, no. 1929, p. 765c-p766a
[2] 《四教義》卷第12:「漸教之初,聲聞經但明三藏教三乘之位」,CBETA, T46, no. 1929, p. 765c-766a
[3] 《四教義》卷第12:「方等大乘,具用四教明位」,CBETA, T46, no. 1929, p. 765c-766a
[4] 《四教義》卷第12「摩訶般若,但明通、別、圓三教之位」,CBETA, T46, no. 1929, p. 765c-766a
[5] 《四教義》卷第12「《法華經》但明圓教一佛乘開示悟入之位」,CBETA, T46, no. 1929, p. 765c-766a
[6] 《會本》131-132
[7] 《法華經》卷2CBETA, T9, no. 262, p. 17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