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在中醫典籍提出夢診論的是《黃帝內經》,認為在某藏虛弱時,可以在夢中反映出來:在〈脈要精微論〉記載了十一種病夢,[3]於〈方盛衰論〉則是說明因為體內五臟陰陽之氣的盛衰,而產生不同的夢境,[4]此「因其所病,見之於夢」即為病夢,病夢是疾病引起的,因此可以透過分析夢來診斷疾病。[5]
在尋找參考資料中,剛好看到此書:《好夢對策:不可忽略的健康解密》。作者本身出身中醫世家,也是心理師,善於心理諮詢與配合中醫相關療法治療。本書以現代的語言來詮釋《黃帝內經》的病夢內容,在此推薦參考!
[導讀]p. 3:它不僅只是你白天「未竟之夢」的重現而已,它也是你心裡情緒的反映和觀照,尤其是那許多躲在潛意識裡的那些被壓抑的、被遺忘的、被擱置的嚮往或恐懼、憂煩或悲傷;以及潛伏在我們身體裡面較深處、隱約莫測的病兆或病灶。
P. 82-83:
五臟氣虛而成夢
中醫的「氣」有時是指功能,比如說「胃氣虛」,就是指胃的功能不足、虛弱。五臟氣虛,就是五臟的功能不足、虛弱。五臟功能不足時,機體的相應功能就會受到影響。例如,當肺氣虛的時候,負的功能不足,就會夢見白色的物件,看到血淋淋的殺戮場面。因為肺在五行屬金,對應白色,所以肺氣虛時,潛意識代償性地渴望得到補養,因此便會看到肺金對應的顏色和金戈鐵馬的殺戮場面。
P. 161:疾病的意義不是為了讓人痛苦,疾病是一個使者,是我們內在的智慧使者。它來提醒我們自己的身體太累了,需要調整、需要休息。
[1] 《釋禪》卷4:「四大病發,各有相貌,當於坐時及夢中察之。……五臟生患眾多,各有其相,於坐時及夢中察之可知。其相眾多(云云) ,不可具記。」CBETA, T46, no.
1916, p. 505c1-c11。《小止觀》內容同,CBETA, T46, no. 1915, p. 471b19-b29。
[3] 《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是故聲合五音,色合五行,脈合陰陽,是知陰盛則夢涉大水恐懼,陽盛則夢大火燔灼,陰陽俱盛則夢相殺毀傷;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墮;甚飽則夢予,甚飢則夢取;肝氣盛則夢怒,肺氣盛則夢哭;短蟲多則夢聚眾,長蟲多則夢相擊毀傷。」
[4] 《內經.素問》〈方盛衰論〉:「雷公請問氣之多少,何者為逆,何者為從?黃帝荅曰:陽從左,陰從右,老從上,少從下,……是以少氣之厥,令人妄夢其極至迷。……此皆五藏氣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合之五診,調之陰陽,以在經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