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記載了上倓下虛老法師,於1963年在弘法精舍往生後荼毗時的情況。
《倓虛大師》簡介
自稱「湛山老人」的倓虛大師是中國佛教界盛傳的「三虛」——虛雲和尚、太虛大師、倓虛大師之一,于民國初年開始,弘法東北各省,踏遍白山黑水和南北各地,最後渡海南來,在香江講學,緇素受益者甚眾。倓虛中年出家,多在北方各地講經說法,重修、興建道場無數,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北京「法源寺」。一生致力於「僧伽教育」,認為「佛法弘揚本在僧」,若無人弘法,不待外人摧殘,佛教本身就會消滅,故在每個道場完成後,皆創辦佛學院,培育僧才。倓虛雖然披剃於禪宗,但學教於天臺觀宗,故倓虛期以天臺心印,與曹溪一脈相輔並弘,使得民國以後,天臺一宗能從南方盛傳於北方,甚至分燈至海外,大師居功至偉,堪稱中興天臺的大師和教育家。由其弟子大光法師私下記錄
的大師口述自傳《影塵回憶錄》感人無數,影響深遠,至今仍為人傳誦。
《背景》
師諱隆銜,字倓虛,河北甯河王氏子,俗名福庭,父諱德清,母張氏,世有隱德,母夢梵僧求寄宿,翌日師生,時光緒元年六月初一日也。三歲不能呼父母,惟言吃齋二字,至五六歲,母又夢師為僧。十一歲,入鄉塾,讀四子書。十二歲偶至外家,其從母望見之,儼然僧也。十四歲輟讀習商,不卒業,有出世志。十七歲
成婚,旋夢至冥司,出世志彌堅。十九歲營商瀋陽。值中日之戰,侖促旋裡,父已逝世。入軍營任事,籍以贍家,醫蔔星相雜技,皆學習之。更值母喪,欲出家為道
士,不果。二十六歲,聯軍入京,輾轉兵火中,逃至營口,設濟生堂藥店,併入宣講堂,講述因果,以餘暇研讀楞嚴,深有會心。民國三年,著陰陽妙常說,在上海
出版,其後自言為佛教與外道雜糅之作,不足存也。是年赴北京紅螺山資福寺聽寶一老和尚講經,欲出家,又不果。
《民國期間》
民國六年,四十三歲,決志脫白,離家潛赴天津,由清修院清池和尚介紹,禮淶水縣高明寺,印魁和尚剃染,赴浙江觀宗寺圓具,留寺習教。時諦閑大師住觀宗,傳天臺教法,道譽遠播,師傾心請益,進
境奇速,諦公欲使公宏化北方,亦特予指授,有虎豹生來自不群之褒。七年,諦公赴北京,師隨往,明年諦公又赴五磊山傳戒,清池和尚為教授,師赴天津清修院代
主院事,戒期後仍返觀宗。
九年,同學觀宗住持禪定法師,欲為觀
宗請藏經,偕師北上募緣,抵營口,師所設藥店尚存,夫人某氏,聞師開示,遂歸依禪定法師,長齋念佛。子四人,二子後亦出家。十年,師赴阱陘講經匝月。旋至瀋陽萬壽寺任僧學主講,創建營口楞嚴寺。十二年,創建哈爾濱極樂寺,長春般若寺。並中興瀋陽般若寺。各寺相去遠者千余裡,師仍任萬壽寺主講,抽暇巡迴督導
並隨地講經,任哈爾濱極樂寺首任住持。
十二年,主講期滿,任哈爾濱極樂寺首任住持。十三年,極樂寺成。
十四年,諦公付師以天臺宗第四十四代法眷,法名今銜。是年赴北京柏林寺講楞嚴經,任西直門內南小街彌勒院住持,設佛學院,赴日本參加東亞佛教聯合會,由是往來于華北東北各省。十七年,繼任北京
法源寺住持。法源為北京名刹,奉軍總參議楊氏欽師道行,力主其事,北伐軍至,師交待清楚而去。十八年請諦公至哈爾濱傳戒,師遂退院,赴瀋陽般若寺辦僧學。
二十年,營口楞嚴寺成,延禪定法師為首任住持。明年長春般若寺成,弟子澍培,為首任住持,時甫經九一八事變,瀋陽僧學解散。前東省特別行政區長官朱子橋將軍,曩為極樂寺有力外護,斯時在陝西主持賑務,請師至西安傳戒講經,任大興善寺住持,設佛學院。二十一年七月,諦公遷化,師聞訃奔喪,並受影印宋版藏經會之托,攜磧砂藏經玻璃版,乘船至潼關換車。渭河沿岸,盜賊出沒,備曆艱險,卒得安抵上海。是年應善信之請,創建青島湛山寺。二十三年,任湛山寺首任住持,三十一年,重興天津大悲院。三十三年,由湛山退院,工程尚未全部完成。
《四處宣揚佛法》
師中年出家,佩台宗法印,生平職志以講經宏法建寺安僧為主。狀貌魁梧,聲如洪鐘,每一升座,四眾雲集,披隙導竅,莫不如所願聞,以是縉紳擁彗,檀施山積。建寺始于東北,迄於青島,皆宏廣精
嚴,極鳥革翬飛之盛,而以湛山為最,並以餘力恢復各舊寺,瀋陽般若寺,天津大悲院其最著者。盡可能於各寺設佛學院,造就後起人才,亦以湛山為盛,世以湛山大師稱之,生平以教演天臺,行宗淨土為本,平時教導後學修止觀念佛,逢人亦諄諄勸人念佛,門下以念佛功深預知時至而得解脫者不知凡幾。綜計三十年中,講心經六十四遍,金剛經四十二遍,彌陀經二十四遍,楞嚴經十三四遍,其他經論疏注各數遍不等。行化所及,躬自擘劃,或援手指導,與夫弟子秉承宗旨,凡建十方叢林九所,宏法支院七十所,佛學院十三所,皆以教演天臺,行宗淨土,住持佛法。又先後延請慈舟弘一兩律師至湛山講律,推之同系各寺,皆持午結夏,嚴淨毗尼,北方佛教中不多睹也。
《抗戰勝利後》
抗日勝利,長春般若寺於三十六年請師
傳戒,翌年南返,值長春戰爭,崎嶇道路者十有三日,始達瀋陽,轉車返青島,應座下之請,縷述生平事蹟,弟子大光筆記為影塵回憶錄。三十八年,應香港眾善信
請,南來香港弘法,駐錫荃灣弘法精舍,陸續創立華南學佛院、佛教印經處、圖書館、天臺精舍、弘法佛堂、諦公紀念堂、青山極樂寺、清水灣湛山寺等。師已年登
耄耋,仍講學接眾,日無暇逸。居恒示人學佛要旨為看破、放下、自在,以合于楞嚴三德,聞者意解。師以市廛奮起,南遊參學,於三年之中,盡窺奧秘。北歸大作
佛事,精藍遍地,著述等事,說法如雲如雨,直接受其甄陶,與間接蒙其影響歸向佛門者,無慮數百萬人,洵為乘願再來,足以增輝教史也。一九六三年夏曆六月廿
二日示寂,世壽八十九,僧臘戒臘皆四十六,法臘三十八。八月十二日遵制荼毗,緇素弟子奉旃檀沉香千餘斤,香聞數裡,檢獲舍利四千餘粒,塔建于九龍清水灣之
湛山山麓。所著述及弟子記錄者,為金剛經講義、金剛經親聞記、心經義疏、心經講義、心經親聞記、心經講錄、楞嚴經妙玄要旨、普賢行願品隨聞記、普門品講
錄、大乘起信論講義、天臺傳佛心印記注釋要、始終心要義記、信心銘略解、證道歌略解、念佛論、湛山文鈔、講演錄等,弟子大光並影塵回憶錄及示寂記輯為湛山
大師法匯,編入中華續藏經中。
關於大師的傳記,詳見大師口述自傳《影塵回憶錄》:http://www.ouyi.mymailer.com.tw/ouyihtm/Tanxu/index.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