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

雖受病而不苦,不忘失修道正念

 
 昨日上午,英善老師來探訪印隆,主要是指導印隆關於天台醫學的論文。老師考量到印隆的身體外出不便,親自到印隆所居住的地方指導,此生能遇到如此慈悲的師長,真是好有福報啊!老師總能一針見血,直指出印隆觀念上的問題。觀念若正確,寫出來的論文就會條理分明,論證合理,乃至於助益實踐修持。

 在與老師討論的過程中,因為提到年底要去慈大參與研討會的事,老師提到可以順便去花蓮拜訪一位法師,她也是英善老師的學生,也算是印隆的學長,但是因為比印隆資深一、二十屆,因此印隆雖然有拜讀過她的著作,但並不認識她。老師很讚歎此位法師,她也是很優秀的天台弟子,解行並重,但因為數年前脊髓受傷,因此只好離開佛教學術界,在花蓮靜養及靜修。

 聽到這樣的消息,印隆突然百感交集,在老師面前流下了眼淚。一則是想到熊琬教授的文章(有關漢藏佛教的省思),感嘆有心深入經藏的法師,卻受到種種磨難。二是想到了自己,出家以來在身心境界上的種種考驗,一次又一次、一關又一關,煩惱、病患、業相等境界,無不是在考驗自己的道心是否堅固。尤其是現在的身體,幾乎是整天處於疼痛或不適之中,不過印隆還是時時抱持懺悔與感恩之心,至少我還有人照顧、有就醫因緣,有人護持,可以繼續在佛法上用功精進!

智者大師認為「病是禪定大障」,若身患病,可能會導致「失所修福,起無量罪」,而機宜不同,悟應在病」,所以應須病患境。[1]因此以世間醫學作為修行者的前方便,在說明了病相、病起因緣、治法及明損益後,闡述止觀修行,引導眾生於觀病患境」而因病得悟,徹底解脫生死病苦為其究極理想。修行者應透過對疾病的觀察而體悟諸法實相妙理,雖受病而不苦,不忘失修道正念,以病為師,勤修聖道。[2]

Ps. 簡介十種境界如下:[3]
一、陰入界境:一切眾生常以陰界入俱故,須先觀陰界,即以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為對象作觀。正修觀時,唯取五陰中之識陰,觀其即空假中之理。
二、煩惱境:由觀陰境,擊發煩惱,則動三毒,若不明不識,則必為之沈溺,所以第二明煩惱發動,對貪、瞋、癡等重惑所引起之境地作觀。
三、病患境:病有多種,或業病、或四大違返病、或魔鬼病、或因坐用心不調得病。若行者不識,則壞三觀之心,破毀浮囊,亡失正念,故須觀病患之病相、病因與治病方法等。
四、業相境:觀以上三境,皆由遠昔自己所作善惡等煩惱所現之業相,故對之無須喜悅,亦無須恐怖,明朗作觀,其相自然消除。
五、魔事境:觀業相而滅惡之際,即令天魔畏懼而加以擾亂,故須以死之覺悟作觀,不為魔之所惑。
六、禪定境:以今觀陰入境,靜心多發四禪、十六特勝、通明禪等諸禪。若禪定發時,行者不識,耽著於此禪味,將成為止觀之障礙,故須次第觀諸禪。
七、諸見境:隨觀法之進境,生出相似真理之見解,或聞法而產生相似妙悟之智解,但此皆屬邪見、偏見,究非真理,若不明之,發時不識,將成為止觀之障礙,故須進而觀諸見境。
八、增上慢境:觀前諸見而知錯誤之際,將誤以此等狀態即為涅槃,遂起慢心,即自謂之是聖,未得謂證,墮增上慢。若不明之,發時不識,為之沈溺,而成為止觀之障礙,故須觀增上慢境。
九、二乘境:今行者初觀陰入境,發菩提心,學菩薩道,但菩薩之道難成,多退發二乘之心,而偏執空寂之理,遂無法趨入大乘。若不明之,發時不識,壞菩薩道,故須更觀二乘境。
十、菩薩境:菩薩有四種──三藏菩薩、通教菩薩、別教菩薩、圓教菩薩。今觀陰入境,正是第四明圓菩薩,但圓教微妙,修圓菩薩,行位難成,多墮(隨)「藏、通、別」前三教菩薩中。若不明之,發時不識,凡此皆為止觀之障礙,故第十明觀菩薩境。


[1] 《摩訶止觀》卷8長病、遠行是禪定大障,若身染疾,失所修福,起無量罪。經云:『破壞浮囊,發撤橋梁,忘失正念。』病故毀戒,如破浮囊;破禪定,如撤橋梁;起邪倒心,惜膿血臭身,破清淨法身,名忘失正念。為是義故,應觀病患境。……又機宜不同悟應在病。即是四悉檀因緣,應須病患境也。CBETA, T46, no. 1911, p. 106b5-b13
[2] 《摩訶止觀》卷8上智利根解前安忍則於病境通達不勞重論;為不解者今更分別……為是義故。復次、有人平健悠悠徙倚懈怠若病急時更轉用心能辦眾事。CBETA, T46, No. 1911, p. 106b1-b12
[3] 《觀心論疏》CBETA, T46, no. 1921, p. 608a6-b17佛光電子大辭典,頁48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