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適逢清明,有一些道友詢問有關祭祀祖先與立牌位的問題。印隆個人覺得這是需要重視的問題,也錄出幾點與大家討論與分享。
「中國人是重視孝、重視倫理的民族,因此,只要是優良的風俗習慣要保持,我們佛教徒,對祖先忌日所作的紀念方式有:為他們作布施的功德、為他們誦經、為他們念佛、為他們修持種種的修行法門,把功德迴向給祖先們。我們佛教徒不反對祭祀,只是對於紀念祖先的方式更掌握慎終追遠的精神。如果家庭的成員已經都是佛教徒了,可以念佛、念經、拜懺或供僧、供養三寶或布施貧窮、做社會福利事業,以這些功德來紀念、來迴向給祖先,這對他們是更有用的。如果家庭還有人沒有機會成為佛教徒,他們認為要祭祀,以表達慎終追遠,可以陪著他們做同樣的事情。如果你希望到寺院裡作團體共修來報答祖先,或許家人也可能與你一起修行;如果他們不贊成你去寺院修行,你在家裡邊也可以以誦經,拜佛作為紀念,也很好。」
透過 聖嚴師父的開示,我們可以知道慎終追遠、緬懷祖先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佛住世時(於印度),透過其神通第一弟子目键連尊者的示現(救拔墮入餓鬼道的母親),而有了於佛歡喜日[1]供佛齋僧的由來(盂蘭盆)[2]。也透過「盂蘭盆」之起源可以了解,在佛出世前的印度,就有祭祀祖先的觀念,這種宗族的想法,遍於世界上大部分的民族,可以說是因為眾生繁衍需求的一種特色。
聖嚴法師開示說(孝親報恩當念佛):中國特別重視父母的養育之恩,因在五倫之中,以親子的關係為基點和起點,所以孝親最重要。中國人保存著對祖先懷念的風俗習慣,慎終追遠,在清明節掃墓,對祖墳祭拜一番,表示對於祖先或已故親友的追思。我們對此風俗,應當讚歎,紀念祖先,便是飲水思源,便是孝道,便是念恩感恩。但除了形式上的祭祀以外,可以以念佛來紀念和超度他們。例如參加清明報恩佛七,一方面是修行,一方面是為了報恩。多半的人會為了祖先及已故親友立往生牌位、點往生燈,讓親友能接受到念佛的功德,若未轉生,以他們自己的靈體來到本寺,聽我們念佛,也跟隨我們一起共修,則更有意義。已故的先亡親友見我們念佛、供佛、拜佛,他們一定非常歡喜,使得先亡親友安心放心,故以念佛來紀念和超度他們,乃是最好的方法。
已知道祭祀、緬懷祖先是大多數民族的特色,那「牌位」呢?「牌位」的問題,也是因眾生而異,但大同小異。在此先分享「大同」的觀念。「牌位」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特色(20100506_關於神主牌位 )。在這一篇中(20100121_為什麼要寫牌位?)有引用《倓虛大師傳》的內容,了解冥陽各界本有其該遵循的規範,這也是約定俗成的道理,也因為眾生本身尚有執著心的關係(這就是眾生之所以為眾生--對於「我」的無明執著),所以幽冥界眾生會執著於其名字,因此可以知道「牌位」對於幽冥界眾生是非常重要的。
而最重要的,還是緬懷祖先的感恩心!我們繼承了祖先的遺蔭和福澤,包括我們的身體和生存的環境,以及歷史和文化的遺產等,我們有責任用來發揮自利利他的最大功能,使得祖先的遺澤不斷地延續下去(承先啟後)不只是傳宗接代、為祖先留「香火」而已,能發揚光大祖先的遺德芳範,為祖先增光,為後代增福,更是最佳的薪傳。佛教徒當以修學佛法、淨化人心、淨化社會,來報答祖先的遺恩。
作家吳若權曾經分享過一個他自己親身的實例:
「他(吳若權的父親)在生前很少主動接觸宗教儀式,他過世之後,我到寺裡幫他立個牌位,並且預約參加農曆七月超度亡魂的法會。
有一天清晨五、六點鐘我夢見爸爸回來家裡,坐在客廳,我說:『您怎麼跑回來了?』他說:『對啊,回家裡看看!』,我問他:『您要去哪裡呢?』他竟微笑地說:,我要回去念經!』結果,我從夢中醒來看日曆和時鐘,正好就是法會正式開始的當天。」(《甘露與淨瓶的對話──聖嚴法師開示,吳若權修行筆記》第94課:神祕經驗,跟個人的修行及緣分有關)
印隆自己也有幾次的經歷,其中最特別的一次,就是在受完大戒最後解界出堂的那一天,印隆的父親透過另一位有特殊體質的戒兄轉達信息給我(此事印隆曾引述多次,老格友可能都有看過)。因為該戒兄並不知道印隆的父親在很早就往生的事、也不知印隆的祖父及五位叔伯都已往生,而透過他的描述與轉達內容,先嚴請求印隆要好好修持,救拔墮入惡道受苦的宗親們。印隆當場淚流滿面,為了此生有緣的父母親友、為了一切眾生,我一定要好好用功修持!
另外,不論男女眾,都可以為自己的父母、親眷、歷代祖先暨累劫冤親菩薩超薦,即使嫁出去的女兒也是可以!而立牌位除了可以請他們來聞法修持外(指若未轉生者),如果要超度的人已投生到其他道(天、人、阿修羅、畜生、地獄道),雖然他們的靈識無法來到法會現場,但也可以因為立了牌位,可以增進他們的成就佛道福德因緣。
[2] 梵名 Ullambana 之音譯。為漢語系佛教地區,根據《盂蘭盆經》而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超度歷代宗親之儀式。又作烏藍婆拏。意譯作倒懸。又稱盂蘭盆會、盆會。乃梵語 avalambana(倒懸)之轉訛語,比喻亡者之苦,有如倒懸,痛苦之極。
「盂蘭盆」之起源極早,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的摩訶婆羅多(梵 Mahābhārata)第一大章之第十三章、第十四章,及第四十五章至第四十八章等之中,皆有關於盂蘭盆之敘述。又摩奴法典第九章、摩訶婆羅多第一大章之第七十四章等,其中皆有梵語 putra(子息)語源之說明,謂男兒必須拯救(梵 trayate)墮於地獄(pun)之父之義。因印度古來即相信無子嗣者於死後必墮入惡處,故婆羅門於二十歲修業圓滿後,遂歸家娶妻生子,以祭祀祖先之靈。
據《盂蘭盆經》所載,佛弟子目連以天眼通見其母墮在餓鬼道,皮骨相連,日夜苦悶相續;目連見已,以鉢盛飯,往餉其母,然其母以惡業受報之故,飯食皆變為火炎。目連為拯救其母脫離此苦,乃向佛陀請示解救之法。佛陀遂指示目連於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印度雨季期間,僧眾結夏安居三個月,此日乃安居結束之日),以百味飲食置於盂蘭盆中以供養三寶,能蒙無量功德,得救七世父母。《盂蘭盆經》(大一六‧七七九下):「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供養,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順慈憶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另據大盆淨土經載,瓶沙王、須達居士、末利夫人等依目連之法,造五百金盆供養佛及眾僧,以滅除七世父母之罪業。
宋代盂蘭盆之風習依舊,然盆供之富麗莊嚴與供養佛僧之情形漸減,而形成薦亡之行事。據《東京夢華錄》卷八「中元節」條載,是日焚燒冥錢,衣服,並上演目連救母雜劇等。高承於事物紀原一書中,指責當時之盆會已失供養佛僧之意。又據南宋吳自牧之夢梁錄卷四載,僧寺於七月十五日設盂蘭盆會,集施主之財米等而為之行薦亡儀式。因知其後盂蘭盆會已成為寺院中每年重要行事之一。據敕修百丈清規卷七節臘章月分須知條及幻住庵清規載,盆會之內容僅限於諷經施食而已。明代袾宏於正訛集中,指出世人以該日施食鬼神為盂蘭盆會之非。清代儀潤欲綜合諸說,乃謂宜於白日奉蘭盆以供養三寶,而於夜間普度鬼神。然諸寺院遵行者不多,而民間一般仍多以薦亡度鬼為主。此外,在盂蘭盆會中所設之齋食供養,稱盂蘭盆齋;供佛僧之百味飲食、百種器具,稱盂蘭盆供;後世多以瓜、果、麵、餅、茶、飯等,供養餓鬼。
日本則於推古天皇十四年(606)起,諸寺於四月八日及七月十五日有設齋之行事。齊明天皇三年(657),始設盂蘭盆會,因與祖先崇拜之民俗相融,故其後即盛行於朝野,至今不輟。因供奉亡靈,故亦稱魂祭、靈祭、精靈祭、精靈會。又行盆會為除亡者之苦患,而淨土真宗亦以之為追善、追福之修法,乃稱歡喜會。
現今於七月十五日,僧院循例舉行盂蘭盆會,在諷經施食之外,並有供僧大會,近年臺灣佛教界更醞釀訂定該日為僧寶節。此日亦為民間所謂之中元節,於民間之信仰,盛傳此日地獄門大開、釋放餓鬼之說,故民間多於此日屠殺牲畜,備辦飲食,宴請諸餓鬼,亦請道士誦經超度,稱為中元普度;蓋世人多以為於此日備辦諸妙好食品宴請餓鬼,可消災免難,保佑平安順利。然以佛教戒殺之立場觀之,如此作法非但不能獲益,反造貪瞋殺業,故其意義、果報實與佛教之盂蘭盆迥異。
日本則於推古天皇十四年(606)起,諸寺於四月八日及七月十五日有設齋之行事。齊明天皇三年(657),始設盂蘭盆會,因與祖先崇拜之民俗相融,故其後即盛行於朝野,至今不輟。因供奉亡靈,故亦稱魂祭、靈祭、精靈祭、精靈會。又行盆會為除亡者之苦患,而淨土真宗亦以之為追善、追福之修法,乃稱歡喜會。
現今於七月十五日,僧院循例舉行盂蘭盆會,在諷經施食之外,並有供僧大會,近年臺灣佛教界更醞釀訂定該日為僧寶節。此日亦為民間所謂之中元節,於民間之信仰,盛傳此日地獄門大開、釋放餓鬼之說,故民間多於此日屠殺牲畜,備辦飲食,宴請諸餓鬼,亦請道士誦經超度,稱為中元普度;蓋世人多以為於此日備辦諸妙好食品宴請餓鬼,可消災免難,保佑平安順利。然以佛教戒殺之立場觀之,如此作法非但不能獲益,反造貪瞋殺業,故其意義、果報實與佛教之盂蘭盆迥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