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戒律上(出家眾的具足戒)看到幾條戒律,是關於「不可隨地大小便」的規定,讓印隆有些匪夷所思!?因為這樣的行為,在一般人都很少見了,更何況是注重威儀的出家人?先來了解一下這部分的戒律內容與制戒因緣:
眾學法
|
戒條
|
制緣(比丘)[1]
|
律典原文
|
七十四
|
不得佛塔下大小便,應當學。
|
佛在舍衛國,時六群比丘,佛塔下大小便,彼所住處神瞋。諸比丘嫌責,故制。
|
|
七十五
|
不得向佛塔大小便,應當學。
|
佛在舍衛國,時六群比丘,向佛塔大小便,彼所住處神瞋。諸比丘嫌責,故制。
|
|
七十六
|
不得遶佛塔四邊大小便,使臭氣來入,應當學。
|
佛在舍衛國,時六群比丘,遶佛塔四邊大小便,使臭氣來入,彼所住處神瞋。諸比丘嫌責,故制。
|
有人問曰:「餘篇不言『應當學』,為何而此戒獨爾?」
答曰:「餘戒易持而罪重,犯則成罪,或眾中悔、或對首悔。此戒難持而罪輕,脫爾有犯心悔念學,罪即滅也。以戒難持易犯故,常慎心念學,不結罪名,直言『應當學』也。」
後來有一次因緣,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去了趟印度旅遊,結果一路吐著回來...」,從該文中,發現原來隨地大小便,是印度人的習性!即使在佛滅後二千六百多年的今天,印度人仍有這樣的習性,這在重視禮節的中土,真是聞所未聞。記得以前在聽 聖嚴師父講《法華經》時,師父就有提到印度人士隨地大小便的,當時很難想像,看到此篇文章才相信。
而李志夫教授在「浮塵掠影:李志夫先生訪談錄」這一本書中,也有提到許多印度人的習慣,因此他說研究佛學者,若能了解印度的文化,對於經典或律藏的研究能夠有更多幫助,因為釋尊是出世於印度,隨方制宜說法,才能使當地人聽懂,因此在經律上有很多印度人的文化背景內容。
而李志夫教授在「浮塵掠影:李志夫先生訪談錄」這一本書中,也有提到許多印度人的習慣,因此他說研究佛學者,若能了解印度的文化,對於經典或律藏的研究能夠有更多幫助,因為釋尊是出世於印度,隨方制宜說法,才能使當地人聽懂,因此在經律上有很多印度人的文化背景內容。
▲滿地大便的聖地!(圖文引用自去了趟印度旅遊,結果一路吐著回來...一文)
幾乎每個到過印度的外國人,都會對這裡的廁所留下深刻印象。有人笑稱,在印度,廁所無處不在,大地就是最大的露天廁所。
印度的大部分城鎮,在靠牆的地方貼幾塊瓷磚,挖幾個坑,就成了專供男人使用的公共廁所。而在廣大農村,連這樣的簡陋廁所也看不到。根據聯合國估計,印度有6億人,或55%的人在室外小便。(圖文引用自去了趟印度旅遊,結果一路吐著回來...一文)
但是這不是說,只以為戒律是一種生活習慣,是佛當年在古印度的時候的生活方式,好像搬到今天的中國現代的社會不一定能適用。而是我們應要從戒律的制戒因緣中,去了解佛陀制戒的根本用心。佛教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若沒有淨意、觀心,就如《觀心論疏》中的「三師破佛法各十過」之「律師十過」所云,有十種之過:
一、但執外律,不識內戒,故被淨名所呵。
二、執律名相,諍計是非,不識見心苦集。
三、然戒定慧相資,方能進道,但律不慧不禪,何能進道?
四、弘在名譽,志不存道,果在三途。
五、不遵遺囑,不依念處修道,不依木叉而住。
六、執律方便小教以為正理,而障大道。
七、師師執律不同,弘則多加水乳。
八、不依聖教傳授,則誤累後生。
九、四眾不沾真法,轉就澆醨。[7]
十、非止不能光顯三寶,亦乃破佛法也。[8]
因此可知,戒律是戒定慧相資,方能進道,佛法是三無漏學增上之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因為持戒,能一心專注,正念不失,謹慎不放逸。眾生因為習性粗重而散亂浮躁,因此弘一大師有兩句話說:「心粗性躁,一事無成;心平氣和,千祥駢集[9]」。戒律能對治我們心浮氣躁的習性,將心調伏柔軟,讓意念保持謹慎不放逸。心能夠安定專注,才有力量把握住心念,收攝身口意,開顯真正的智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