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關於「尼姑」之用詞


 今日看到一篇鳳凰網轉貼的新聞文章:「釋昭慧:別再羞辱出家人 不許媒體呼尼姑」,覺得深有感觸,特引用與大家討論分享之。

 之前印隆也有以親身經歷,寫了二篇相關文章:

 為何感觸良多呢?因為昭慧法師所講的,印隆自己也親身經歷過,所以我能體會昭慧法師的用心之處。而這種體會,或許真要「當事人」才能感受的到。

 在文章中,昭慧法師提及,有人聲稱:「尼姑」二字並無歧視意涵,但若檢閱相關報章雜誌,凡是與情色、暴力、犯罪相關之負面新聞,一定是用「尼姑」或「女尼」稱之但若是遇到尼眾正面教化人心、救苦救難的新聞,以及諸如證嚴法師、曉雲法師或筆者等從事慈善公益事業的比丘尼,則大都會主動尊稱一聲「法師」在此情況之下,如何能說「尼姑」二字無有歧視之語意存焉?

 印隆的有一位師長,是長老比丘,他是日據時代的人,今年已快一百歲了,應該也是傳統有「重男輕女」者(其實這個時代仍舊是如此,只是比較隱性或減少,但佛教界還是很嚴重)。該位長老就如昭慧法師所提的狀況,對於他所欣賞的女眾法師,他就會稱呼師太、法師、尼師、比丘尼;但若是他不欣賞者,就一律稱為尼姑。

 最近看了幾本國史館的佛教界人物口述歷史,情況也是如此。被採訪的男眾居士或男眾出家眾,對於男眾出家人,不論好壞,甚至於已還俗者,幾乎都是以法師、比丘乃至於「和尚」稱之。但若是女眾法師,稱呼「比丘尼」就算客氣了,稱呼「尼姑」者也是一堆。但若是那位比丘尼有功於他(贊助或護持),或是在社會上較有地位,他就會稱呼一聲「法師」。

 佛教界尚且如此,何況一般不瞭解佛教的社會大眾?而其實一般社會,也有類似的情況,像天下雜誌最近出版的一本新書:「挺身而進」,作者雪柔桑德伯格(FB營運長)就說,為何要有「女總統」、「女閣揆」等字詞?並從字彙與觀念上加以討論與檢討。

 對於昭慧法師希望給予出家人「正名」的目的,我想他不是為了給自己爭一口氣,而是為佛教界的正面形象做一番努力,是護持正法的用心!也希望教內人士,能彼此尊重,和合無諍

聖嚴法師相關開示:
-          和尚、尼姑、居士是什麼?(《正信的佛教》p. 182-185
 和尚是什麼意思呢?…..和尚一詞,純由於西域語言的音轉而來,在印度,通稱世俗間的博士為「烏邪」,到了于闐國則稱和社或和闍(Khosha),到了中國則譯成了和尚,所以在印度的外道也有和尚及和尚尼的。……但在律中往往不用和尚,而用「和上」以別於流俗的訛誤,因為,依照鄔波馱耶的原意,應當譯為親教師,也唯有受了比丘戒十年以上,並且熟知比丘及比丘尼的二部大律之後,才有資格為人剃度、為人授戒、而被稱為鄔波馱耶。這既不同於印度俗稱博士的烏邪,更不同於中國誤傳的和尚──老僧是老和尚,小沙彌是小和尚,乃至阿毛阿狗恐怕長不大,也可取名叫和尚。……中國對和尚一詞的運用,實在是不倫不類不合佛制的

「尼姑」一詞,也是中國人的俗稱,並不合乎佛制的要求,所謂尼姑,是指佛教的出家女性。
本來,印度以尼(ni)音,代表女性,有尊貴的意思,不限佛教的出家女性所專用。佛教的出家女性,小的叫沙彌尼,大的叫比丘尼,意思是女沙彌及女比丘。

到了中國,每以未嫁的處女稱為姑,故將佛教的沙彌尼及比丘尼稱為尼姑,並沒有侮辱的意思,所以在《傳燈錄》中,佛門大德嘗以師姑稱尼姑;但到明朝陶宗儀的《輟耕錄》中,以尼姑列為三姑六婆之一,那就有輕賤的意思了。因此,晚近以來,尼眾姊妺們很不願意人家當面稱她們為尼姑。

根據梵文,尼即女音,加上姑字,即成女姑,以文訓義,根本不通,女別於男,既有女姑,難道尚有男姑不成?


釋昭慧:別再羞辱出家人 不許媒體呼「尼姑」
來源:佛教弘誓學院
作者:釋昭慧

 筆者于年初(221日)中華佛寺協會春節團拜暨理監事會中,即曾提案雲:建議推展「佛教僧伽正名運動」,廣為宣導僧尼的正確稱呼(男眾稱為「比丘」,女眾稱為「比丘尼」或「尼師」),以免媒體動不動就呼「尼姑、女尼」等語帶歧視而令人不悅之稱謂。此一提案業已獲得通過。

 筆者之所以強烈建議此一正名運動,原因有二:
一、名義不符:佛教僧尼正名為「比丘」與「比丘尼」。「比丘」之梵文原義為「乞士」,「尼」者,梵文陰性字尾。比丘或比丘尼,是指向佛陀乞法以資養慧命,向眾生乞食以長養色身的男性與女性出家修道人。「尼」者,梵文陰性字尾而已,因此「尼」字之後加一「姑」字,兩者都只表達了女性角色,但卻完全不能呈現佛教女宗教師的意義。

二、語帶歧視:媒體與廣大民眾,對尼眾動輒稱為「尼姑」,則隱藏著歧視特殊族群的意味。從文化脈絡意義而言,由於中國過往的家族中心文化,排斥不奉行婚姻生活的族群,所以往往將僧尼邊緣化,甚至汙名化為情色與暴力的仲介者。於是,明顯地在使用「尼姑」二字之時,帶著嚴重歧視的心理。

 最令筆者難過的是,千餘年來,社會強加一個不正確且不友善的名稱給比丘尼,比丘尼竟然毫無反抗餘地,默默地接受了下來。卒至積漸成是,不但「尼姑」出現了,「女尼」出現了,連嚴重藐視尼眾的「姑子」字眼都出現了。此一名稱成了尼眾世世代代揮之不去的噩夢。尼眾宛若烙印的牲畜,歧視就恰恰鑲嵌在她們的名字上,終其一生都如影隨形。

 筆者為了改革此一用語,已花了十五年的時間,至今猶未間斷。只要一聞此名,無論對方是惡意還是無知,都立刻正色糾正之。只要一知道媒體用「尼姑」或「女尼」之名,也立刻致電或去函,要求立予更正。如此長期努力下來,已有部分媒體較為謹慎,較常使用「比丘尼」來稱呼尼眾了。

 怎奈主編與記者總是新人輩出,漸漸又會擺蕩回到原點,習稱「尼姑」與「女尼」。筆者甚至親聞一位大眾傳播系的同事告知:他過去在某無線電視新聞部工作時,內部為僧尼名稱曾作過討論,結論竟然是:就稱「尼姑」即可,這個詞彙,觀眾比較熟悉。

 然而,媒體若只顧視聽群眾的「熟悉」而一意媚俗,倘視聽群眾所「熟悉」之字眼有誤,或是有害於他人,媒體傳播的力量,勢將加重且加深其惡害。所以,媒體不但不應將就這種錯誤的「熟悉」,反而應該針對它來加以強力導正。

 有人聲稱:「尼姑」二字並無歧視意涵,筆者立即請其檢閱報章雜誌,凡是與情色、暴力、犯罪相關之負面新聞,或是凸顯該人角色之卑微、粗鄙者,一定用「尼姑」或「女尼」稱之;反之,遇到尼眾正面教化人心、救苦救難的新聞,以及諸如證嚴法師、曉雲法師或筆者等從事慈善公益事業的比丘尼,則大都會主動尊稱一聲「法師」。在此情況之下,如何能說「尼姑」二字無有歧視之語意存焉?

 有人向筆者辯稱:「尼」與「姑」二字均無歧視與不雅,何必對此名稱如此敏感與執著?筆者反問:「蕃」與「仔」二字均無歧視與不雅,又為何稱呼「蕃仔」竟然變成了對原住民的莫大歧視呢?

 有人聞筆者正名「比丘尼」或「尼師」,乃向筆者抗議云:「她們又不是我的老師,憑什麼稱她們為?」

 我反問道:你不是基督徒,牧師也不是你的老師,那你又為什麼稱呼他們為「師」呢?你這擺明瞭還是柿子在挑軟的吃,對比丘尼有所歧視嘛!

 還有,中國北方對司機尚且尊稱一聲「師傅」,難不成僧尼連司機的地位都不如嗎?

 對任何族群的人,依理都不應予以歧視,特別是在名稱上給予羞辱。它傷害到的絕不僅於少數族群的僧尼,而是任何一種身份、職業、種族而目前處於不利狀態的人們。歧視一旦被正當化,就宛如無所不在的惡魔,每一個人都可能會成為被歧視的受害者。因此,即使為了免於歧視被正當化所帶來的一切不幸,我們都必須尊重尼眾當事人的感受,不應再呼她們為「尼姑」或「女尼」了吧!

2 則留言:

  1. 非常讚同昭慧法師所提,末學認為"尼姑"與"法師"是不能劃上等號的,處於末法時代什麼是正信的佛教,相信許多人都不清楚了,確實有必要釐清。若連最基本的尊稱或名諱都不懂,又如何能在相上談分別 談空 談出離?

    末學非常讚同此文 給100個讚。

    回覆刪除
    回覆
    1. 阿彌陀佛!
      感恩您!

      太多人看文章或聽人講話時,加上了情緒分別,所以很難抓到核心精神,就會產生了「見諍」。
      難怪經典說佛法是「不可思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一旦落入了語言文字,就會有相上的分別。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