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7日 星期日

2013法華關心得(十九)「一心」精進


  感受到 智者大師制懺,引導我們修持懺法的慈悲,是要我們懂得「一心」精進!

如果能「一心」,方能定慧具足。

在《法華三昧懺》中,所有修持皆需要「一心」。「一心」為專注於一,即「心一境性」。另外,「一心」也是「禪(三摩地、三昧)的另譯。《摩訶止觀》卷五上曰:「一心具十法界。」又唯一之信心不為他心所奪,謂之一心。《摩訶止觀》卷四下曰:「一心者,修此法時,一心專志,更不餘緣。」

以前在研究所時,英善老師常問到:「佛道長遠,大家想要成佛嗎?」聖嚴師父也在開示中問過大家類似的問題。以前,我無法非常肯定的回答;而現在,我會很堅定的說:「一定要成佛!」為什麼呢?

1.      出生死苦。生死輪迴,長夜漫漫,在生死中不得自在,為何不修習佛道?

2.      眾生離苦,成就佛道!

3.      不發二乘心。二乘是中途、是化城,非究竟解脫之道。

想到「非想非非想處」[1]的天,因禪定力而能不感受到時間長短,何況是菩薩呢?所以真正在行菩薩道時,是不會做時間久遠勞苦之想,因為菩薩是「一心」精進!

在閉關時禪修,思維「一心三觀」觀心之理,觀「心」到底在那裡?又若能止觀雙運,必能真正從空出假,行菩薩道,利益眾生!

「釋迦牟尼」是梵文,華言釋迦是「能仁」,牟尼是「寂默」,合起來就是「能仁寂默」。「能仁」是指能以仁德來普濟一切眾生;「寂默」就是不動的意思,寂是寂靜,默是默然。「寂默」是指本體(法身)是寂然不動的,這就是定;「能仁」就是慧。「能仁寂默」,就是止觀雙運,寂而常照

「能仁」也就是隨緣,「寂默」就是不變。佛常不變,而常隨緣;雖然常隨緣,可是常不變。那麼在寂然不動的定中,他能感而遂通一切眾生若干種心。也就因為能仁寂默。他能能仁,所以就能悉見;他能寂默,所以就能悉知。所以我們修行,若有一分的真心,就會有一分的感應,釋迦牟尼佛在寂然不動本覺的位置上,也就能感而遂通,護持成就我們早成道業,所以要「一心」精進!

祈能效法 智者大師的行儀,解行並重。解,是教觀雙運,方能「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行,是信願行,方能恆持精進,永不退轉!

 

 



[1]非想非非想處,梵名Naiva-sajjñānāsajjñāyatana,巴利名Nevasaññānāsaññāyatana。非想非非想乃就此天之禪定而稱之。此天之定心,至極靜妙,已無粗想,故稱非想;尚有細想,故稱非非想。又作非非想天、無思想亦無無想天、有想無想智天、非想非非想天、非有想非無想處天。乃無色界之第四天。此天位於三界九地之頂上,故又稱有頂天。此天之名有三種解說:()非如色界四禪及前三無色之明了之想相,故稱非想;非如無想及滅定,故稱非非想。因此地癡闇不明了、不決定,故稱非想非非想。()如無色界之第二天,不緣識處,故稱非想;如第三天,不緣無所有,故稱非非想。()於無色界第三之無所有處,除識處之想,今又除無想,共捨除想、無想,故稱非想非非想。由上之三說可略見此天之相狀。
 首楞嚴經卷九(大一九一四六下):「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又此天之壽量,長阿含經卷二十載為八萬四千劫,立世阿毘曇論卷七則分為三品,此天之下品為七萬大劫,中品為七萬五千大劫,上品為八萬大劫;大毘婆沙論卷八十四則稱八萬劫。〔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經、立世阿毘曇論卷六、俱舍論卷二十八、大毘婆沙論卷一八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