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8日 星期一

息諸緣務


  弘一大師對修行人有此勸誡:「只『強順人情,勉就世故』八個字,誤卻你一生大事。道業未成,無常至速!急宜歛跡韜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誤!」修行人隨緣而不攀緣,是否成就道業,自己心中是清楚明白的。若道業未成,人情俗事必須擺脫。

 天台智者大師於《小止觀》的「二十五方便」中的「具五緣」,提到修行人必須「息諸緣務」,即停息自己對外在事務的運作、攀緣或追逐。因為外緣一多,縈繞於心,必然就沒有時間去用功精進。心若常攀緣在這些緣務上,心就容易雜亂,更不利以攝心,影響修行的專一和寧靜。

 智者大師將息諸緣務分成四類

第四、息諸緣務。有四意:
一、息治生緣務,不作有為事業。
二、息人間緣務,不追尋俗人、朋友、親戚、知識,斷絕人事往還。
三、息工巧技術緣務,不作世間工匠技術、醫方禁咒、卜相書數、算計等事。
四、息學問緣務,讀誦聽學等悉皆棄捨。
此為息諸緣務。所以者何?若多緣務,則行道事癈,心亂難攝。

 一、息治生緣務:指工作賺錢以維持生活的事務,這裡主要是對出家眾所講,而在家居士則應該在自修或參加共修時,在內心放下對事業、工作的牽掛。修行是為了能讓我們放下貪瞋痴與執著,才能成就了生脫死之道。而出家人建設道場或辦種種活動、法會,是為了弘揚佛法、利益更多眾生,若過份追逐道場的規模大小,是本末倒置,增長名利,妨礙道業。

 二、息人間緣務」:指不追求與世俗親友之間的往來。大多數人與親朋好友的往來就是吃喝聊天談八卦,這些都是些不利於修行的散心之事。不要花太多時間在這種會讓自己散心的交際、言談上。而現今出家人在辦法會、關懷等活動上,與信眾之間也多有往來,但若和信眾間落入了人情酬作的話,就如 弘一大師所云:「只『強順人情,勉就世故』八個字,誤卻你一生大事!」出家人的弘法利生,是要讓眾生能真正體會佛法的好,並能時時觀照內心。

 三、「工巧技術緣務:就是指世間種種特長的學習,也是特指出家人而言。若這些工巧技術是在出家前就已習得的,那則無妨,只要不影響修行時間,甚至還可以利用種種技能的善巧來弘法利生。但若是出家後才想費心學習某項技能,則不適宜,應該先以成就道業為要。

四、「息學問緣務」:對於修行人來說,世間學問常常會是一種障礙,修行的時間都不夠用,怎麼還有時間去學習外學?

之前印隆寫了幾篇文章:慈悲若沒有智慧,也是魔業20130706-解行並重的重要──心性的突破20130706-依法不依人、懺悔,即是針對類似的問題而懺悔。有善知識對印隆說,不應太隨順居士,應該要堅守戒儀,自會有相應的護法菩薩,於菩提道共勉精進!印隆慚愧,沒有好好攝護心念,過度攀緣,幸好有此次的事件發生,讓印隆警醒,懸崖勒馬,不再放逸。

過去有很多大修行人,為了不沾染名聞利養,隱入深山精進用功,而且過去深山是不可能有電視、網路的。但是現代已沒有什麼「深山」了,有心修行者更應該時時警醒自己,並珍惜與感恩有善知識教勉的善緣!

願我能常保清淨發心,為正法久住、真實利益眾生而修行。因此我深深感恩清淨檀越的護持與發心,成就這份珍貴的道業!

 

 

 

2 則留言:

  1. 知道後半生的事不見得不好2013年7月8日 下午4:21

    有善知識對印隆說,不應太隨順居士,應該要堅守戒儀,自會有相應的護法菩薩,於菩提道共勉精進!這位提意見的居士大德說得非常之對!很多在家人的觀念其實有偏差,美其名說是親近法師,但是心念卻錯的離譜,嚴重的還有干涉道場事務的...僧俗各有各該盡的本份,出家眾守戒律才是最重要的風範,很多人批判佛教,也是看到許多出家人戒律沒持好,失望到不行,才會反過來抵毀或成為其他宗教的信眾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的,所以末學真的很感謝有這些善知識,
      成就末學的道業!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