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

善友與貓小孩來訪

 今天研究所的學妹~宜綺妹妹,帶著她的貓兒子來淡水,我們已經三年多沒見面了吧(20090626_來點KUSO的貓貓照)!上次見到他時才二歲多,現在已是五歲多、八公斤的「貓界林書豪」,體格好好,腿好長,帥貓一枚!

我們也合拍了許多照片,這張是大家公認效果最好的一張,因為牛奶的手搭在印隆身上,放得很大方...

宜綺妹妹是印隆的好友,我們一起度過了在法鼓佛教學院時的許多珍貴時光。而在印隆第一次與第二次發病住院時,她都到醫院照顧印隆。尤其是第一次要抽脊髓檢查時,因為要蜷縮成像蝦子狀又不能因痛而亂動,她就負責壓住印隆的頭,並在印隆耳邊一直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幫助印隆度過難熬的一個多鐘頭,之後在學院也非常照顧印隆,幫忙打便當、推輪椅......真的是一位慈悲的善友!

印隆很幸福,雖然沒有俗家親人,但菩提道上有許多相扶持的善友善知識,此道情法愛,清淨莊嚴!在道業上相互勉勵精進,在生活中互相幫助。

在《天台小止觀》第五為「近善知識」,因為學佛修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能夠分辨善、惡知識。而「善知識有三:一、外護善知識,經營供養,善能將護行人,不相惱亂。」善知識有三種,第一種是「外護善知識」,就是一般所說的檀越、施主,為能夠供養修行人生活及修行上所需的一切大小設備,包括病痛時的醫藥或照顧,或開車接送等種種行為上的幫忙護持,成就道業上必須的修行資糧。

果如法師也有開示很重要的一點原則:就是「外護善知識」要能做到「不相惱亂」。因為有很多在衣食方面的供養者,供養久了以後,常常就變得想要掌控這位修行人,例如會要求修行人接受他的某些觀點或作法,這種情形就稱為「惱亂」。因為其護持久了後常會認為,該修行人今天能夠有的成果或成就,都是由於他護持、發心的結果,所以他就或多或少地會開始干涉這位修行人的種種事務,好比該學哪種法門或如何經營弘法事業等。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其頗常見,我們也蠻常聽到的,甚至現在有些較有名望的大德、修行者也曾發過這類例子。所以做一個外護善知識也要能時常觀照自己,檢視自己是否落入這種居功我慢的心態。尤其應該瞭解,一位修行者從默默開始修行,到漸漸成就,甚至後來名氣漸大、護持者眾時,其實因緣也一直在變化,如果自己能適應每段的因緣變化則很好,若無法配合,也應該珍惜每段因緣。

而第二是「同行善知識,共修一道,互相勸發,不相擾亂。」,就是現在所謂的「同學」,也就是學習同一個法門的朋友,又稱為「同道」。有同道一起向學才能互相砥礪切磋,彼此分享對佛法的種種認知、信念或修行體驗,互相規勸、勸過,更可以互相策發鼓舞、成長信心。所以這種善知識很重要。

果如法師同樣對此也有開示:彼此不要互相擾亂,因此最好「共修一道」。而要注意人和人相處、接觸久了以後,也容易發生蠻多問題,所以即便已相當熟識,仍應該要保持適當的禮節與尊重,偶爾也應保持一定的距離。需自己善加節制,否則陷入人我感情之中,有時可能就有蠻多困擾。

第三則是「教授善知識,以內外方便禪定法門,示教利喜。」能清楚如何與何時使用種種方便來幫助我們,師長自己也有真實的體驗而能指導、教導我們,使我們能從修學佛法的過程中體驗真實的法喜與禪定的身心受益。如果能夠遇到這樣的善知識,那真是我們千生得來的福報啊!

果如法師也提醒,其實師長態度越兇、言語越嚴厲,可能就是代表自己已經慢慢進入修行狀況,值得調教,所以師長才開始用方法了;反之,如果不值得調教,師長永遠都只會表現奉承的那一面。因此對於教授善知識,我們要瞭解,重點不在於他言行態度上給我們多少溫暖、陽光,而是應該在修行的內涵上,能否真正指導督我們,使得我們在道業修行上有所成長;只要他有法可以給我們,無論教誡是否嚴厲,我們都應該滿心歡喜地接受、學習。

印隆真的覺得自己很有福報,三種善知識都具足,成就修行上的各種助緣與增上緣!而印隆自己也會努力,期許自己也能做一位真正的善知識!

常隨善知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