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分科文,似與經文全不相符。蓋以應化非真佛,喻文字非般若也。
又持誦、奉行等,皆流通義也。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應機所化之佛身,雖非法身真佛,而不離真,故不可不恭敬供養禮拜讚歎。如應機所說之『般若經』,雖非實相般若,而能顯實相,故不可不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奉行。何以故?無事不顯理故;無假不成真故;無相不顯性故。受之於心,執持不忘。對本而讀,背本而誦,皆屬自利。為人演說,即是利他。若兼書寫,又通二利。若取我法二執及空執等相,是自失其利。而所種金剛種,亦不可思議。
「為人演說不取於相」者,演說文字、觀照、實相三般若,即文字離文字,即理事無礙之實相中道也。「如如不動」者:事如如理,不為事所動;理如如事,不為理所動;一如無二如,故曰「如如不動」。
又、說法人以真空為座,不離真空故,真空豈有動乎?科說應化非真佛,隨緣示現故。文顯文字非真經,因緣所生故。佛法既非真,餘者可例知。故頌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三乘法為無漏有為,種成菩提涅槃。凡夫法為有漏有為,漏於生死苦海。佛法有為無為相即,故三業盡未來,于眾生夢心中利生,豈非如夢?學人於有漏惑業,當斷而不為。終成菩提者,當為之使成。
末句「觀」字,去聲,即觀照般若。非用眼看,乃迴光返照之觀照也。六喻皆假觀,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無不假。今試就一喻觀之,觀成三昧,可證實相。比比作夢人,誰是觀夢者?觀照能破我執、法執、空執,漸進觀照,久之即可究竟成佛。
「比丘」,譯為「乞士」,通上下;「怖魔」,通內外;「破惡」,通自他。上求法於諸佛,下乞食於眾生,曰乞士。乞食者,佛制已出家者,不許復作士農工商,應學戒定慧三藏十二部經典,學解還須學行。一生專學,尚且不及,安能作謀衣食事乎?在家欲求福慧者,以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四事施之,比丘亦藉此以行法施。然法可貪,財不可貪,佛子不可不知。「比丘尼」,乞士女,義同前。
「優婆塞、優婆夷」,譯為近事男、近事女,謂在家親近事奉三寶之男女二眾。以上為佛之四眾弟子。
「天、人、阿修羅」,為三善道。三惡道不能聞法故。或「天人,修羅」,為八部之二。佛每說法,必有天龍八部聽法及護法故。「八部」者:即天、龍、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是也。然有權有實:權,即大權菩薩示現化度彼類;實,即應受此報者。
「世間」二字,通依正。「世」約時,遷流義,過現未來遷流不停也。「間」約處,間隔義,此國彼國,十方無盡。
「聞」,聞慧也。「信受」,思慧也。「奉行」,修慧也。以慧修六度萬行故。
行者著相之淺淺,勝於外道之深深;況序、正、流通三分,皆以不可思議圓融中道,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