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憨山德清大師 《金剛決疑》 整理與筆記 (十二)決報身必居實土之疑

 

﹝疑﹞既不莊嚴佛土,是無佛土也。且千丈大身之佛,又何所居耶?此疑報身必居實土。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解﹞此示法身真土也。

因聞佛土非可莊嚴,遂疑報身必居實土,若不莊嚴,向何居住?佛以法身非身破之,意謂非土之土,常寂光也;非身之身,乃法身也。法身非相,真土無形。然身既不可以相見,而土又何可以莊嚴耶!此從離六塵相,離心緣相以來,所破群疑,直至身土皆空,心境雙絕,始是般若極則,以顯法身無住之理。故開導至此,理極忘言。但有信此法者,其福無量。故下較量福德。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諸恒河沙,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恒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解﹞此以喻法顯殊勝也。

說四句之福,勝河沙七寶者。以此法,乃最上第一希有之法。以此四偈,即法身全體故。如佛住世,與弟子宣說無二故也。前顯法身已圓。群疑頓破,言忘理極。故空生領旨,遂請結經名。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解﹞此指歸般若實際也。

空生領悟,般若全體已露,更無餘法,故問結經名。世尊但告之曰: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意謂此法無名,但此心耳。又問如何奉持?告以即以此心奉持此法。以心本非心,而法亦非法,故曰般若即非般若波羅蜜。

前未聞此法時,其心未安,故初請降伏。以所知所見,滿目塵鏡,生佛迢然,淨穢殊途,取舍異趣,故其心不安,難以降伏,特起種種疑情。初疑眾生難度,則告以眾生本空。又疑佛果難求,則告以佛不必求。次疑布施難周,則告以三輪空寂。次疑佛土難嚴,則告以心淨則嚴。次疑報身無寄,則告以法身無依。到此空生伎倆已窮,群疑冰釋。佛心已盡披露,無復遺餘。所以聞者心安自降伏矣!故問結經名。世尊不以實法贅人,但名此心而已,故以此結之。

下文乃單示法身極則,所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只須具金剛眼,始得極盡相應。故空生感悟流涕,讚歎難量。似久客還家,宜其見慈母而生悲泣也,直至不可思議而後已。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解﹞空生已悟法身之理,遂疑法身非相,誰當說法?此計法有所說也。故佛徵詰,乃悟身既非身,法亦無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