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30日 星期六

回向:張細妹老菩薩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回向:張細妹老菩薩

眾罪消滅,善根增長,蒙佛接引,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蓮品高昇,發無上菩提心永不退轉,早成佛道!

圓瑛大師《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整理與筆記(五)正宗分--空生啟請

 

Ⅱ、正宗分,分二

(Ⅰ)示降住其心,歷彰般若妙用 (Ⅱ)明菩提無法,正示般若本體

(Ⅰ)示降住其心,分二

一、空生啟請 二、如來許示

一、空生啟請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此下正宗分,直至後偈「應作如是觀」為止。以後一段,至經終,乃屬流通分。

正宗者,正是一經宗要之理。此經乃如來直顯人人自心,所具實相般若本體,以及觀照般若妙用,體即是理,用即是智,依理起智,以智照理,如珠與光,不相捨離,般若本體妙用,原來不假他求,只在尋常日用中。迷者,頭頭錯過,悟者,法法全彰,所以如來,即向日用,動靜去來,穿衣喫飯處密示一番,且看誰能一肩擔荷。

「時」者,即如來密示降住其心,晏然安坐,無言說法時也。

「長老」,有二義:一、生年長老,年高臘久;二、法性長老,斷惑證真。而須菩提,則德、臘雙兼。

梵語「須菩提」,此翻空生。乃舍衛國,鳩留長者之子。初生之時,其家寶藏忽空,故以為名焉。長者大驚,即召相者占卜,其爻既善且吉,又名善吉。七日之後,家珍復現,故又名善現。因含多義,故不翻。此尊者解空第一,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眾生證得空性。金剛般若乃談真空實相妙理,故尊者為當機之眾,然亦屬影響眾;乃過去東方青龍陀佛,倒駕慈航,大權示現,影響法會,助揚佛化者也。又為本經發起眾。

「在大眾中,即從座起」:今空生領悟如來作略,欲為眾生,作降住其心之標榜,乃知般若無多旨,只在尋常日用中。不禁躍然而出,故曰「即從座起」。

有所請問,必具常儀。「偏袒右肩」者,西域國風,以偏袒為敬,「袒」即露肉也。「右膝著地」、「合掌」,以上皆屬身業;「恭敬」二字,屬意業;「而白佛言」下,是口業,此明三業虔誠,方合請法之儀。

筆記整理

三業虔誠,方合請法之儀

身業

右膝著地、合掌

有所請問,必具常儀

意業

恭敬

口業

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此句是讚佛之詞,「希有」者,希奇少有。且道空生,見個甚麼道理,世尊尚未開口,即便讚為希有,莫道是讚佛成等正覺為希有?佛則樹王得道,迄今多時,何待今日而讚。莫道是讚佛說法度生為希有?佛則轉妙法輪,數番淘汰,亦何待今日而讚。當知空生豁開頂門正眼,親見世尊面目,乃能以身作則,於日用衣食行坐中,密示住心降心之法;不動舌根,說法已竟,現奇特事,誠為希有,欲令眾生,向自己去來動靜中,穿衣喫飯處,起觀照般若之功;照見五蘊皆空,我法雙泯,方可住無住之真心,降難降之妄想,而契合實相般若矣!

「如來」者,世尊十號之一。有應身如來,謂應機示現,後佛如先佛之來;有報身如來,謂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有法身如來,謂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何以法身無來無去?《經》云:「如來法身,畢竟寂寞,猶如虛空。」取喻虛空者,圓滿普遍義,梵語毗盧遮那,此云遍一切處,即屬清淨法身如來。倘若不遍,則有來去,既然圓滿周遍,故無來去。

「善護念諸菩薩」:約未得安住真心者說,言真心難住,當不住有邊,不住無邊,寸絲不掛,一塵不染,無住為住,方為真住。「護念」者,如來時時調護時機,心心愛念佛子,欲令能得住於真住,故於乞食去來中,任運隨緣,不住去來之相,密示住心之法,是以為「善」。

「善付囑諸菩薩」:約未得降伏妄心者說,言妄心難降,不可有心降,不可無心降,六識不行,萬慮俱寂,不降而降,是謂真降。「付囑」者,如來時時傳付方法,心心默囑力行,欲令能得降所未降;故於飯訖晏坐時,回光返照,不起分別之念,密示降心之法,是亦為「善」。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此是正請,前則讚歎如來,能於日用中,無言說法,甚為希有,若非上根利智,莫克領略。此則啟請如來,更以方便接物,曲垂開導,俾令在會時機,均沾法益。乃稱曰世尊!善男子、善女人,下即請問之詞。而男、女所以稱者,以其能發佛心故也。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耨多羅,此云無上;三藐,此云正等;三菩提,此云正覺。雖有翻譯,而諸經仍存梵語者,即五不翻中,順古不翻。最初譯經師,以此是佛三覺圓滿之號,故意不翻,後皆依之。

正覺者,已得真正自覺,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異凡夫之不覺故。正等者,自覺之後,而能覺他,真正平等,異二乘之偏枯,不能入世利生,真俗等觀故。無上者,覺行圓滿,證極心源,異菩薩雖能自他兼利,而分證未圓故。

發是心,即發求成佛道之心。字是因,以上九字是果,欲求果覺,須發因心。

筆記整理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發是心,即發求成佛道之心

梵語

此云

佛三覺圓滿之號

阿耨多羅

無上

覺行圓滿,證極心源,異菩薩雖能自他兼利,而分證未圓

三藐

正等

自覺之後,而能覺他,真正平等,異二乘之偏枯,不能入世利生,真俗等觀

三菩提

正覺

已得真正自覺,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異凡夫之不覺

 

發是心,即發求成佛道之心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良以勝心初發,定力未充,不能同佛隨緣安住,故問云何應住,是要求佛說出此心,欲契實相般若之理,有何方法,能令相應而住?又以妄心數起,狀如野燒,不能同佛自然降伏,故問云何降伏,是要求佛說出此心,欲起觀照般若之時,有何方法,能使任運而降。然此二問,雖分,實互相資;如若真心得住,則妄心不降自降;妄心能降,則真心無住而住矣。

下文佛答: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者,即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緣塵分別之心;生心者,即生起修行六度,涉俗利生之心。所脩離相,即降心之法,住心亦在其中;所住無住,即住心之法,降心亦在其中,不二而二,二而不二。

昔障蔽魔王,領諸眷屬,一千年隨金剛齊菩薩,覓起處不得,忽一日得見,乃問曰:「汝依何而住,我一千年,覓汝起處不得?」齊曰:「我不依有住而住,不依無住為住,如是而住。」斯真能降伏其心者矣!此經前半卷,答降住;後半卷,答發心。

一、空生啟請竟。

 

圓瑛大師《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整理與筆記(四)別序(發起序)

 

(Ⅱ)別序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此別序,別在本經故,亦名發起序,序述此經發起之由,以為正宗之前導。此經,乃佛就尋常日用,穿衣喫飯,去來動靜,行住坐臥之中,直示般若真心,全體大用,以無言說法,要人向日用中,識取本來面目,可與如來把手共行,同一鼻孔出氣,以為正宗,降心住心,發起之由。

「爾時」,即六種成就,機緣成熟之時,如來欲施般若大法,默示住心無住,降心離相,以為大眾之模範,而啟當機之問端。

「世尊」者,惟佛十號具足,堪當此稱。「世」,即世間,六凡,為有情世間;三乘,為正覺世間。佛為二種世間,九界眾生,所共尊崇故。

「食時」,將食時也。佛制日中一食,將食之時,先要行乞。乞食之法,應著大衣。佛有三衣:(一)安陀會,名作務衣;(二)鬱多羅僧,明入眾衣;(三)僧伽黎,名福田衣,即大衣,二十五條衣是也。律載凡入王宮,及陞座說法,聚落乞食,應著僧伽黎。

「持缽」者,梵語缽多羅,此云應量器。謂體、色、量,三皆應法故。體,則鐵瓦所成;色,則熏如鳩鴿;量,則應己食量大小。今佛所持之缽,即四天王所獻,過去維衛佛,所遺之紺琉璃缽。

「入舍衛大城」,自外而內,謂之。祇園,在城東南五六里,故須入也。內城周二十里。智度論云:居家九億。則地廣人稠,其城可謂大矣。

「乞食」者,佛制比丘,循方乞食,可以折伏貪慢,清淨自活,此自利也;能令布施得益,為世福田,此利他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於」者在也;「其」,指舍衛城中;「次第乞」者,不分貧富、貴賤、淨穢之家,等心行乞;「已」者,不論有緣無緣,乞至七家則已,又或乞足則已。此等乞之法,乃如來內證平等理,外不見有貧富相,慈無偏利,可離疑謗。如須菩提捨貧乞富,其意富者前生布施,今生獲福,若不與續善根,福盡必苦;大迦葉捨富乞貧,其意貧者前世慳貪,現世貧苦,若不令種善根,來世仍苦。二尊者之意,雖各不錯,難免維摩訶斥,為阿羅漢,心不均平。

「還至本處,飯食訖」。「還」者,自城還園,至本所住處,將所乞之飯,食之既訖,即收衣缽,洗其雙足,敷展座位,而後宴然安坐。此世尊於日用中,去來動靜,穿衣喫飯。表面上,與人無異;真際上,與眾全殊。一一任運隨緣,了無住著,處處無非本地風光;將一卷般若,住心無住真宗,降心離相妙法,和盤托出。其奈諸人,覿面錯過。當時須菩提,忽起觀照般若,於世尊尋常日用中,得個消息。了知喫飯穿衣,頭頭是道,行住坐臥,處處天真,實相般若本不離目前。故下文盡力讚歎,「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發起請問。

金剛經破空論引偈云:「衣食行坐事即理,一切毘尼皆佛行,一一行中見實相,護念付囑善應知。」又彼論云:末世甫欲趣向大乘,學深般若,便輕忽一切毘尼細行,輒云:大道不拘小節,大象不由兔徑,豈思如來大聖,法中之王,而著衣持缽,乞食趺坐等,一一咸同比丘威儀,曾無稍異。故知全事即理,設欲捨壞色三衣,而空談慚愧忍辱之衣,何不并廢人間六味,而空談法喜禪悅之味乎!

昔高峰妙禪師,室中垂問云:大修行人,當遵佛行,因甚不守毘尼。蓋一切毘尼,無非佛行,安得名為兔徑小節。既是不遵佛行,豈名大修行人?須知即一著衣,便具慚愧忍辱功德之衣;即一飯食,便具禪悅法喜出世之食;即一行乞,便知如來行慈悲行;即一趺坐,便知如來坐法空座。是故一一行門,無非實相,由此得名,為發起序。

Ⅰ、序分竟。

 

關於「緣」

   「緣」這個字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極抽象的概念,又是在生命中有深刻體驗的經歷。許多事情的成敗,總是在那臨門一腳的「緣」;愛恨情仇、是冤是親,哪至於生活上所遇到的大小事物,也都需要「緣」。

  聖嚴師父開示:結緣的意思,是對沒有善緣或善緣不足的人,使他主動或被動地接受世法的幫助和佛法的引導,大家增長善緣,彼此互助,走上學佛修行成佛的路。因此,盡自己之所知所能與所有,跟我們所接觸的人和眾生廣結善緣,是應該的。不過,結緣並不是投資,而是施予,不該想到回收。以一己之力廣結善緣而影響他人也廣結善緣,就是布施。小則能夠造福自己當下所處的社會,增進彼此的幸福;大則可以影響一個國家乃至全世界,成為人間淨土。(摘自《學佛群疑》)

  懂得「眾緣和合」,方能感恩、惜緣、廣結善緣!

  而什麼樣的「緣」,是清淨無染、利益眾生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恭聽 聖嚴師父的開示。

結緣和了緣(聖嚴法師-大法鼓0129) 
佛教中有結緣的說法
結緣的意思就是大家彼此互相增長善緣,共同走上修行成佛的道路。
那麼結緣這個名詞由於因果觀念,受到民間信仰的影響而產生了了緣這個新的名詞。
結緣和了緣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我們現在就恭請聖嚴法師來為我們開示。



佛度有緣人(聖嚴法師-大法鼓0306)
俗語說佛度有緣人,那麼這句話中是不是也含有佛不度無緣人的意思呢?
在佛教的教義中認為,眾生皆有佛性,佛教中的修行人也應該要廣度眾生
才有成佛的可能,那麼佛度有緣人這句話應該怎麼解釋才恰當?
我們恭請聖嚴法師來為我們開示。


感謝逆緣的例子(聖嚴法師-大法鼓 1029)
師父談到我們要時時懷著感謝的心,感謝一切的順緣和逆緣,因為逆緣 有時候往往是幫助我們,成長最大的助力,可是我們都知道,人都很害怕挫折,害怕困難,那麼怎麼樣化逆緣為助緣呢?
讓我們恭請聖嚴法師來為我們開示。




放下攀緣(聖嚴法師-大法鼓207)

人的心中往往會有許多的不安,因此就向外攀緣以求保護自己、安定自己。
向外攀緣的途徑不外乎是爭名鬥勝或者是奪利。
佛法就是教導我們要放下攀緣。
當一個人能從攀緣中掙脫出來,才能夠免於被外界的物慾操縱的痛苦,過著清淨安定喜悅的生活。
我們現在就恭請聖嚴法師來為我們開示。

孤獨就是無限(引用於如觀法師blog)

 

孤獨就是無限

 

 

「孤獨」者,

即是摒棄一切萬緣,

放下所有人事雜務,

全然面對自己的一段「獨處」時光。

孤獨就是無限 ──

此時吾人之心,

即可任運「收」、「放」,來去自在 !

 

「放」,

則將此心,放至「宇宙十方」!

看那雲兒在飛、風兒在飄,

聽那鳥兒在唱、蟲兒在鳴,

賞那層巒疊翠、林木蒼蒼,

踏那庭園綠綠、草色青青。

天地萬物,

任君遨遊,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及至忘我之際,

吾身即宇宙,宇宙即吾身,

如楞嚴經所云:

「虛空生汝心中,如片雲點太清裡」!

身心內外,遍滿虛空,

宇宙萬物,如一微塵,

含藏汝心,遍諸含識,

普及法界,有情無情,

故「孤獨就是無限」!

 

「收」,

則將此心,收至「心田之內」!

於方寸之間,點燃一盞心燈,

遨遊浩瀚無垠之法海,

潛心內照,無為靜觀。

與十方諸佛、諸大菩薩,

同霑法乳,同沐親恩;

與大阿羅漢、古德先賢,

促膝談心,溫情對話;

如「靈山一會,儼然未散」,

共遊毗盧海,共發普賢願!

在三寶祥光加持中,

其慈心悲願,

等同十方諸佛、諸大菩薩;

其智慧光明,

等同大阿羅漢,古德先賢,

普利群生,遍佈群倫,

有情無情,同圓種智,

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無涯無際,無所限量,

故「孤獨就是無限」!

 

「孤獨」者,

雖「孤」,其實並不「獨」,

因有十方宇宙、

虛空法界、天地萬物為伴!

「孤獨」者,

雖「孤」,其實並不「獨」,

因有諸佛為伴,

正法為侶,聖僧為朋!

故「孤獨就是無限」!

 

因為孤獨,

方能令此心,

遍融無涯無際的「宇宙十方」;

因為孤獨,

方能令此心,

遍遊等虛空界的「華藏玄門」!

因為孤獨,

方能內觀煩惱,無所遁形,

自能明見自性,覺心常照;

因為孤獨,

方能內斂自省,不見虛偽,

自能朗照萬有,晴空萬里。

心光,因之而回歸靈明,

性光,因之而回歸炯炯!

 

因此,

吾以「孤獨」,

為難得之機遇,為殊勝之良緣。

因此,

吾將「孤獨」,

形容為「可貴」的孤獨!

能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每一時、每一刻孤獨的時光,

在每一段獨處的時刻,

放諸宇宙、收歸心田。

如是「收」、「放」自如,

則「孤獨就是無限」!

至此,我們將會有想像不到的收穫,

至此,我們將得到想像不到的幸福,

幸運永遠

降臨善於掌握機會的人

願大家共同努力,

一起把握此生難得孤獨的時刻。

將孤獨視為良師,

將孤獨視為益友,

為自己打造美好的願景,

為自己創造光明的未來!

 

 

── 釋如觀 ──

2012年6月29日 星期五

觀眾生苦,發出離心、菩提心!

 

 今天上次那位女兒生病的媽媽打電話給印隆(20120614-正念面對病患之境,人生精采有意義),感覺她已有進步。也感謝一位格友看到此文後,主動發心與對方分享,給予她給大的鼓勵。

這位媽媽告訴印隆,因為她剛逢家中長輩過世,又遇到女兒罹患此病,一時難以接受,所以才會差一點崩潰,現在她已經好多了。但是她也有遇到一些人無法體會她的苦,說了一些不適當的話,看似安慰,其實反是傷害。

圓瑛大師《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整理與筆記(三)通序(證信序)

 

後,譯正文,分為三分:

Ⅰ、序分 Ⅱ、正宗分 Ⅲ、流通分

此三分,始於道安法師,證於親光之論。安師將經分為三分,人多譏毀自恃聰明。後親光菩薩論,譯至中華,亦有三分。海內學者,始信安師有先見之明。自後凡解經者,皆遵之。

序分者,序述此經之緣起故;正宗分者,正明一經之宗要故;流通分者,流通經法於今後故。

 

Ⅰ、序分,又分二

(Ⅰ)通序,亦名證信序 (Ⅱ)別序,亦名發起序

(Ⅰ)通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通序,通於諸經皆有故,共有四義:

(一)遵佛囑:當時佛將入涅槃,阿難悲痛萬分。無貧尊者謂曰:汝是持佛法人,不可過哀,宜往佛前,請問後事。阿難曰:云何後事?無貧曰:當問:佛在世時,依佛而住;佛滅度後,依何而住?佛在之日,依佛為師;佛滅度後,依誰為師?佛在之日,惡性比丘,佛自調伏;佛滅度後,如何調伏?佛所說法,理宜結集,一切經首,當安何語?阿難承教,一一咨問,佛答曰:我滅度後,汝等依四念處住;依戒為師;惡性比丘,默而擯之;一切經首,當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弟子若干人俱。

(二)斷眾疑:阿難結集經藏時,高陞法座,忽感相好如佛,眾起三疑:一、疑佛重起說法,二、疑他方佛來,三、疑阿難成佛,至聞說如是我聞等,乃知阿難是承佛加被,三疑頓息。

(三)息諍論:阿難與眾,德業齊等,若不推從於佛,難免諍論。今云如是之法,乃我從佛所聞,言非自作,故息諍論。

(四)異外教:西域外道經初,皆置阿、歐二字,阿者言無,歐者言有,彼謂萬法雖多,不出有無,故置經首。今則不爾,故異外教。

 

又云證信序者,以具足六種成就,證明是法可信故:

「如是」,即信成就,以信則言如是,不信則言不如是,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故居其首。

「我聞」,即聞成就,法若無聞,安能結集流通。

「一時」,即時成就,時節若至,其理自彰。

「佛」,即說法主成就,唯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應機宣說。

「舍衛國」,即處成就,不有處所,安成法會。

「與大比丘眾」,即眾成就,若無大眾,法將誰聞。

總上六種,成就法益,故云六成就。六種既具,證明是法可信,是為證信序。

 

如是我聞

「如是」者,指法之詞;「我聞」者,授受之意。謂如是金剛般若波羅密之法,乃我阿難,親從佛聞,非私淑諸人也。今據我所聞,當如是說,亦非言由自制也。

如是二字,既是指法之詞,自當按定本經宗旨解釋。此經實相般若本體,即如如理;觀照般若妙用,即如如智。依如如理,起如如智;以如如智,照如如理。理智不二,體用一如,故名為。「是」者,無非之義。即此一卷文字般若,其中所詮,無非詮此實相、觀照二般若之全體大用,故名為

「我聞」者,乃阿難隨順世間,假稱為,非同凡夫妄執之我,亦非外道妄計之我。者,從耳根發耳識,聞佛聲教,不曰耳聞,而曰我聞者,以為六根之總,廢耳根之別而從總故,故曰我聞

阿難多聞第一,入耳達心,永不忘失,如來一代時教,阿難悉能憶持,所謂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故能結集經藏。

 

一時

即師資道合,機教相當之時。

若論般若部,名雖八部,約類有十:(一)大般若六百卷,(二)放光般若三十卷,(三)摩訶般若三十卷,(四)光讚般若,(五)道行般若,(六)小品般若,各十卷,(七)勝天王所說般若七卷,(八)仁王般若二卷,(九)實相般若,(十)文殊般若,各一卷。

佛說般若,有四處十六會:一、王舍城鷲峰山七會,二、給孤獨園七會,三、他化天,摩尼寶藏殿一會,四、王舍城,竹林園白鷺池側一會。此經乃大般若六百卷中,第五百七十七卷。四處十六會中,第二處第三會之時也。

 

者,梵語佛陀,譯為覺者,乃大覺悟之人,此方人好略,單稱字,即指釋迦牟尼佛。

義有三:

(一)本覺,即人人本具之佛性,是謂平等法身,與佛無二無別,故經云:大地眾生,本來是佛,無奈凡夫迷而不覺,將佛性埋沒在五蘊身中。

(二)始覺,由不覺故,或閱如來經教,或聞知識開導,方始覺悟自心即佛,依之起智斷惑,求成佛道。

(三)究竟覺,從本覺理,起始覺智,覺至心源,惑盡智滿,法身理顯,成無上正等正覺,三覺已圓,萬德畢具,故稱為佛。

 

,即住也,佛以無住為住,隨機示現,見有可度機緣,即住世說法,所住之處,即也。

 

舍衛國

舍衛國,在中印度,即波斯匿王都城,此云名稱,又譯豐德。

古云國豐四德,曰:五欲、財寶、多聞、解脫。余意:五欲財寶不可曰德。當分云:國有五欲財寶之豐,人有多聞解脫之德。

 

祇樹

祇樹,,即祇陀太子,此譯戰勝。波斯匿王,與他國戰勝回朝,太子誕生,故賜是名,以誌喜也。,乃太子所植之樹,因須達多所感,施以供佛,故應並存其功,先曰祇樹者,推崇太子也。

 

給孤獨園

給孤獨園,「給」者周給,幼而無父曰,老而無子曰,如是老幼,常以財物周給,安之懷之,令離苦惱,故得如是善名。本名須達多,此云善施,平生樂善好施。

刊定記引云:波斯匿王有一大臣,名須達多,為兒聘婦,至王舍城,寄宿刪檀那長者家。長者中夜而起,莊嚴舍宅,營辦供養。須達多問言:「欲請國王耶?或為婚姻之會耶?」答曰:「非也,為欲請佛。」須達多一聞佛字,身毛皆豎。復問何以為佛?刪檀那即為備述佛之功德。須達多善根發現,喜悅無量,即問佛在何處?答曰:「今在王舍城,竹林精舍。」須達多渴念於佛,佛放光照之,忽見佛光,以為天明,即尋光行至城門下。佛神力故,門自開闢,尋路而往,見佛在外經行。須達多一見,踴躍歡喜,不知禮法。時首陀天,化作四人,至世尊前,接足禮拜,胡跪問訊,右繞三匝,卻住一面。須達多依而行之。佛為說法,即證初果。乃請佛言:「惟願臨顧舍衛,受我微供。」佛言:「可有精舍,能容我眾否?」答曰:「如見垂顧,便當營辦。」佛受請已,即派舍利弗尊者,同往舍衛,指授處所。惟太子之園,可容佛僧。於是須達多,躬詣太子,議買其園。太子戲曰:「能以金磚布滿其地,即賣與卿。」須達多即出金藏,為磚布地,太子感發,欲與共成功德,須達多不允。太子曰:「金磚布滿,園則屬卿,樹根金磚鋪不到,應當屬我。」故曰祇樹給孤獨園,並標美名,共垂千古。

 

與大比丘眾

與大比丘眾,此歎德也。「與」者,義。大比丘,揀非小德劣器,皆道高德重,能為天王大人所恭敬,如陳如為梵王所師,迦葉為帝釋所師,故以稱。

比丘名含三義,即五不翻中,多含不翻:(一)乞士,外乞食於檀越,以養色身,內乞法於如來,以資慧命。(二)怖魔,登壇受具足戒,夜叉讚善,魔聞生怖,恐出三界,魔界減少故。(三)破惡,謂勤修戒定慧三學,能破貪瞋癡諸惡故。

「眾」者,梵語僧伽耶,此云和合眾,有理和、事和。理和則同證擇滅無為,擇滅者,以正智揀擇,滅諸煩惱。事和有六:(一)戒和同修,(二)見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口和無諍,(五)意和同悅,(六)利和同均。

 

千二百五十人俱

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標數。般若會上,聽眾無量,此但舉常隨眾

佛成道後,初度憍陳如五比丘,次度三迦葉波,佛以智觀察,知頻沙王國師,優樓頻螺迦葉,年一百二十歲,世稱大仙,機緣已熟,當往度彼,此人一度,眾必雲從。佛至其處,現大神力,折伏驕慢,其師徒五百人,皆依佛為師;其弟伽耶迦葉,那提迦葉,師徒各二百五十人,亦皆受度。復度舍利弗、目犍連,師徒各一百人,併耶舍長者子,同學五十人,合計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今略零數。此等感佛深恩,常隨侍奉。

「俱」,即同堂聚會,不相捨離。

(Ⅰ)通序竟。

 

筆記整理

證信序

六成就

 

如是

信成就

指法之詞

理智不二,體用一如

無非之義

我聞

聞成就

阿難隨順世間,假稱為,非同凡夫妄執之我,亦非外道妄計之我

為六根之總,廢耳根之別而從總故,故曰我聞

一時

時成就

師資道合,機教相當之時

佛說般若,有四處十六會

一、王舍城鷲峰山七會

二、給孤獨園七會

此經乃大般若六百卷中,第五百七十七卷。四處十六會中,第二處第三會之時

三、他化天,摩尼寶藏殿一會

四、王舍城,竹林園白鷺池側一會

說法主成就

單稱字,即指釋迦牟尼佛

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處成就

佛住世說法,所住之處

舍衛國

在中印度,即波斯匿王都城-國有五欲財寶之豐,人有多聞解脫之德

祇樹

即祇陀太子,乃太子所植之樹

先曰祇樹者,推崇太子也

給孤獨園

給孤獨本名須達多,此云善施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眾成就

大比丘眾

揀非小德劣器,皆道高德重,能為天王大人所恭敬

比丘

乞士

外乞食於檀越,以養色身,內乞法於如來,以資慧命

怖魔

登壇受具足戒,夜叉讚善,魔聞生怖,恐出三界,魔界減少

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

佛教為何用「蓮華」做象徵?


蓮花在佛教中有重要的象徵意義,也是在白河長大的印隆,從小最喜歡的花。

天台智者大師在《法華文句》及《法華玄義》中,將蓮華的意義發揮的淋漓盡致,字字展現諸法實相之妙。

以下是 聖嚴師父的開示,聖嚴師父說要學習蓮花的精神,觀想自己是「蓮華化生」,則能少一點煩惱,多一點慈悲與智慧

 

佛教為何用「蓮華」做象徵(聖嚴法師-大法鼓0376)

佛教裡,經常會使用蓮花來做為譬喻,特別是介紹西方彌陀世界的時候用得最多,譬如說是「蓮池海會」、「觀音、勢至坐蓮台」、「九品蓮華為父母」以及「九品蓮邦」等等,甚至 ­經典也有以蓮華來命名的,像是「妙法蓮華經」,為什麼佛教會用「蓮華」來做為象徵呢?
我們恭請聖嚴法師來為我們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