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趁空整理blog上的文章,除了存檔備份外,也將一些早期分享的文章彙整,或刪除覺得不適宜的內容。
看著自己曾經分享或寫的文章,也可以觀察自己的修行之路。的確是要在成長後,才會看到自己過去的不足。就像是升上國中,才會看的到自己小學的情況;高中看國中,大學看高中。但小學是國中的基礎,國中是高中的基礎......,沒有這些資糧,也不可能前進。因此,在反省自己過去的不足之外,也要珍惜每一段的經歷,繼續努力。
在看到他人努力的過程時,也是會因個人目前的因緣狀況之不同,而有不同層次的展現。慈悲的行者,是不會訕笑或彰顯自己的能力,而是懂得順應眾生因緣情況之不同,因材施教或予與幫助。如佛陀示現五時八教的說法,各式各樣的教法,是為幫助各式各樣不同根機的眾生,解決各式各樣的煩惱。這是真正的慈悲,也是謙卑。
如《法華經》中,常不輕菩薩的示現,他的謙卑,是因為圓見一切眾生本具清淨佛性(但為無明煩惱所覆);他的慈悲,是為了幫助眾生照見本具清淨佛性,故行菩薩忍辱波羅密。謙卑與慈悲,一體兩面,自利利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