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7日 星期一

蘋果觀音與化身思想

 最近看到一則有趣的新聞:日本青森/到蘋果故鄉洗蘋果湯 吃蘋果餐 拜蘋果觀音!,FB的朋友可能已經先看到了。為什麼會覺得有趣呢?因為居然有「蘋果觀音」!


圖片引用出處:http://www.nownews.com/2012/02/26/153-2789248.htm

 

  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無處不現身的慈悲濟物化身象徵,早已深植人心,所以出現「蘋果觀音」也是很理所當然的。記得 聖嚴師父曾在《法華經》的開示中有提到「化身」的觀念,說明真正的化身,是功德,為利益眾生而成就的。若是搞神通變異以凸顯自己,那是「搞笑」,不是神通。

  印隆在「從《梨俱吠陀》三十三位神祇到《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三十三應化身:初探印、中文化之救度觀」,也有探討「化身」的思想。謹引用於下與大家分享(版權屬蓮池功德會所有,引用須註明作者及出處,感恩~):

第三章 化身思想

壹、         化身意涵分析

一、印度的翻譯與詮釋

  梵文avatāra,屬陽性詞,漢譯為「化身」。最初為古印度神話用語,此詞可分解為avatāra二者,在各辭典的解釋如下:

(一)《梵和大辭典》[1]:有「降臨、趣入、往詣、了達、究竟」等意。在古印度的吠陀神話中,avatāra的運用,主要掌握在神祇以各種形象之變化降入世界,以行其事或愛顧之義,具有「了」、「了達」、「成為」等深義。

(二)《梵英辭典》[2]avatāra的意義是陽性詞「成為」(as)、「下降」(descent),特別是來自天神(especially of a deity from heaven),或任何神在大地上的顯現(appearance)。

(三)《摩訶婆羅多》[3]:在其敘事詩中,毗師孥(Vismu)神以十種主要的型式作為化身:魚、龜、人獅、侏儒、兩位羅摩、克里西那、佛陀和迦吉爾等[4]

 

二、中國用語的詮釋

(一)儒家之教化思想:中國儒家思想文化的「化」,乃是一種「仁義禮智信」五德之教化,《論語˙八佾》云:「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之不仁無禮、不仁無樂的教化思想,為中國儒家繼承周禮文化之生命實踐哲學,從人文以化成天下天下的旨趣。

(二)道家之萬物皆化思想:在莊子的《齊物論》中,提到「莊周夢蝶[5]」之譬喻達知「夢境轉化」之歡快;另外《大宗師》中也有云:「泉涸魚曝[6]」之喻曉悟人生「相忘而化」。藉著夢境體驗與物化思想,以創造生命轉機,此物化乃表示消除物與我之界限分別。而《齊物論》更進一步提到了「得(德)化返道」之觀念:「不化以待盡」而又「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為雞, 予因以求時夜;浸假而化予之. 右臂以為彈, 予因以求鴞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 以神為馬[7]」,以樂在自然而進入化之境界,不論是物化、自化、內化、外化,此莊子哲學的「萬物皆化」思想,從「知化」到「不化」,達成自我解脫還歸本真面目,深刻影響了後來道家學說之思想。

 

三、佛教用語的詮釋

(一)三身:「三身」的梵語是trayah-kāyāh,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解釋,包含法、報;化身三者。

(二)化身:三身中的「化身」,梵語是nirmāna-kāya,屬陽性詞,解作「化身」、「應身」或「應化」等意義與含意。nirmāna有「化、變、能化作」、「化相」、「幻」等意,多用於佛教名詞或形容詞。

 

四、印度教與佛教對「化身」用語的比較

  avatāranirmānanirmāna-kāya二詞之運用,在佛教經典中並無嚴格限制,或許僅作音節上的考量而靈活運用。但肯定的是佛教中「三身」的「化身」一詞,多是以nirmāna-kāya一詞為主,有別於一般印度教的avatāra的化身意義[8]。  根據印順導師《印度佛教思想史》中的詮釋與見解,則是將印度三大神祇之發展與佛果三身互相討論與比較思考:「西元四世紀初,笈多Gupta王朝興起。梵文學興盛起來。二大史詩的完成,『往世書』的撰作,促成婆羅門教的復興,被稱為印度教。韋紐Visnu與自在Siva天的信仰大盛,與梵天brahmā──三天,成立「一體三神」的教理。印度教的興起,約與瑜伽行派同時。瑜伽行派發展唯識vijnapti-matrata學,成立佛果的三身、四智說。[9]

 

貳、印度毗師孥神的十大化身

  在印度教中,毗師孥(Vismu)神為司掌世界的維持與發展之主神,因為具有慈愛與恩惠眾生之神格,所以受到信徒的普遍信仰與崇拜。祂具有權化(avatāra)的特性,以著名的十種主要的型式作為化身以救度眾生:如魚、龜、人獅、侏儒、兩位羅摩、克里西那、佛陀和迦吉爾等化身,被讚揚具有如「真實者、永恆者」,是「生命、醫師、朋友、父親、恩寵者、世界之藥等聖者」種種神聖功德。其化身來救護世界的慈愛形象,讓信仰者相信其具有救度解脫眾生苦難的神妙力量。 

一、毗師孥的十大化身與救度特質[10]

化身

梵文名

救度特質

Matsya

1.      在洪水神話中,魚首有巨角以拖載摩奴之巨船至喜瑪拉雅山巔。

2.      與中西相似同具有的創世神話故事,皆為創世早期拯救人類的意涵。

(鳩里摩)

Kūrma

將海水變成乳(乳海)而示現寶物(不死液),象徵從生命摩難中昇華出精神甘露。

野豬

(婆羅訶)

Varāha

化身為四臂野豬的毗師孥神,其左上臂托著大地女神,象徵其拯救起大地。

人獅

(那羅辛訶)

Narasimha

1.      獅首人身自石柱中躍出之形象,象徵其勇猛而無所匹敵。

2.      謂一切眾生中,人為最勇猛最勝者,獅為最勇猛最勝者,故「超上自在主」為「人獅」,為利樂世界之故。

侏儒

(伐摩那)

Vāmana

以三步跨三界獲得諸界、吠陀和波耆(Vac,語言),象徵完整之初期人形的出現。

持斧羅摩

帕拉羅摩

Paraśurama

以具有所向無敵、永生不死神力的戰斧,維護了婆羅門的主導地位與權力。

羅摩

Rāma / Balarāma

1.      以耕田之犁作為武器,具力大勇猛與仁慈之神格,被稱為「大力羅摩」。

2.      在北印度毗師孥教派中,被視為最高神祇及無所不包的化身,以虔信與稱其名號即可獲得解脫。

3.      印度教中,稱其與佛陀皆為毗師孥的第九化身。

黑天

(克里西那)

Krsņa

1.      Krsņa曾言,當世界混亂如魔時,我將自己送到世間來。為護持正法正義,我將在每個時代再生。

2.      Krsņa一直是包含一切事物的終極實在(Supreme Reality),但能在時空之變數中顯現。

3.      其形象無限,後來發展成為創造、維護、毀滅之至上神格,具有「神性不可企及」之屬性。

佛陀 /

大力羅摩

Buddha /

Balarāma

為勸說邪惡者和非信仰者藐視《吠陀》、棄絕種性、否認天神信仰,加速末法時期的毀滅。

白馬

(迦爾吉)

Kalki

在世間一切美德崩壞時,毗師孥將騎著白馬,穿越世界以消滅邪惡,恢復正義之美德。

 

二、毗師孥化身與影響佛教之相關意涵探討

  關於婆羅門教影響佛教的觀點,一直是討論的重要議題。在佛教創立之前,婆羅門教長期以來把不平等的種姓制度從宗教意義上予以合法化,宣揚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和婆羅門至上的三大綱領。釋迦牟尼創立佛教後,提出了眾生平等的口號,婆羅門教的思想受到了嚴重的挑戰。但若是以辯證唯物主義[11]的態度來看待歷史文化,某種文化的產生必有其社會基礎,和對過去一切文化的繼承關係。所以從佛教所提出的思想哲學來看,也必須立根於民族的文化基礎上,才能得到民眾的接受以弘揚和發展。因此在印度發源的佛教,有許多思想是從婆羅門教中的教義所發展而來,例如「輪迴」的說法就是從婆羅門教中的世界觀而來。另外,佛教雖然否定「梵」的創世說,但並非否定了梵的存在,並對梵的概念有新的解釋。佛教宇宙論所說的「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也是從吠陀經中的天、地、空三界的發展而來。而佛經中常見的天龍八部和其他一些鬼神,也早出現在吠陀經中。如第四化身的「人獅(那羅辛訶)」,在佛經中常見的「獅子、獅子吼」作為佛陀說法之相關譬喻,形容佛說法威勢遠播[12],即為可能影響佛教之相關因素

 

參、漢地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三應化身

一、觀世音菩薩的名稱

  漢語「觀世音」,是梵文Avalokiteśvara(阿婆慮吉低舍婆羅)的音譯[13],又譯作「光世音[14]」、「觀自在[15]」、「觀世自在」。有一說是因為要避諱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故略去「世」字,簡稱「觀音」一直沿用至今。「觀世音」代表慈悲救度的智慧與施無畏精神,在佛教大乘經典中記載相當多且詳細,佛經中也有直述其名號的由來,如:《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釋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又《正法華經。光世音普門品》云:「若有眾生,遭億百千妖困厄、患難、苦毒無量,適聞光世音菩薩名者,輒有解脫,無有眾惱。」在東晉僧肇《注維摩結經》中亦云:「世有危難,稱名自歸,菩薩觀其音聲,即得解脫也。亦名觀世念,亦名觀自在也。」慈悲而神通廣大的觀世音,在眾生受苦受難時稱誦其名號,就會「觀」到這個聲音,立刻前往解救。「觀世音」這個名字就顯示出這位菩薩的大慈大悲和神通無邊。 

二、雙馬童神與馬頭觀世音

  於前文中對於avatāra的意義探討,可知「化身」的觀念在古老的印度宗教思想中早已具備,是依眾生的需要而示現之無礙形象。而觀世音菩薩在大乘佛教中所代表的救度象徵,是否也可能是從印度的古老宗教、哲學思想及民間信仰中所演化而來,是一個被諸多學者探討研究的問題。早在佛教尚未產生的公元前七世紀於印度婆羅門教中,據其古聖典《梨俱吠陀》記載,已經有了「觀世音」,不過並非為人型,而是由一對象徵著慈悲與善良的孿生小馬駒所轉化而來,又叫雙馬童神[16],其形像是一對並肩相連的小馬,頭是兩顆明亮的星。有時為一對孿生兄弟,年輕漂亮,聰明靈巧,頭戴蓮花冠,黎明時出現,駕車駛過天空。雙馬童神是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善神,在古印度受到廣泛信奉,象徵著慈悲和善,神力宏大。它們能使盲人復明、病者康復、殘者健全、不育女生子、公牛產乳、朽木開花,在《梨俱吠陀》中,有不少對雙馬童的頌歌。到了公元前六世紀佛教成立後,婆羅門教的善神雙馬童被佛教接納,變成了一位慈善菩薩,稱為:「馬頭觀世音[17]」,形象依舊是一匹小馬駒。後來佛教徒把觀世音人格化,將其改為男人身,於是觀世音菩薩由一匹小馬而成為一位威猛偉丈夫。

  另外,《梨俱吠陀》中的(Aśvin)阿須云藕生神,亦即為雙馬童,此神所代表之形象--「迅速之救濟」,與觀世音菩薩非常相契[18],高楠順次郎於《印度哲學宗教史》中說:「能給老男以妻,給老女以夫,給盲者以眼,治折脛者而與以鐵腳等,救人困難之行動極。……漂泊於黑暗海洋而念此神,斯時遂得艗百櫓之船來救。由是阿須云,常被尊信為海陸之神,又尊為醫藥之神,此神之妙用,影響於後世之佛教,成幾多救濟的傳說,如觀音之妙智力中諸說皆是。[19]

 

三、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三種應化身

  佛經中云觀世音菩薩因慈悲願力,故能示現無量化身,救渡眾生從苦難中解脫。關於觀世音菩薩之救度示現行相的經文,最早出現於《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以三十三種身份,隨類說法而救護眾生: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楞嚴經》亦云:「世尊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薰聞修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世尊若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現圓。我現佛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是名妙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皆以三昧聞薰聞修。無作妙力自在成就。[20]

  天台智者大師的《法華文句》中,也提到了觀音現三十三身的說法:「普門者顯作利益,目睹三十三聖容,耳聞十九尊教也。[21]」為了教化不同根機的眾生,觀世音菩薩變化出不同的形象和身分,在《普門品》多達三十三種,稱「三十三身」,包括:

(01)佛身            (02)辟支佛身       (03)聲聞身

(04)梵王身          (05)帝釋天身       (06)自在天身

(07)大自在天身      (08)天大將軍身     (09)毗沙門天身

(10)小王身          (11)長者身         (12)居士身

(13)宰官身          (14)婆羅門身       (15)比丘身

(16)比丘尼身        (17)優婆塞身       (18)優婆夷身

(19)長者婦女身      (20)居士婦女身     (21)宰官婦女身

(22)婆羅門婦女身    (23)童男身         (24)童女身

(25)天身            (26)龍身           (27)夜叉身

(28)乾闡婆身        (29)阿修羅身       (30)迦樓羅身

(31)緊那羅身        (32)摩羅眼羅伽身   (33)執金剛神身

 

四、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三種造像

  後世民間信仰,根據觀音三十三化身的思想而產生了三十三種觀音菩薩的造像,即「三十三觀音」,但三十三觀音的名目並非全來自三十三身,有的出典也莫名其源而不清楚,但可以說是一種應化身說法的演變。三十三觀音像深受民間大眾歡迎,名目如下:

(01)楊柳觀音          (02)龍頭觀音         (03)持經觀音

(04)圓光觀音          (05)遊戲

2 則留言:

  1. 以前早課讀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時
    讀到應以何身得度就現何身救度...就覺得觀世音菩薩好厲害
    現在知道用語...是大慈悲~^^
    弟子也是第一次聽到蘋果觀音~~謝謝師父分享~ :D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呀!
      是大慈大悲而有利益眾生的功德化身哦! :x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