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中道實相觀法是以「十境」為所緣,運用「一心三止三觀」為方便,觀「一念三千」皆為不可思議「三諦圓融」之實相。但是對於初學者,想要於「靜」(坐禪)中圓觀此理尚難得力,何況要於「動」中(歷緣對境)來任運修觀?所以智者大師為了要幫助新學行者能趣入三諦圓融的止觀當中,除了要以二十五事為遠方便調熟身心外,更要運用禮敬、讚歎、五悔與誦經等三業之禮拜、稱唱、旋繞、誦持及如理作意等,來預先達到消業、集福、除障與息心調身等目的。有了這樣的行法方便,才能內外一致而無障礙,緣《法華經》之義理而修習圓頓止觀法門,此為「法華三昧行法」被提出的主要意義與目的。
智者大師於《法華三昧懺儀》之〈分別境相第五〉中所示:「當知三七日為期,作如上所說六時而行者,為教新學菩薩,未能入深三昧,先以事法,調伏其心,破重障道罪。因此身心清淨,得法喜味。」此段引文中的「以事法調伏其心」,正是法華三昧懺法的目的所在。在《摩訶止觀》卷二上,亦提到「有相行(事修)」與「無相行(理觀)」的觀念,並提到「懺儀行法」的禪觀作用:「持是行人,涉事修六根懺,為悟入弄引,故名有相;若直觀一切法空為方便者,故言無相。」
法華三昧行法是以「事修」與「理觀」組合而成的一整套修觀儀軌,依於這樣的儀軌,可使行者漸次調熟身心,進而趣入天台圓頓止觀的禪觀修持之中,以證得圓教不思議中道實相之理。如果身心未能調熟,仍散亂粗糙,怎麼可能專注作觀呢?
利用晚上修持《法華三昧懺》已近二個月的時間了,目前主要都是著重在「事修」的部份,也的確有感覺到思緒變得比較細,雜念變少(應該說是比較「看得到」雜念,不隨它去),也覺得身心變得比較柔軟一些。但這只是很開始的基本,還需要再繼續努力,以漸次調熟身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