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的培育
心平平衡衡,對待所有眾生就像母親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
心平平衡衡,破壞心的限制,心的限制就是我們的分別
發達四無量心,是圓滿菩薩道最重要的修鍊。
四無量心釋義〔心平平衡衡〕
慈(mettA)、悲(karuNA)、喜(muditA)、捨(upekkhA)四無量心(appamannA),在《阿含經》中又名四梵行、四梵室、四梵堂、四等心;《清淨道論》稱四梵住(CatubrahmavihAra)。
為什麼稱為無量呢?因為它普緣一切有情,對治無量戲論、煩惱,且牽引無量福德,招感無量果報。就其圓滿與真正的本質而言,緣一切眾生而不起分別,是沒有任何局限,沒有排他性、不公平性。達到無量境界的心,對任何國家、種族、宗教、階級的眾生,都不會懷有瞋恨,也不會有愛執,心「平平衡衡」。
〔最勝、無過失〕
為什麼又稱為「梵住」?在《清淨道論》中,依「最勝」和「無過失」而稱四無量心為「梵住」。「梵住」一詞可解釋為心超越、崇高的狀態,或似梵的住所。這四種心之所以最勝、崇高,是因為它們以最正當、最理想的行為對待有情。
「無過失」是從梵天的角度說的,梵天是印度婆羅門教最尊崇的主神、創造神,也是佛教宇宙觀中天界的神,祂沒有瞋恨,住在慈悲大愛中,而無有過失。如果以持戒與禪修培養慈、悲、喜、捨等四種心的修行者,被認為可以達到等同梵天的境界,在未來將能投生到相應的梵天界,因此說這四種是似天、似梵的心。
〔心的家〕
「梵住」之所以稱為「住」(vihAra),是因為我們應當使這四者成為心時常停留的居所,感覺像在「家」一樣,而不是偶爾短暫地拜訪,又隨之遺忘的地方。也就是說,要讓這四者完全充滿我們的身心,展現在一切日常活動中。
〔慈是王,悲、喜、捨是不同面向〕
四無量心的意義在《阿含經》中並沒有說明,依《大智度論》卷二十所列舉阿毘曇中的解釋,慈是「與樂」,就是願一切眾生得到安樂,給予眾生世出世間的利益。悲是「拔苦」,憐憫眾生的苦難,並設法拔除苦因,使他們遠離苦惱。喜是「隨喜」,見眾生離苦得樂,心生歡喜;見他人功成名就,隨喜讚歎。捨是「心平等無執」,捨前三種心,不憎不愛,怨親平等。分別來說,此四心的意義並不相同;綜合來說,四心以慈心為王,悲、喜、捨心是慈心不同的面向。
四無量心的重要性
〔對治煩惱〕
四無量心有對治煩惱的功能,慈、悲、喜、捨四心,分別對治瞋恚、惱害、嫉妒、愛憎四種煩惱,令心得到清淨安樂。
〔諸善根本〕
四無量心是三乘學人由凡入聖的基礎,從凡夫到聲聞乘最高果位的完成,乃至佛智的圓滿都須以四無量心為根本。
〔無漏解脫〕
由於四無量心通於婆羅門的修持,早期佛陀說四無量心,是希望佛弟子依梵住而行,因此四無量心被視為世間善法。然而,在《阿含經》中提到,四無量心又可稱為無量心解脫。如果慈、悲、喜、捨四定,與七覺支俱時而修,是可以達到無漏解脫的。
〔圓成菩薩道〕
菩薩以救濟並廣度一切眾生為弘願。這難行深遠的大道,若沒有四無量心作基礎,很容易心生退怯。菩薩因為修習四無量心,所以能將心胸開啟,時時欲令眾生離苦得樂,所以可以多所饒益眾生。
如果要行菩薩道,就應該深入體解慈、悲、喜、捨的意義,並在日常生活中修習,耐心地培養,讓這四者完全充滿我們的身心,從「有量」的慈、悲、喜、捨心,逐漸步入「無量」的慈、悲、喜、捨,成熟有情、莊嚴國土,圓成菩薩道。
內容轉載於『香光莊嚴第七十七期/93年3月20日』
欣賞聽障舞者的觀音舞
回覆刪除http://www.youtube.com/watch?v=5HpWkNsGCms&feature=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