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臨終助念原理


   「臨終」指在這一期的壽命將盡之時,而助念」的用意是彼正,幫助臨終者的念頭要在正念上,因為臨終的那一個念頭,就是決定會上升或下墮。

   如果臨終者自己沒辦法念,旁邊的人可以幫助念佛,助念」是從臨終就開始了,而非斷氣以後,斷氣以後的佛事是「超薦」。

   命終時,隨業受報由三種力量來決定──隨重、隨習、隨念,其中尤以第三者居多:

一、隨重業去:一生中造業雖多,必依最有力的業而趣生──大惡如作五無間罪,一死即刻墮入地獄;大善如修最高禪定,死後必立刻生天,「如人索償,強者先得」。

二、隨習氣去:若一生不作大惡,也不作大善,這就要看其平常的久習之業,就是習氣將牽引往生的趣向,隨著受報。

三、隨現念去:最後時的心念在何處,即向何處趣生,這是。所以臨命終時的助念,是引導病者聞佛名,心中也隨著念佛,生起善念,向於光明之道。

  《首楞嚴經》有云,眾生「臨命終時未捨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1]就是即將壽盡,但溫度還在、呼吸已在喘的時候,他的境界會看到自己一生做的所有事情,像演電影一樣全部再演一次,這個時候將會影響往上升還是往下墜。如果情想、污染性比較多,造惡業比較強,它就會往下墜;比較有修行、有持戒、有做善事,就會往上升;若有要發願往生,就直接到淨土去了。

  若能在平時就能斷惡修善、有念佛修持是最好的。而臨終的助念也是一件重要的事,原理是因為人在一生有善有惡的種子,要在臨終的關鍵時候,以助念讓他善念生起來,助他一把之力,與佛菩薩相應。

  要注意到了最後關頭,若惡念一起,可能導致一生的修行皆變成白費。親屬朋友高聲啼哭、或是談論煩惱之事,會使死者痛苦而心情動亂,令其墮落,所以最重要的,是令其心境平靜、清淨,生歡喜心。

  有人詢問,若平常沒有修持,臨終才得聞佛菩薩名號,看起來像是臨終(臨時)抱佛腳」,會有用嗎?這是有經典依據的,地藏菩薩在《地藏經》〈利益存亡品〉說,未來現在諸眾生等,臨命終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2]都有機會得到解脫。但「得聞」名號其實也很不易,要有這樣的善法緣。

  另外佛號本身有光明性,可以壟罩在臨命終人的四周,以佛的威神力護法力,讓無始以來的冤親債主不能趁虛而入。

  另外,〈利益存亡品〉提及「不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有人會疑惑,造惡業者應該到三惡道去受報,為什麼能夠得到解脫?這種的問題在佛世時,就有國王請問那先比丘,[3]那先比丘回答,做惡者於臨命終時念佛,能得升天上,是由於佛的本願加持力,[4]有佛法功德大船載運渡過到彼岸,而不墮落到三塗業海裡面去

   在〈稱佛名號品〉也有云:「若有臨命終人,家中眷屬,乃至一人,為是病人高聲念一佛名,是命終人,除五無間罪,餘業報等,悉得銷滅。」[5]所以助念可以消重罪、消餘業,臨終人本身沒有念,就用佛的名號來加持他。因此只要有把握到念佛的機會,都能夠得到解脫,有這樣子的功效是由於:

一、佛的慈悲力、威神力、本願力,這是不可思議。

二、臨終者須有大福報善根力,因緣很好而碰到助念機緣。

三、還有很重要的,就是這位臨終人即將要往生的時候,他「事急而心專」,能夠萬緣放下,一心念佛,請求佛的加持,所以才能夠得到利益。

  助念的原理是要能夠扶持臨終者提起正念,幫助他對三寶、對淨土生起信心,所以要有善巧開導方法,讓他生信心與歡喜心,[6]不要提讓他放不下或他煩惱的事,一律這種干擾的過去塵緣都要避免。家親眷屬要輪班念佛,使佛號不斷,讓他的正念能夠時時提起。

  「臨命終時」是一個關鍵時刻,地藏菩薩一再交代為臨終者「高聲念一佛名」,要讓這個臨命終人聽到,「聞在亡者本識」,提醒他走向正道。

  會性老法師開示,如何關懷臨命終人,可參閱《飭終津梁》[7] 印光大師的臨終三大要、弘一大師的人生之最後,方能如法,尤其修淨土者,更須弄清楚,免致墮落。希望大家廣宣此理,自利利他。

 

        助念

        助念的意義與規則(聖嚴法師)

        生命的終極關懷(往生助念)信願法師)

 

地藏菩薩之聖德及其法門(印順法師)

()隨業受報有三種:隨重、隨習、隨憶念

  人在臨命終時,境界不好,罪業又重,最容易墮落。若本人的父母兄弟姊妹等親屬,為之設福修功德,燃燈造旛,誦經或念佛菩薩名號,都能令死者離開危險的道路,走向平安的前途。更簡要的,如「臨命終時,得聞地藏菩薩名一聲歷耳根者,是諸眾生永不歷三惡道苦」(《本願經》下)。在人臨命終時,若能聽聞地藏菩薩名字,一聲聖號,直達耳根,知有地藏菩薩,此人即永不歷三惡道苦;若更能為其布施念經,放生作福,則更不會墮落。

  人一生中作業很多,臨命終時什麼業受報?這有三類不同:

1、隨重

  比如作五無間罪,是最惡之業,一死即刻墮入地獄,又如修最高禪定,定力深強,死後必立刻生天。造業雖多,必依最有力的業而趣生。所以說「如人索償,強者先得」。

2、隨習

  依平常的習慣。業並不太重,但平常所作,久久成了習慣性。有些人,一生不作大惡,也不作大善,這就要看其平常的久習的業,那些最多,即隨著受報。

3、隨憶念

  最後時,其心念在何處,即向何處趣生。若作有重業,當然是轉不過來,如無重業,於臨命終時,教他不執著、看破、放下,以身外物為其布施作功德。雖然生命已垂危,只要他還知道自己布施作福,心中不再貪著,心境開朗,即隨這意念而受生。

或在臨命終時,為他助念,引導他,使病者聞佛名,心中也隨著念佛。即使本有墮落的危險,當他知道有人為他念佛,即會生起善念,向於光明。聽到佛號,心中有安全感,就可以使他從惡道中轉過來。

所以平時能念佛當然更好,臨終時助念,也是一重要的事。最可怕的,是到了最後關頭,煩惱惡業現前。惡念一起,一生的修行皆變成白費。

所以臨終時,家屬高聲啼哭,將使死者心情動亂,痛苦,令其墮落,這是愛之適足以害之了。所以最要緊的,是令其心境平靜,清淨,生歡喜心。特別是慳貪者,將墮餓鬼趣,若眷屬為之布施修福,死者生捨心,即可救拔。作重惡業的,不但不易輕改,就是作生天重善業如修無想定,必生無想天,要使他不生,也是不容易辦到的。

雖有這三類,而救濟的方法,就是以善念來轉惡念,把握「隨念」的好方法。佛法有方便,可以把臨到地獄邊緣的眾生拉回來,但最好還是不作重惡業。

 

慈寬法師開示《地藏經》[臨終助念原理]08Y010M 音檔:32:00 - 33:00

  能夠盡量爭取資源,能夠斷惡修善,那個是親因緣,那個是最好的,所以一生的因緣是很重要的,這個是比較能夠掌握的。如果沒有這個一生的因緣配合的話,佛經裡面念念當中佛菩薩說都還有機會,什麼機會呢?臨終還可以助念,臨終助念的原理在這裡就是說,我們一生有善有惡,這個都有種子,但是在臨終的時候,你想辦法讓他善念起來,讓他這個念頭裡面都是屬於提升的部份,都是跟佛菩薩相應的部份,

 

慈寬法師開示《地藏經》[臨終抱佛腳]08Y031M 音檔:39:20 - 59:08

  有的人說「我有效嗎?平時都沒念,現在要臨時抱佛腳,阿彌陀佛會理我嗎?」那你說「我翻經典給你看,地藏菩薩在〈利益存亡品〉,祂有說『未來現在諸眾生等,臨命終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他既然說「臨命終日」、地藏菩薩講臨命終日才得聞,那個「得」很重要,是有機會。你不要說「當然有機會」,你看看世間人有多少人有這個機會?這個「得」字不易啊!這個字放在這個地方寫,我們看得很容易,真正有這個機會的人是很難的、是難中之難的,所以這個「得」,我們要得這個法義,要能夠自利利他的這個「得聞」。所以它這裡面既然說「臨命終日得聞一佛名」,可見得他平常不得聞,平常時沒有這種的因緣聽到佛號,臨終突然得聞一佛名,所以平常沒有什麼修的。它這裡面講「一佛名,一辟支佛名,一菩薩名」,就表示不用聞到很多名,你不要臨終的時候跟他說,「那尊沒有念,那尊沒有念,要多念很多尊;這個咒沒有念,那部經沒有念」,他只要一個,也不是要三個「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不是的,三個裡面只要有一個,那但是我們當然是以念一佛名是最好的。

  所以這裡面已經有講二個,第一個時間點來說,「臨終得聞」,平常沒有什麼聞的;第二個,「一名」,聞到一個名字就夠了,不需要再聞到很多其他的名號,或其他很多的法門,[8]這樣就對了,你看經典裡面說的,就是很專注的,專注地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

  下面更厲害,他說,全收,「不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如果不是經文裡面這麼說,我們說法的人不敢這樣保證。不管這個人在生的時候有罪無罪,只要有這個機會、把握到這個機會,全部都能夠得到解脫,「悉」的意思是全部,全部都能夠得到解脫。

為什麼有這樣子的功效?第一個、佛的慈悲威神攝受本願力,這是不可思議的;再來、這一個臨終者,碰到這個機緣有大因緣福報善根力,就是因緣很好,那佛的加持力;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這個臨終人即將要往生、臨命終的時候,他那個心──所以我們這個講「臨終聞名悉脫」,主要「事急而心專」,很緊急啊,這個時候很緊急,[9]在這個的時候,已經前面的五陰要消失,後面的五陰還沒形成,在這中間的時候是一個關鍵時候,這個關鍵時候能夠掌握的話,[10]所以那個剎那之間的用法是很急迫的,那這種急迫的這種心,[11]所以一定要往前那一步,要掌握到這種關鍵,所以能夠萬緣放下,一心念佛,[12]要趕快聞一佛名,要求佛的加持,所以才能夠得到的利益。

  所以我們為什麼說要助念?平常說一個人臨終的時候要助念,助念是助、幫助,是幫助這個臨終的人,他主要的念頭要在正念上,旁邊的都是助念的,那主要的那個人,他能不能夠不思念,一個念頭一錯,就是一錯一失足成千古恨,一個念頭的錯而已,那麼這個一個念頭裡面,就是決定我們上升與下沈。

  有一些人有疑慮,說淨土法門裡面說助念得往生,沒有看到任何的經典做證明?一個人臨終的時候要八小時助念,要不能動,不能跟他換衣服,沒有一部經典這樣子說?可是在《地藏經》裡面,是不是有說明「臨命終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不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這個就是我們要旁邊加持他助念的功德。

  可是它這裡面講的「有罪無罪,悉得解脫」,有人會有疑惑,如果無罪的話,聞名往生西方,這個是因果相符;如果一個造惡的人,甚至造五逆十惡的人、是一個人間惡人,照理他應該到三惡道裡面去受報,為什麼他能夠得到解脫?不太能夠令人信服。也有人說「我不往生西方,為什麼呢?因為阿彌陀佛說造惡的人他也收,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時候,那個是罪惡的包庇所,我怕跟惡人在一起,所以我不要往生西方。」而且甚至說「不可能,造惡怎麼可能往生?因為西方是淨土,淨土裡面跟惡法不相應,怎麼能夠『有罪無罪悉得解脫』」?

  這種的問題不是我們現在才有,在佛在世的時候,就有比丘曾經回答過這個問題,所以這個是拿先比丘,這是很有名的一部經,所以曾經有國王也問拿先沙門,他說:「人在世間做惡,做到他臨命終的時候念佛,然後往生西方,我不相信。」現在也有人這樣問,這樣子的人能夠往生,這因果不相符。拿先比丘他就回答,他說:「好像你拿了一百顆的大石頭,把它放在一個船上、一個輪船上,這個石頭是很沉重的,如果他不放在船上的話,它放在大海,它馬上就沈下去了,可以藉由放在這個大輪船上,這個輪船就有辦法把它渡過從此岸到彼岸,而不墮落到海裡面去,『因船故不沈』」,它不沈的原因,不是他自己本身的有罪無罪,是因為你這個石頭放在船上。

  所以我們剛才講,你在修那個福,你要放在什麼地方?你造那個罪,要找一個包裝得要把它能夠先把它能夠壓伏住的時候,就要放在三寶這個法門裡面,所以「因船故不沈」。人雖有本惡,雖然我們造了很多的惡,可是一時的念佛,就能夠保你不墮地獄,因為我們把它放在了佛法的、佛的功德力裡面,「如小石者」,剛才是大石頭,大石頭都不會墮落下去,可是如果有很多的小石頭,這些小石頭縱沒有前面那個石頭那麼大那麼重,但是如果不把它放在船上的話,你把它要渡過去,隨便把它丟在海裡面,雖然比剛才的那個石頭還小,可是一丟就掉下去。所以如果有作惡的時候,你不把它放在船上的話,不放在佛本願力當中的時候,「不知念佛便入泥犁」,就是會下三惡道。這是拿先比丘在佛在世的時候,他就有回答過這個問題,所以他這裡面講「有罪無罪,悉得解脫」,所依據的是第一個,尤其特別指有罪的,第一個佛的本願加持力。

  第二個要得聞,這個「得聞」,不是說我們現在聞到這樣子的方法的時候,那只要臨命終日我們都把它旁邊放一個念佛機,一個要斷氣的人,我旁邊就給他放了一個念佛機,那他就是「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所以他不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照膚淺的解釋可能可以這樣,可是藉由我們上次講經,瞭解到一個人要臨終的時候不是那麼簡單的,四大分散、五蘊在分家、六識在亂心位當中,旁邊放著念佛機,第一個有可能他聽不到,第二個有可能他起煩惱,第三個有可能他心還放不下,所以縱使念佛機放得很大聲,也不得聞。[13]

  所以助念的方法,助念裡面的學問很大,每一個人業報因緣也不一樣,會出現的狀況是千奇百怪,沒有一定的方法的,因為第一個每個人業障不一樣,第二個每個人的家親眷屬也不一樣,所以這個是一個專門學問,在《地藏經》裡面有講,在佛門裡面處處講,現在助念的這個風氣也很盛,但是原則原理要掌握,就是要能夠扶持臨終者的正念,讓他提起正念,包括我們自己,所以印光大師《臨終三要》要去看,對一個臨終的人要如何要善巧開導他,幫助他對三寶對淨土的信心,所以第一個要有善巧開導方法,善巧開導方法──其實你說請師父來最會講,不一定的,有時候是家親眷屬最知道他的,放不下的跟最喜愛的,跟如何能夠切入點──這個是很多狀況,沒有辦法在這裡講,但是一個原則,就是你要讓他生歡喜心,愛聽你講,你如果不愛聽你講,你就先不要講,他喜歡聽的人來講,這個是生歡喜心,要讓他生信心,然後不要提一些他曾經對不起人的事,或人對不起他的事,和他放不下的事,或他煩惱的事,一律這種干擾的過去塵緣都要避免,這個就是要善巧開導,第二個就是家親眷屬要輪班念佛,就是使那個佛號不斷,這樣是能夠使他的這個正念時時能夠提起。

  再來,印光大師有說,對一個臨終者,因為他在四大分散,當中是一個臨終痛苦的中陰,所以盡量讓他很舒服,也因此我們都知道助念的時候,不要去跟他搬動,就是對於甚至一個斷氣的人,不要八小時之內、甚至十二小時之內,不要跟他換衣服,為什麼不要跟他換衣服呢?就是因為他那時候要離開、他的八識要離開,你給他動──不要說往生的人,一個生病的人,你跟他動的時候,他都很不舒服、很痛苦──所以他這一個臨終的人,不搬動,不使他的身體起這種接觸上的一個痛苦。那也不要哭泣,不是說叫你不要哭,我們有一些人不擅說法,說往生西方,眷屬不准哭,那外行的人聽到就說:「你們佛法很殘忍,我的至親父母兒女眷屬要走了,你還要不准我哭!」不是不准你哭,是不要妨礙他正念,所以去別的地方哭;或者是轉回你的正念,現在先不哭,現在先幫助他能夠往生,能夠去好的地方,先刻意壓抑一下,克制一下那種情緒,因為一個臨終的人,他能夠接受到他旁邊的人的那種念頭的念力,所以你如果愈放不下,他也影響他愈放不下。

 

慈寬法師開示《地藏經》[以資前路]08Y029M 音檔:47:35 - 01:09:50

  到了臨命的時候,我們每一個眾生在臨命的時候要去哪裡?要跟隨著這個三種力量來決定,在講義裡面說臨終有三個力量可以帶我們去,那牽引力,牽就是帶,帶的時候有引,就是引導我們去那裡,那牽引力裡面呢是靠著三個力量,所以它講「隨」。

  那臨終要隨誰去?要去哪裡?要隨什麼?隨三個,不出這三個力量來牽我們,這就是我們要注意的地方,所以講這一品很重要,看我們要隨什麼地方去?第一個「隨重」,什麼叫做隨重?「如人負債,強者先牽」,是不是講得很好。「隨重」就是你那個冤累積得最重的那一個人,它就會示現來恐嚇,這是一個來牽我們到那個惡道去,這是一個隨重。另外一個隨重,就是看我們本身對什麼最能夠重視的;前面是講欠的,再來就是說,我這一生裡面對什麼事最放不下的?那個也會造成臨終來帶領我們的一個念頭。所以強者先牽,這個是隨重。

  第二個「隨習」,就是習氣,所以這個習氣特重的,我們那個習氣很特異的。那這種習氣裡面也不見得不好,有些人說我們念佛修行人就很希望說,我們的佛號變成一種習氣,這種習氣是要自己努力去加強的,而且要知道說這個習氣將來要牽引我們往生的。隨習的時候有業障,他也能夠克服過去,而那個「習」是要靠我們自己平常要有隨時的這種精進力──你要三天才念一念,三個月才念一念,乃至於三年才想一想,那個力量都不夠──所以隨重、隨習。

  第三個才是「隨念」,覺得那個念頭每一念,每一個念裡面,就是確實念到淨土的這個功德,而這個隨念裡面,隨重、隨習、隨念,隨念裡面如果不是淨土的佛菩薩的名號,有的時候臨終那一念,就是決定我們去哪裡,臨終的那一個念頭。能夠有機會修行,自己本身要掌握,所以智者大師他也說,「修觀行人」,就是我們真正在修觀的修行的人,在十界心常當行省,不可不知。對自己要很了解,就是自己要知道,如果起惡念的時候,要把它去掉,馬上起覺照──十法界,我現在念頭是在哪裡?是在佛號上,還是在修羅道上,還是在第一義道上?這個就是要修的,修的意思就是要選擇好的念頭,趕快讓它延續,淨念相續,不好的念頭要趕快把它去掉。

 

慈寬法師開示《地藏經》[助念功德]08Y037M 音檔:50:00 - 01:05:26

  如果自己沒辦法念,旁邊這個人可以幫助的,這個就叫做「助念」。助念有沒有功德?也一樣能夠得到的。所以下面講,若有臨命終人,家中眷屬,乃至一人,為是病人高聲念一佛名,是命終人,除五無間罪,餘業報等,悉得銷滅。這個是別人幫忙,他人幫忙念。前面自己念是什麼時候念?「生時死時」。現在別人幫忙唸是什麼時候呢?「臨命終時」,所以臨終的時候,可見得在這一部經裡面,很強調臨命終時的幫忙。所以這個是一個關鍵時刻,這個關鍵時刻能不能夠扶他一把,還是推他下去,那這個就是佛法裡面講的一個很重要的關卡。

  地藏菩薩在前面〈利益存亡品〉已經講過了,到後面還再講,所以這臨命終時的這個用心,是地藏菩薩是一再交代,一再交代裡面就告訴我們這種緊急關頭的時候,家中眷屬只要有一個人,大部分臨命終的人就是有病苦,他能夠為這個病人,它這裡面講「高聲念一佛名」,就跟前面的高聲念那個誦經一樣,這裡面講「高聲」,為什麼要高聲呢?它特別強調要高聲,因為要讓這個臨命終人聽到。因為旁邊的人在那邊嘰嘰喳喳,吵了很多會擾亂他的神識、心神識,所以「聞在亡者本識」,其實要臨命終人的第八識還在的話,要能夠打到他第八識裡面,你必須要高聲稱念佛名,就是要「助其正念」提醒他,當時他也許被其他念頭所擾亂了,那麼你提醒他走這裡走這裡,走哪裡呢?走阿彌陀佛這裡,就是提醒這個意思。另外這個佛號念出來的時候,佛號本身有光明性,那麼這個光明性,就可以壟罩在這個臨命終人的四周,能夠驅除他的無始以來的冤親債主。所以臨命終時,不但佛要來接,冤親債主也要來接,那也只要有佛號的地方,自然有佛的威神力護法力在那個地方,就使這個冤親債主不能趁虛而入,所以它這裡面交代是高聲念一佛名,這個是《地藏經》裡面的一再交代。

  在佛經裡面告訴我們這個六道的升沉──就是往生到什麼地方去──這個生命不斷,沒有斷啊,不是死了就沒有了,我們從什麼地方來不知道,要去哪裡也不知道,可是我們確實有所來、也有所歸,要到什麼地方去?而到什麼地方去,裡面那個「六道升沉」,在《首楞嚴經》裡面說,一個人「臨命終時未捨煖觸」,就是他還沒有走之前,可是他快要走了,只要是還有這個溫度在的時候,在那邊喘一下喘一下的時候,雖然他口不能言,可是他的境界裡面,在《首楞嚴經》裡面就說「一生善惡,俱時頓現」,這一生裡面所做的所有的事情像演電影一樣,全部再演一次,為什麼再演一次呢?因為這個時候要算要讓他上升還是下墜?所以「六道升沉」,往上升還是往下墜。如果他是情想比較多、情比較多,就是污染性比較多,造業比較強,它就會往下墜;他比較有修行的,有持戒的,或者是有做善事,它就會往上升,也在這個時候決定上升裡面,還是有善願,就是有要發願往生的時候,他就直接出去了,直接到西方去了,所以在這個時候是決定的關鍵當中,那麼在決定的關鍵當中,要能夠助他一把之力,就是助念佛號。

  所以助念可以消重罪,可以消餘業,如果有人問說出在什麼經典?跟他說《地藏經》裡面〈稱佛名號品〉的第九品最後一段。這裡面就是為臨終人,那臨終人本身沒有念,可是我們就用佛法裡面的佛的名號來加持他,因為佛的名號裡面有他的願力,慈悲力在裡面。

 



[1]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8阿難一切世間生死相續生從順習死從變流臨命終時未捨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死逆生順二習相交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剎遊於四天所去無礙其中若有善願善心護持我法或護禁戒隨持戒人或護神呪隨持呪者或護禪定保綏法忍是等親住如來座下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於人間想明斯聰情幽斯鈍情多想少流入橫生重為毛群輕為羽族七情三想沈下水輪生於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常被焚燒水能害己無食無飲經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純情即沈入阿鼻獄若沈心中有謗大乘毀佛禁戒誑妄說法虛貪信施濫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獄循造惡業雖則自招眾同分中兼有元地(CBETA 2023.Q4, T19, no. 945, p. 143b14-c3)

[2]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27 利益存亡品〉未來現在諸眾生等臨命終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不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CBETA 2023.Q3, T13, no. 412, p. 784b6-8)

[3] 參:《那先比丘經》(CBETA 2023.Q3, T32, no. 1670A)

[4] 《那先比丘經》卷2王又問那先:「卿曹沙門言人在世間作惡至百歲臨欲死時念佛死後者皆生天上我不信是語復言殺一生死即入泥犁中我不信是也。」那先問王:「如人持小石置水上石浮耶沒耶?」王言:「其石沒。」那先言:「如令持百枚大石置船上其船寧沒不?」王言:「不沒。」那先言:「船中百枚大石因船故不得沒人雖有本惡一時念佛用是不入泥犁中便生天上其小石沒者如人作惡不知佛經死後便入泥犁。」王言:「善哉善哉!」(CBETA 2023.Q3, T32, no. 1670A, pp. 701c22-702a2)

[5]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29 稱佛名號品〉若有臨命終人家中眷屬乃至一人為是病人高聲念一佛名是命終人除五無間罪餘業報等悉得銷滅是五無間罪雖至極重動經億劫了不得出承斯臨命終時他人為其稱念佛名於是罪中亦漸銷滅何況眾生自稱自念獲福無量滅無量罪(CBETA 2023.Q4, T13, no. 412, p. 786b4-10)

[6] 愛聽你講,如果不愛聽你講,就先不要講,或換他喜歡聽的人來講,這是生歡喜心。

[7] 飭終,處理臨命終。

[8] 也很多的人說,哎呀,人家都臨終要拜什麼懺,拜什麼懺,拜什麼懺,沒有拜那個懺怕通不過去。

[9] 那有的人還不知道緊急,這個就是比較難解脫。

[10] 這個好像說在急診室裡面急救,稍一不注意幾分鐘缺氧的話,這個人就人天永隔。

[11] 我們這個急迫的心,就好像有一個很關鍵點的那個掌握在於說,我現在呢是蓮池在前,火鑊在後,沒有往生的時候,我就是墮地獄了。

[12] 這個就不是用嘴巴講的,那個是心是,你現在跟他說什麼事?他說這不用管你的事情,只有一個事情就是什麼呢,要趕快聞一佛名,要求佛的加持,所以才能夠得到的利益。

[13] 不信你晚上要睡覺的時候,你放個念佛機放放看,我們聞了多久,你就進入到我們自己的做夢意識狀態當中,意識狀態當中可能旁邊的那個念佛經它也在響,你放二十四小時你沒有關那個開關的話,它都一直在響,可是我沒有得聞一佛名,沒有,進入到自己裡面的夢想裡面的境界會出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