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8日 星期日

面對生命末期


  許多末期的病人,身上不是插鼻胃管、就是氧氣筒,還有點滴等,加上生命監測儀器,.整床都是管線,躺在病床上的病患與旁邊陪伴的家屬,與生命作拔河。

  雖然安寧療護在台灣已比過去的接受度提升,但還是不夠,因為還是有很多人聽到安寧病房,就覺得那裡是「等死之處」。其實,安寧療護的照顧,對於末期病人在身心靈中,都能得到最適當的照護,得到緩解與平安,不需要再做無謂(沒有幫助)的治療,讓其得以善終。甚至也有人因為身心安適而好轉,是多麼具有慈悲與智慧!

   雖然科技日新月異,但人類終究無法面對自然的「老、病、死」,如果只求「活著」,那麼現今的醫療科技的確可以延長基本的呼吸、心跳等生命徵象。但是如果短期內,死亡仍是無法避免的事實(如癌末病人),這樣身上插滿管子靠儀器維生,算不算真正的活著呢?或許只是延續病人的痛苦治療。


  面對生命末期,是病患本身以及家屬、醫護人員三方需要一起面對的。或許醫師
因為具備救人的角色,不願意病人死在自己手上,但對末期病人來說,搶救沒有好處。「全力搶救」的迷思,就是忽略病人身體及心理情形,錯失與病人、家屬說明安寧療護以及簽署「DNR(拒絕心肺復甦術)「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的時機;以及醫師「很難開口,因為家屬會誤會醫師要放棄病人」。若能與家屬說明先治療一段時間並持續觀察,判斷確定治療確實無法帶來好處,再決定「撤除維生醫療」,讓末期病患臨終時少受苦而能善終,家屬能善生,病人與家屬能善別。

    當醫學的極限來臨時,生命如果已經走到盡頭,該慎重思考的是要如何善終,不留悔恨遺憾的醫療抉擇。要推動「善終」,一方面是避免無效醫療的發生,另一方面,則要完善安寧療護的品質。「安寧緩和醫療」(Hospice Palliative Care)強調提升末期病人的生活品質與尊嚴,而提供最理想的照顧。尊重病人意願,醫師與家屬適時放手,尤其對於無法治癒晚期與末期病人,存活期與預後的評估更有其重要性。

   我們應當在自己還有能力做理性判斷的時候,多與家人討論,盡早規劃應如何善終。預立醫療照護計畫(Advance  Care PlanningACP),鼓勵能預先規畫在生命發生危難時,或是走到尾聲之際,所欲接受治療、照護與相關安排,尤其當病人的診斷與病況發展,可能會面臨無效醫療與是否終止無效醫療時,病人與醫療人員,需儘早討論未來可能的醫療抉擇,以免措手不及。

 

        正視死亡,方能善終20120320

DNR--Do not resuscitate

        台灣臨終前「無效醫療」,來自家屬不放手2014-11-11 天下雜誌    /黃惠鈴)

        如果沒有健保,一樣要救到底嗎?

        透過觀察死亡,我們才可以知道要怎麼樣的活(本文出自三采出版《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2:給愛的人沒煩惱,被愛的人沒痛苦!》)

        全世界都在學「善終」2014-11-12 天下雜誌 560

        人生漂亮謝幕必問的5個問2014-11-12 天下雜誌 560

        間異語:名醫富豪不易善終/黃軒醫師

         簽不簽安寧DNR 看看這婦人的故事20161102

         善終為什麼還是那麼難?(引用至許禮安醫師blog(20120609)

         生死謎藏:善終,和大家想的不一樣/黃勝堅醫師(20120919

許禮安醫師的「瀕死衛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