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誦持《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時,感覺觀心之法用不太上;直到這兩天,才逐漸有得力受用之感。
今日看到良因法師的一段開示,很是認同。智者大師云:「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而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一直在大量耗損著我們的心力。人的心神耗散越來越厲害。過去是老人家的記憶力不好,現在很多年輕人的記憶力也不太好——這就是精神耗損太多了。
若總是心光外泄,心力一直向外耗損而不自知。心的耗散、耗損太多了,這樣一直往外耗損,心很難安定下來,表現在外,就是常常忘東忘西。所以我們要愛惜保護自己的心——心光不要外泄。行住坐臥中,要常常刻意練習心往內攝,鍛煉這種專一相續安住的習慣,心就不會耗散得那麼厲害。
只有通過修止,把這些紛飛的思緒停下來,才是對我們心識的愛護。修止能夠長養我們的心性——增加心的堪能性。經過行門用功之後,心往內攝,內心更安定,使心的寂靜性和堪能性增加了,心有力量了,就能夠更好地把法義攝持於心,智慧才能真正地生起。
原文出處: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35)
智者大師
二、從因中的生善來看:“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
愛,就是珍愛、珍惜;養,就是長養。
世俗的人,總是心光外泄,心力一直向外耗損而不自知。有位居士聽講經的時候,總是聽不了多久就會打瞌睡,他很苦惱,來問我怎麼辦?
這時,他的佛友說,因為他每次聽經之前,都喜歡先看很久手機,看夠了才開始聽經。我心想:難怪!手機的螢幕那麼小,而網路的內容又極為耗散心力。
我們以為閑來無事刷手機,好像是在休息,實際上,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充斥網路的資訊,一直在大量耗損著我們的心力,刷很久手機後再聽經,當然會打瞌睡。
所以我們要愛惜保護自己的心——心光不要外泄。行住坐臥中,要常常刻意練習心往內攝,讓心保持在一個境界上,專注而放鬆、放鬆又專注,鍛煉這種專一相續安住的習慣。慢慢地,心就不會耗散得那麼厲害,人也就不會覺得那麼疲累了。
古代叢林的出家人,常常需要做很重的體力勞動,但他們都能夠持午。而現代人,幾乎沒有什麼體力勞動了,想要持午卻很困難,就是因為心的耗散、耗損太多了。
這樣一直往外耗損,心很難安定下來,表現在外,就是常常忘東忘西。就算沒有攀緣外境,內心的妄想也一刻不停,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正所謂“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只有通過修止,把這些紛飛的思緒停下來,才是對我們心識的愛護,讓它得到真正的休息。所以,一個常常修禪定的人,不但持午沒問題,而且他的睡眠時間也會自然而然地減少,因為他的心在禪定中,已經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不需要那麼多睡眠了。
“養”是更進一步的長養,修止,還能夠長養我們的心性——增加心的堪能性。只有當我們的心有足夠的堪能性時,智慧才能真正地生起。
《遺教經》中說:“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是名為定。”
智慧就像水一樣,要聚集智慧之水,必須要妥善地修治堤塘,而能承載智慧的堤塘,就是定。
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體會:在家裡聽經的效果,和到寺院裡拜佛用功之後再聽經的效果,是不一樣的。
乃至於同樣是在家中,心很散亂時聽經,和經過拜佛念佛用功之後,再聽經的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
這就是因為經過行門用功之後,心往內攝,內心更寂靜、更安定,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和長養,所以心的堪能性就增加了。心有力量了,這時再聽經,就能夠更好地把法義攝持於心了。
過去在天台宗的道場中講經時,講經的人和聽經的人都是不能亂動的,也不能做筆記,就只能盤腿靜坐著聽,而且聽完之後要複講。古代又沒有錄音設備,那怎麼辦?就全憑記憶。
所以聽的時候一定要很專注,心要完全放空、很寂靜,就像鏡子一樣,才能盡可能完整地攝持法師講的內容,不一定是把法師講的每個字都記住,但是要義都要能吸收了,才能再以這念空靈的心複講出來,這都要依靠止的力量。
倓虛老和尚曾經提到過觀宗別院的作息,他們每次上課前,都要先靜坐一個小時修止觀,在心很寂靜的狀態中,再來聽講。這樣專心地聽,就能記下來。
而現在很多在家居士,雖然常常聽經,但你若問他:“你在聽什麼經?”不但聽了什麼內容他答不上來,很多人甚至連經題都一下子說不出來!
尤其現在訊息技術越來越發達,網路、手機、多媒體……,人的心神耗散越來越厲害。過去是老人家的記憶力不好,現在很多年輕人的記憶力也不太好——這就是精神耗損太多了。
只有通過修止,使心的寂靜性和堪能性增加了,這樣的心,才是成就般若波羅蜜的基礎。
要知道,並不是聽了很多經,就能開智慧的。當然,聽經是能夠栽培善根,但若想讓般若智慧生起力量,就必須要有定的加持。
“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神解”,就是對微妙法義的理解。這種智慧,無法完全從學習中得來。
學習只是第一步,學了之後,還要通過修止觀,在寂靜心中,不斷不斷地去思惟、觀察所學的道理,漸漸地,對這些道理的瞭解才能更深入,同時,也才能生起相應的覺受。
只有寂靜的心,才能像鏡子一樣,清楚分明地照見法義。所以修觀是策發內心對微妙法義深入理解、並生起覺受的“妙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