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佛光山過堂禮儀 |
在佛學院裡,生活規律,三餐飲食也很簡單,正餐之外,不能吃零食點心。當時覺得學院的菜飯都美味無比,但回家再自己烹煮時,感覺還是有一點差距。
印象中,早上大都為吃稀飯,一菜一豆腐,每週一次豆米漿+饅頭。午齋為白飯與三菜,一青菜一豆製食品,另外一個是鹹的可下飯的,還有湯與水果。藥石(晚餐)也是三菜一飯。一個月會有吃到紅燒麵與羅漢菜各一次,那是大家最期待的美食! 曾經有應允同學,回去時要買好吃的東西供養大眾,只是印隆自佛學院畢業後,先去報考哲學系,好幾年身上沒什麼錢,真是對同學抱歉啊!
圖:叢林生活 佛門之行堂與過堂 |
入座是兩人一排,依序進入齋堂,到達座位後站定,先向上問訊,再輕輕搬出椅子入座,腰背立直,坐椅子的前一半。
魚梆雲板的訊號司打後,早齋、午齋是由維那舉腔帶領大眾唱〈供養咒〉(『二時臨齋儀』與『僧拔』),先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唱誦時有侍者出食,要在唱誦期間走到和尚位取出食飯粒。
藥石(晚餐)前念佛光四句偈:「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全院數百名同學在用餐的過程中,大眾一律禁語,不會發出聲音,非常莊嚴(老師在旁邊監察)。若遇初一十五,要穿袍搭衣,更是莊嚴!
早齋、午齋食畢,念唱『回向偈』後,大眾依次離開齋堂;藥石則是用畢自行結齋。離開時先起立,向上問訊,再輕聲將椅子收回桌下,方可離開。
過堂──「經過齋堂一趟」,稱之為「過堂」,唯是為了修道色身所需要的食物補給。因此必需「不貪、不瞋、不痴」──不貪求各自喜好之物、不過份飽食、不揀擇精細、不起煩惱惡想,「吃飯」也是一門修行,是五堂功課之二。《禪林象器箋叢軌門》說:「僧眾入齋堂進食,不著不貪,是為過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