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8日 星期一

《三昧水懺》 2/惠空法師



各位法師、護法居士大家好,我們繼續。我平常講課的時間比較多,偶爾常住也會辦一些,中元、清明法會也會參加。我有一些因緣,偶爾跟廣慈老和尚-金嗓子,台灣很多的梵唄都是他教的,佛光山的梵唄跟法鼓山的梵唄,是他教的──廣慈法師。我曾經問過他一個問題,我說:「您老人家在佛門的佛事,大大小小、各個式樣的佛事參加過這麼多了,很多佛學院、大道場的佛事,都是你教的,你覺得我們參加佛事最重要是什麼?應該怎麼去舉行這個佛事、去參加這個佛事?或是我們在做佛事,我們要抱著什麼樣一種態度?」

他說:「就一個字──『誠』。」我聽了非常的受用!因為這樣的話、出自在佛法的這個儀式裡面……可以說他已經打滾了七十年,從十幾歲開始,七十年的經驗,他講這個話,其實是在十多年前跟我講的。

「誠」就是寂靜專一的意思。我們誠意,心誠則靈,心裡面非常的專心、非常的專注在道理上面的時候,才能夠有所感通。

還有一點,就是舉行儀式的時候,要如法如儀,什麼叫「如法如儀」?「如法」就是這個「理」,「如儀」就是這個「事」

比如說應該要跪的,我們就要跪;應該要拜的,我們就要拜;比如說要拿供養香的,你都沒有拿香出來,怎麼供養?你嘴巴唱的「願此香花」沒有香、也沒有花,怎麼遍十方?沒有啊!你說「我觀想啊」──觀想,也要有個東西作為觀想,你如果沒有香、沒有花在那邊供養,就不對了,這就是「如法如儀」。

你說我有香、有花,我放很多很多花,我就在那邊「願此香花」那也不對,你心裡面沒有在觀想。像我們剛剛討論的,有沒有把花灑出去?就是在「理」上面,我們怎麼樣去思維?剛剛跟各位講的,你唱香讚的時候,你有沒有去想到諸佛菩薩跟你遙相感應的道理?你在唱念到我要供養佛菩薩時候,你心裡面有沒有想到佛菩薩就在遠方,你把花放在祂前面?可能你沒辦法想到你身遍十方, 可是你把花想到供一尊佛,總可以吧?!

  比如在《梁皇寶懺》裡面說到,我們心裡面想到:「諸佛菩薩把冤親債主,攝持到這個道場來」,那你心裡面有沒有在想、在念這個事情?還是你在打妄想?這就是所謂如法如儀。

剛剛講參加佛事的機會──有,不多,可是我覺得對於這些儀式的道理,確實有需要釐清。比如講「禮敬供養儀」,表面上看,唱一下大概五分鐘就過去了;其實各位看,我們講了十幾倍的時間,講了七十多分鐘才把它講完,唱五分鐘就ok了。

所以我們大家多多少少會做一些佛事,為了我們自己的因果業報,也為了施主虔誠的孝心,以及供養三寶、恭敬三寶的心,所以大家都有必要把儀軌弄清楚

後面還有一個,就是〈讚佛偈〉:「容顏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我適曾供養,今復還親近」。有的地方有兩首,另外一首就是:「聖主天中王,迦陵頻伽聲,哀愍眾生者,我等今敬禮」──這是「讚佛」。為什麼要讚佛?因為佛是大覺,所有的智慧功德都從佛出,我們的無明就是因為愚痴,我們的惡業都是因為愚痴而起讚美佛就是用佛的智慧,來消除我們的愚癡,才能夠淨除我們的惡業苦惱
整個「禮敬供養儀」到這邊。


接下來看第二章講義。三卷每一卷它有一個形式,這個形式跟《梁皇寶懺》可以說雷同。這個講義其實就是把《梁皇寶懺》的講義稍微調一下,它的基本架構是一樣的。這邊是有七條,形式裡面分成「總」跟「別」。

「總」的有三卷長行,長行就是裡面的文字。第二個就是每一段的文字之後就要禮佛,禮佛在上卷一開始有七佛,加上彌勒尊佛,之後的每一次禮佛都是十佛跟六菩薩。

為什麼要禮佛呢?禮拜佛菩薩,就是我們所有的惡業苦報,都是因為無明的癡暗而來的。佛是所謂圓滿的覺者,菩薩是分覺者,覺就是光明智慧,用佛菩薩的光明智慧就能夠照破凡夫的愚痴黑暗,所以我們所有的佛事都要藉佛菩薩的加持、感應的功德力,而得到我們所願、所求。這是講到為什麼要禮佛菩薩的道理


三卷就是「別」的架構:《梁皇寶懺》有十卷,每一卷的架構完全一樣,當然這個形式是後代加上去的,可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版本,基本上所呈現的就是按照《梁皇寶懺》的形式。在這邊,《水懺》是七個,其實應該是八個,第八個應該還有一個〈回向讚〉,就作為每一卷結束的〈回向讚〉。我這個版本上面可能它漏掉了,可能不同的版本應該是有,按照道理應該是要有的,所以各位可以加上一個〈回向讚〉。


  我們來看每一卷不同的形式。

第一個、在每一卷的一開始,有一個〈供養讚〉:〈供養讚〉這邊三卷是「香、花、燈」,在《梁皇寶懺》裡面就是「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十供養。供養的意思,我們剛剛已經講過了,就是作為恭敬佛菩薩,作為我們行菩薩道,作為我們修福德的首要,我們恭敬供養


第二個、就是「入懺觀文」:這是在進入每一卷的懺悔內容之前的一段觀文;當我們懺悔結束以後,會有所謂出懺的觀文,在第七條。「入懺觀文」跟「出懺觀文」也是後來加上去的一種形式,加上「入懺觀文」跟「出懺觀文」,有什麼意涵?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心很浮動,我們所思維、所面對的,都是世間的事物,家庭、工作、或者是人世間的紛擾,如果涉足在世間多了,就是愛恨情仇;不管是僧、俗,都掉在世間的情境中,世間的情、理、境,交雜在我們的心中,一時間很難體會、契入懺悔的理論、境界。

透過「入懺觀文」的引導,把我們在生活中間,人世間紛紛擾擾的事物、情境,把它慢慢的轉化成為與懺悔相應的道理。比如我們要上高速公路,你需要有個匝道,就是導引你慢慢上去,有一個過度的過程。所以各位把「入懺觀文」,想像成、比喻成什麼呢?你從一般的公路,開上了高速公路的匝道,你就可以體會到它的功能,就是在這個匝道的價值。

  「出懺文」就是當我們把懺悔的儀式,每一卷結束以後、告一個段落了,我們已經很努力的用功修行完了這個內容,如何把修行好的心境、成果,把它作恰當的處理呢?我們如何延續已經清淨、這麼一個懺悔的心境?所以出懺的觀文,就是把已經成就的功德,作一個回向,把我們已經洗滌、已經降伏的慚愧心情,作一個更好的、長久的一個延續跟保持、保任,這就是「出懺觀文」的功能


  講完了「入懺觀文」跟「出懺觀文」的意涵與作用,我們來看裡面講什麼:第一個就講讚佛的功德,第二個是莊嚴道場,第三個講往昔的業習,第四個講虔誠懺悔,第五講祈請加被。《水懺》的三卷,每一卷的入懺文都有這五段,文字不一樣,可是這五段的成分一個都不缺,而且《梁皇寶懺》的十卷,每一卷的「入懺觀文」也是這五段,每一卷五段的文字也各個不一樣,可是這五段的五個意思,一個都不缺。

「出懺觀文」也是一樣,意思就是說明文字怎麼變不重要,重要是文字所表達的意涵 就是這五個意涵。它是作為一個整體的五個成份、五個結構,共同組合成的一個「入懺觀文」,然後導引我們進入,像個匝道進入高速公路一樣,這麼一個結構。


  我們來看這五個各別的功能:

第一個、讚佛功德:「入懺文」一開始就講讚美佛的功德,為什麼要讚美佛的功德呢?因為我們懺悔要禮佛,假藉佛菩薩的功德來消除我們的惡業,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要讓行者了解到佛的智慧遍十方,佛的慈悲不捨任何一個眾生,隨機感應,佛的神通無所不在,等等無量無邊的功德感應,讓我們對於佛菩薩的智慧、慈悲、神通,升起了無比的信心與尊崇,我們在對佛菩薩的智慧、慈悲、神通感應,有了無比的信心以後,才知道整個的禮懺,在這麼一個佛菩薩的功德感應之下而進行的。


第二個、我們與佛菩薩取得了感應,於是我們就回到現實的,我們要莊嚴道場:看我們現在的講堂、大殿,多麼的清靜莊嚴!花、燈、香、果,種種的莊嚴具,除了種種供具的莊嚴,大眾都穿上了袈裟、海青,大家肅然起敬,眼神不敢亂看,心神凝聚,雙手合掌;或者是禮、或屈膝長跪,就是我們的身、口、意也把它清淨莊嚴起來。所以莊嚴道場就是用我們的正報跟依報的種種清淨莊嚴,來與佛菩薩的功德相感應,遙相呼應,佛菩薩有無量無邊的智慧、神通、感應、慈悲,我們用自己心力可及的範圍,來清淨我們的身口意、身心,用香、花、燈、塗、果來莊嚴這個道場。

    今天擺了幾個水果?四個──柿子、香蕉、蘋果、百香果,才一個。你看那個大法會的時候,哇!這麼高,比一個人還要高,那你說我們桌子比較小嘛,當然只能擺一個;擺太高,惠空法師,把你給擋住了,對啦,我知道了,所以只能擺一個,擺太高,把我給擋住了。我要講這個是什麼意思呢? 跟各位講,這個工具是隨人心量,隨宜而行,我就沒有錢嘛,按理是玫瑰花很漂亮,現在就沒有玫瑰花,我們這邊就只有那個菜花,黃黃的,沒有花,菜花拿來也可以啊,我就沒有花嘛。比如說北方天很冷,都下雪,哪裡有花? 怎麼辦?拿塑膠花,真的,我不是講開玩笑的話,十多年前的時候,我在五台山結夏,他們舉行小小的儀式──「香花迎,香花請」然後迎請法師,我一看,怎麼拿塑膠花來迎請我?他沒有花嘛,有什麼花?山上很高,又天很冷,怎麼會開花?沒有花,總是表示一下我的心意,塑膠花也是花。我們說莊嚴道場,這邊信徒比較多,所以用大理石莊嚴道場,我們就不行,我們只好水泥就夠了,就這樣子。所以莊嚴道場,各位要記住,不要比,看自己的心量,看自己的能力,這點很重要,心誠最重要。這是我的題外話,這個很重要。你不要看人家擺這麼高,我也要擺這麼高,你擺一次就擺怕了,就不敢擺了。


    接下來就要講到我們有「往昔的業習」。有人就想說:為什麼我要懺悔?我又今生沒幹什麼壞事。有一個真實例子,我聽宏印法師講──宏印法師可能有人不知道,宏印法師是我們佛教界很有名的名嘴,他講課口才一流,佩服!他跟我講一個很真實的例子。有一次他去高雄參加政界一位大老的告別法會,也是一個拜懺,懺文裡面就講到我們前世做什麼壞事,做什麼壞事,做什麼壞事所以要懺悔。懺文裡面有沒有都講這些?我們要起慚愧心,我們要起慚愧心,我們要怎麼怎麼樣……。家屬的兒子剛開始很虔誠的在後面拜,結束以後他就說:「法師!我不拜了。」「那你為什麼不拜呀?」他說:「我爸爸又沒幹這些事。」這是真的事,宏印法師說:這是真的事情,「幾十年我爸從來沒幹,好人一個,為什麼它說幹這麼多壞事要懺悔?表示我爸爸幹那麼多壞事,所以要懺悔囉?」事實上就這樣,真的有發生這種事情,我才知道世間人就有這種想法

所以它要我們去思考,縱使我今生沒有做過殺人、淫欲、偷盜這些壞事,可是我們往昔曾經做不做這些壞事?所以它講到說:往昔的、以前多生多劫的,也可能是今生、也可能是前生,或是無量劫前的種種的惡業跟習氣,這樣子你才會生起慚愧心,你才會覺得說我需要懺悔。要不然你沒有動機,我就沒有幹壞事,為什麼要懺悔?我就沒有打他、沒有罵他,你要我跟他道歉幹什麼?我道歉不下去,我就沒有去得罪他,我沒有對不起他,為什麼我要跟他道歉?世間人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我沒有對不起他,我沒有傷害他,我為什麼跟他道歉?為什麼跟他懺悔?

所以我們要講,我們往昔曾經做過,我們才會對於要懺悔,發起一個很真誠的動力、動機,所以要講往昔的業習。


有了前面的因緣以後,於是就虔誠的懺悔,於是就開始懺悔,我做不對,我要發露,我要改過。懺悔的意義後面再講,就是我們要懺悔,當然就是改過修善,講兩句話,就是改過修善、懺悔


第五個懺悔完以後,就要請佛菩薩給我加被了,我該做的已經做完了,剩下就是佛菩薩要給我鼓勵、給我加持,使我所願成就。

這是「入懺觀文」,透過這樣一個觀文,就能夠讓我們在生活中間、紛紛擾擾世俗的情境,慢慢的降伏、收攝,和懺悔的精神、事理結合,相應起來


再一首的〈讚佛偈〉,讚佛的圓滿功德,再一次的提醒我們:佛菩薩的功德無量無邊


接下來就是歸命懺主,就是請過去的七佛、加上一個未來的彌勒佛,作為我們的證明之主,證明我們拜懺的功德,真實不虛

這個證明很重要,我講一個證明重要的意思給各位聽。你們都受過三壇大戒,受三壇大戒要不要有人跟你證明?比丘要三師七證,比丘尼要十個和尚、十個和尚尼,二十證,這就是證明。我們拜七佛就是請七佛給我證明,你說七佛入涅槃了、不在,剛不講過了,佛菩薩都在悉遙聞,隨處結祥雲,怎麼不在?你看不到,你不能說不在。禪師就講了,他說:這世間人就很奇怪,有,你拿給我看,拿給你看,什麼東西拿給你看?那個禪師就回答說:明天有沒有,有,明天拿給我看,你怎麼拿明天給我看,沒有嘛,你永遠拿不出明天,可是大家都認為明天確實有,道理是一樣的。佛菩薩就在那個地方,你看不到不能說祂沒有,所以就要請七佛給我們證明,證明我們拜懺的功德成就

    我們誦戒的時候,作法成否?成!「成」就表示大家作這個羯磨合不合? 可以,成,表示它有經過判斷,成,這都屬於證明的意涵。


接下來就是懺文。等一下我們之前有給各位整個懺文的綱要,我們就講那個懺文。或許各位會聽了半天說:惠空法師講了半天,好像《三昧水懺》也沒講到一個字?對啊!等下課的時候,可能《三昧水懺》沒講到一個字。我跟各位講,聽課不要太執著,我現在講《三昧水懺》,重點是要把懺悔的精神講出來,把我們怎麼樣拜懺的心境講出來。這就是《三昧水懺》,一樣,沒有問題的。大家不要心裡懸著奇怪,快下課了,怎麼還沒講到一個字?《三昧水懺》要實際講經內容,最起碼要三十個鐘頭,光是講《梁皇寶懺》框架跟禮敬供養儀,就講了二十個鐘頭。在這邊是給各位講了兩個鐘頭就把它ok掉了,這個已經濃縮再濃縮了。

    看過我在佛衛講《梁皇寶懺》的舉手,看過一集的也算,看過的舉手,舉高,手放下,太少了,不是我講的好,是覺得《梁皇寶懺》大家都常常拜,你不看,你要了解一下《梁皇寶懺》裡面的思想結構,你拜起來感覺會不一樣。不過今天聽水懺的結構,也有差不多那個意思。


    看下面懺文,下面就是一個〈總括讚〉。我們誦完《金剛經》有一個「般若味重重」,那首偈怎麼唱的?「斷疑生信」開始那句話,那就是對於整部《金剛經》的要點提示。我們在拜完一部懺或是誦完一部經,像誦《法華經》七卷,每卷也會有一個〈總括讚〉。古代的祖師們就在每一卷懺儀、或者每一卷經文的後面,他會用一首讚,在這首讚裡面把這段懺文或者是經文幾個重要的思想點一下,你在唱這一首讚的時候,就會回想到剛剛的這一卷懺文或經文的幾個重要的要點,再一次的提醒你要點。回憶一下、記憶一下,掌握一下要點。〈總括讚〉,就是總括全卷的大意


最後是一個〈出懺文〉,出懺文跟入懺文,一個是上交流道,一個是下交流道的匝道,文字稍微有一點點的調整:

第一個「讚佛功德」跟第二個「莊嚴道場」是一樣的,他這兩個都跟前面的入懺文一樣。

第三個的「迴向證明」,前面是要陳述我們往昔的業習,現在已經懺悔完了,所以就把我們已經懺悔的功德,請求三寶護法,證明我們真的有做這樣的一個事情,請他們證明,然後把他迴向功德。

第四個就是「轉惑業為聖德」,我們最後還是希望我們懺悔的功德,能夠把我們的惑業苦轉成為成佛的種種資糧、功德,將來與所有一切眾生畢竟成佛。

第五個,不是今天這一卷懺悔完事情就了了,我們還要繼續的努力,一直直至成佛,一直登地菩薩為止。

    按照道理,後面還有一個「總迴向的讚」,就是把整卷的所有功德做一個迴向。在《梁皇寶懺》裡面,有兩首讚來迴向,一首是「龍華三會」那一首讚,一首是「消災、往生迴向」。
 
這是講到整個《三昧水懺》的結構,結構就講到這邊。


    接下來就是講到《三昧水懺》的題目,它的全名叫《慈悲三昧水懺》。先講慈悲:「慈」字的定義叫「與眾生樂」,就是給眾生快樂,叫與眾生樂;「悲」叫「拔苦」,就是拔救眾生的痛苦危厄。在佛法的經典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叫「菩提心」。

有一次在一個素食餐廳裡,碰到以前的大學一起學佛、佛學社的一個學長,我就問他:「現在還在學佛?」他說:「在學」,不過他學藏密。我說:「你以前不是學念佛學得很好嗎?」他說:「中國的佛教不講菩提心。」我一聽,我說:「我怎麼沒這個概念?」我說:中國的佛教不講菩提心,大概是你沒讀過中國佛教的經典吧,《金剛經》、《圓覺經》、《楞嚴經》、《起信論》,每一部經典都講菩提心。講得最好的菩提心的,就是《金剛經》。我們在誦《金剛經》,一般是誦昭明太子的三十二分,昭明太子三十二分裡面,有一分「大乘正宗分」,你們記得那一段經文嗎?
須菩提問佛:「菩薩當云何安住? 云何降伏其心?」「菩薩摩訶薩,當如是安住,如是降伏其心。」

下面一段經文是什麼?
 「我當滅度一切眾生,若卵生,若溼生,若胎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這是一段。

「如是滅度無數無量眾生,實無眾生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即不名菩薩。」

這兩段就是整個菩提心表現得最好的一段經文,在所有的藏經裡面。我看的經典比較少,所以我覺得它是最好的。


    為什麼說──
「我當滅度一切眾生,若卵生,若溼生,若胎生,若化生。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

「我當滅度一切眾生」是總說一切眾生;「若卵生,若溼生,若胎生,若化生」這是欲界;「若有色」是色界;「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是無色界。下面講,「若卵生」以下,是把三界的眾生各別舉出來,這叫「廣大心」。就是所有三界的眾生,我都要滅度他們,滅度他們幹什麼呢?滅度無數無量眾生都到無餘涅槃,無餘涅槃就是成佛,所以要度這麼多的眾生。

渡他們幹什麼呢?不是給他吃一頓飯。現在有街友,每次基督教到了過年,就請街友來打尾牙,報紙、電視報導得很熱鬧,不是給他看病而已,是要把他度到成佛。這是什麼樣的心?這就是慈悲心。慈悲心有大有小,世間人,如果我們只是想要給他吃頓飯,這個事情好辦,你要他學佛就很難了。我們渡我們的親人,能學佛嗎?很難度啊,你就知道很難度的。

而且「如是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度者」,沒有所度的眾生,這個叫「常心」。
「何以故? 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即非菩薩。」

這是沒有能度的菩薩,就叫「不顛倒心」。

「常心」──沒有所度的眾生,跟「不顛倒心」──沒有能度的菩薩,這個合起來就叫「智慧」。因為沒有境、沒有心,心境兩亡,這個才是真正的真理、真實的境界,這個才是佛法實在的智慧。


這一段經文從「我當滅度一切眾生,若卵生,若溼生,若胎生,若化生……」一直到「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即非菩薩」為止,合起來有「四心」:廣大心、第一義心、常心、不顛倒心。

「廣大心」就是無量三界的眾生,度到「第一義」,到最究竟的無餘涅槃,這兩個心,無餘涅槃是「第一義心」,最高最高的境界。「廣大心」、「第一義心」,合起來叫「慈悲心」

沒有所度的眾生──「常心」,沒有能度的菩薩──「不顛倒心」,這兩心合起來無能無所,境智雙泯,叫做「智慧」

所以《金剛經》裡面所講的菩提心,就是包含了智慧跟慈悲兩個,這就是菩提心的結構,這是所有經典裡面 講到菩提心最清楚、最完整、結構最嚴密的,而且非常形象化敘述的一段經文,可以說是所有藏經講菩提心,講得最精彩、最好的一段經文,就《金剛經》裡面「大乘正宗分」,所以昭明太子把它定位叫「大乘正宗」,這就是大乘真正的核心價值,叫大乘正宗。所有菩薩的修行,所有佛道的成就,都是由菩提心而開展演化出來的。世俗的人可能有慈悲心,可是慈悲心有沒有辦法到達廣大呢?沒有。


剛剛講到菩提心有四種:廣大、第一義、不顛倒、常心,四種。

第一個「廣大」:「若卵生,若溼生,若胎生,若化生。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非想,非無想」──三界所有的眾生都點名了,可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面對所有的眾生,只有佛法的理論能夠面對一切的眾生。我們在事相上面的時候,說我們不食眾生肉,這個就是從事相上面來開展我們的慈悲心。中國佛教所講的「不食眾生肉」,這個是真正的做到了慈悲心的起點,起點在這個地方,雖然它是事相,可它是一個起點、一個基準點。慈悲眾生,怎麼樣才叫慈悲眾生?是讓他們解脫生死的輪迴,這叫慈悲。

不是給他一頓飯吃,哎呀!好可憐啊!我也哭了,那個叫「愛見」,就是有愛、有執著的,叫「愛見悲心」。所以佛法的慈悲是沒有眾生的、沒有我、沒有眾生的慈悲,當然這是大菩薩的境界,我們凡夫只能從現前的眾生開始,行慈悲心。

可是究竟而言,所有事相的慈悲都不究竟,菩薩行六度、度眾生,有一句話叫:五度如盲,般若為導。如果我們在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的時候,如果離開了般若,可以説五度它不一定是佛法,它就脫離了佛法的精神。經上講說,它甚且不能夠到正道,何況能夠到豐樂大乘?它連佛道、行菩薩道,都不一定能夠說得上,何況他能夠成就佛道?如果我們在修行佛道當中,脫離了般若的智慧,不能成為菩薩行,不能成為佛道,簡單講就是這個意思。

所有的佛法,乃至現在所講的慈悲眾生,它必須要在般若空慧的前導開展之下,才能夠成就所謂的慈悲眾生。所以我們常讀的中國某一些經典裡面,它乾脆就把菩提心、把眾生的部分省掉,就直接的講般若的智慧,把菩提心轉化成了單一的般若智慧的地方來,或者是強化了智慧部分,弱化了慈悲這個地方。


    比如像《圓覺經》裡面講的,每個眾生都有「圓覺」這個東西,《大方廣佛圓覺經》它就強調是「圓覺」,說圓覺流出,菩提教授菩薩波羅蜜,菩提涅槃,波羅密教授菩薩,就是從我們的每一個自性的圓覺裡面,流出了種種佛的功德,而所有後世的菩薩就要修圓覺而成就,發菩提心。各位去看《圓覺經》就可以知道。

在《起信論》裡面講到菩提心就叫「眾生心」,眾生心就是諸佛成佛的本因,所有的菩薩就要藉著眾生心而修成佛道。

《楞嚴經》裡面講到眾生都有個「常住真心」,或叫「性淨明心」,性淨明心就是我們修行成就的一個根源。


    剛剛講到:「爐香乍爇,法界蒙薰」、「願此香花遍十方」──「香花」是事,「遍十方」是理,理就是覺性、空性。如果我們在禮懺的時候,不能夠把「事即是理」的道理融攝在法會裡面,法會的功能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回過頭來講「慈悲」:怎麼講叫「慈悲眾生」?我們在面對所有六道眾生的時候,在舉行三昧水懺、梁皇,乃至一切法會的時候,我們心中起了慈悲的念頭,在面對一切眾生的時候──有沒有眾生?有;有沒有眾生?沒有。哎!惠空法師,你一下講有,一下子沒有,顛顛倒倒的,是不是早上沒睡好覺?沒吃飽飯?

我再講一句──有沒有眾生?有,是從事相講;有沒有眾生?沒有,是從理上講。事即是理

所以我剛剛講的──《般若經》、《金剛經》講:「我當度無量眾生,度一切眾生......若卵生、若溼生、若胎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這個從事相邊講,所有三界六道眾生我都要滅度。

「如是滅度無數無量眾生,實無眾生滅度者。」實在沒有個眾生被我滅度,沒有所度的眾生,而也沒有能度的菩薩。「何以故? 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即不名菩薩。」所以也沒有能度的菩薩。

我們要把既有眾生,而又眾生不真實的道理,常常地含攝在我們的內心裡面,我們心想著六道的眾生,可是要祈望透過三昧水懺、透過種種佛事的諸佛菩薩的功德利益他們。可是我們也知道,眾生與我平等無二,我等於虛空不可得,眾生也等於虛空不可得。當你這個心安住在這個道理的時候,我身、我心不可得,眾生無量無邊不可得,一念中間安住在這個道理,就能夠與法性相感應

我們有沒有證道?沒有證道、沒有證到空性,可是我是朝向這個方向,你們看我的手指指哪裡啊?我是指右?指東?指西?我指哪裡?指上,我的手是朝上,方向在這個地方。這什麼?我的手指黑板,那兒有沒有黑板?前面沒有黑板,前面有錄影機,你手指哪裡?指黑板,胡說,不對,方向在這邊,黑板在這邊,這樣子就對了。我的手有沒有碰到黑板?沒有,可是我的手指向黑板,這就對了,所以我們的心雖然沒有證到空性,可是我這個心的方向是朝著真理的方向去走,這就對了這就與法性相感應

所以我們講慈悲,不是流入了世俗的愛見悲心,而一定要和菩提心,也就是空慧相結合,而且要記住:五度如盲,般若為導。一定要記住《金剛經》裡面講過這一句話:「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即不名菩薩。」這個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這個才是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根源,這才是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根源,這才是阿彌陀佛「十方臨命終化導迎接眾生」的根源,所有諸佛菩薩的神通感應,都沒有離開菩提心的慈悲與智慧的結合


    今天我們修行《三昧水懺》,講到「三昧」,就是把這樣一種慈悲眾生──度無量無邊的眾生,要拔無量眾生的苦,要給眾生快樂,給無量無邊眾生的快樂,拔無量眾生的苦,而實在沒有眾生的──這麼一個般若的智慧,真正親證到的,這就叫「三昧」,三昧就叫禪定。

我剛剛講過,佛法裡面用香、用珠──香的芬芳遠播,珠的圓潤光潔,來形容戒的清淨光潔,因為持戒清淨光潔,戒所散出來的香就芬香遠播,所以叫「戒香」、叫「戒珠」。

用智慧、用光明、用太陽來形容智慧,因為我們的愚癡是黑暗,因為黑暗在我們心裡面就是無知,黑暗就是看不到,無知就是不知道,所以用光明智慧來破除愚痴無知。而事實上,覺的力量感覺起來就是一種智慧光明。

用水來形容禪定。水有兩種特質:一種是晶瑩透剔,水裡面沒有一點雜質,可以看到裡面的。第二個,水靜下來是非常平靜的,像鏡子一樣平靜的,而且是非常透瑩的,所以水中沒有任何一點的雜質,非常的平靜,就是純淨的特質,用水純淨的特質來形容禪定中間「心的狀態」。

禪定有深淺、有大小的不同,深的就和智慧融合在一起,深的禪定跟智慧融合在一起,就是智慧,甚深的禪定就是智慧,可是它用定的形態來表現,就叫「三昧」

    禪定有很多的不同,它表現出禪定的特質,精神不一樣的時候,就有不同的禪定名稱。這邊所說的「慈悲三昧」,就是用以慈悲眾生而成就的一種禪定,叫「慈悲三昧」

三昧禪定用「水」來形容,所以就加一個水。又因為迦諾迦尊者在定中,化成小小溪流的水,然後由悟達國師捧著三昧水來洗人面瘡。因為水洗人面瘡,三昧水化成水,是消除人面瘡的一個直接的形體。所以水它的形象,它的標誌很特殊顯著,所以就把《水懺》的「水」突顯出來,就叫「慈悲三昧水」。慈悲是由般若跟利益眾生的慈悲心結合,這個慈悲就是三昧,也就是這個水,所以「慈悲」就是「三昧」,「三昧」就是「水」,這三個名詞是一樣的,從不同的角度來詮釋而已


「懺」就是一個儀式,懺的精神上面是斷惡修善、止惡修善,就是把我們過去的惡披露出來,而不是把它蓋起來,因為唯有承認我們過去的錯,改悔我們過去的錯,補救我們過去的錯,我們才能夠懺悔。

第二個,不再造業,才能夠不再有過,新的惡事,所以就是發露過惡,不再起惡念,不再重作,這就是懺悔的主要精神

我們把慈悲一切有情,由悟達國師跟迦諾迦尊者這個因緣,所成就的慈悲三昧的因緣,而作成的一個懺悔的儀軌,就叫「慈悲三昧水懺」


    今天講課就講到釋題──「慈悲三昧水懺」。時間到了,很感謝我們德林念佛寺,從慈大和尚辦這個僧伽培訓班講習會,有這個機會跟各位法師們一起學習,一起討論三昧水懺。如果講得有疏漏,請大家多多包涵、指教。我們到這邊,下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