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

《慈悲道場懺法》卷十 -- 發願第三十九>次發意根願


 (六)發意根願
次發意根願
又願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廣及十方四生六道一切眾生,從今日去乃至菩提,
        1. 離意根惡法

 (1) 十惡業
意常得知貪欲、瞋恚、愚痴為患,[1]常知身殺盜淫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為患,[2]
 (2) 無間業
常知殺父害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眾、謗佛法僧、不信因果是無間罪,
 (3) 生死輪迴
常知人死更生報應之法,[3]
 (4) 遠離惡知識
常知遠惡知識、親近善友,[4]常知諮受九十六種邪師之法為非,[5]
 (5) 修行的障礙
常知三漏、五蓋、十纏之法是障,[6]
 (6) 三途可畏
常知三途可畏、生死酷劇苦報之處,[7]
        2. 善法
願意常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常知諸佛是大慈悲父無上醫王、一切尊法為諸眾生病之良藥、一切賢聖為諸眾生看病之母,[8]
常知歸依三寶應受五戒次行十善如是等法能招天上人中勝報,[9]
常知未免生死、應修七方便觀煗頂等法,[10]
常知應行無漏苦忍、十六聖心、先修十六行觀、觀四真諦,[11]
常知四諦平等無相故成四果[12]
常知總相、別相一切種法[13]
常知十二因緣、三世因果輪轉無有休息[14]
常知修行六度、八萬諸行常知斷除八萬四千塵勞[15]
常知體會無生必斷生死[16]
常知十住階品次第具足[17]
常知以金剛心斷無明闇、得無上果[18]
常知體極一照[19]萬德圓備、[20]累患都盡、成大涅槃[21]
常知佛地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無量功德、無量智慧、無量善法。[22]
已發意根願竟相與至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天王佛 
南無珠淨佛 
南無善財佛 
南無燈燄佛 
南無寶音聲佛 
南無人主王佛 
南無羅睺守佛 
南無安隱佛 
南無師子意佛 
南無寶名聞佛 
南無得利佛 
南無徧見佛 
南無馬鳴菩薩 
南無龍樹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心,哀愍覆護攝受,令等得如所願,滿菩提願!


 




[1] 第一條是三根本煩惱。我們一切生死的根源就是貪瞋痴煩惱,它的根源是我執我執落在生命裡面就是所謂的身見,就是執著這個肉體為自我。貪瞋痴是在肉體的身見上面再發出來的煩惱,所以要息滅貪瞋痴,必須要能夠破除身見。身見在那裡呢?在我們心的深處,所以修行是要返回自性返回內心,返原還本到心的深處去看,看到那個身見我見,把它破除了以後,才能夠真正的出離生死,所以要知道貪瞋痴就是根本煩惱。
[2] 第二條身殺盜婬是身三惡業,妄言綺語惡口兩舌是口四過;前面是意三,第二條是身三口四,所以第一條跟第二條加起來,總共就是十惡業。
[3] 知道生死輪迴、三世因果的報應之法。
[4] 第五條是要常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
[5] 第六條是不可以接近邪惡的種種外道邪師。
[6] 第七個是知道三漏五蓋是貪欲、睡眠、掉悔、疑、瞋恨,十纏」是十種煩惱,這些是我們修行的障礙。
[7] 要知道生死的可怕。
[8] 從第九條開始知道是善法,從最根本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成佛,到所謂三寶是眾生的依怙。
[9] 第十一條要歸依三寶,應該要受五戒十善,成就人天的勝果。
[10] 第十二條七方便觀是聲聞乘的修法-四念處、別相念、總相念,加上煖頂忍世第一,叫七方便。
[11] 十六行觀為四諦每一諦都有四種行相。十六聖心是從十六行相裡面,逐步起無常苦空的智慧。
[12] 第十四條,觀四諦後無我,就一切平等,所以成就四果聖者。
[13] 第十五,一切種法是聲聞乘的觀法,先從別相觀-每一個法、每一個法的相。總相是法的通相-無常、苦、空、無我四法的總相。
[14] 十二因緣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講到我們覺性,或是生死的向下流轉,三世因果無有休息。
[15] 修菩薩行,從前面的四諦、十二緣起跟六度──締、緣、度,是佛法聖道的三個通路。
[16] 無生就是空性。能夠會入無生,才能斷除生死。
[17] 十住是三賢位,為修行的階位,從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到十地。
[18] 金剛心就是成佛的前一剎那,斷除無明,證得佛果,就是無上果。
[19] 體極一照就是所有的一切法平等,都是清淨的覺性。
[20] 萬德是所有的功德。一切法空寂是空中含攝一切萬有,叫萬德圓備。
[21] 所有的煩惱污垢無明,都除掉,就成就涅槃。
[22] 第二十三條是能夠了達通達證得佛的種種功德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