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3日 星期六

《慈悲道場懺法》卷七 -- 懺主謝大衆第十二


懺主謝大衆第十二 [1]

一、永為佛法眷屬。
二、藉大眾的因緣來成就功德。[2]
三、希望大眾成為生生世世的菩提眷屬。[3]
 (一)同為菩提眷屬。
 (二)一起嚴土熟生。
 (三)一起成就法身。


一、永為佛法眷屬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相與已能生堅固信,發菩提心,誓不退還,此是不可思議志力,此心此志,諸佛稱歎。[4]今日唯深隨喜,[5]願未來世,復得遭遇,捨身受身,願不相離,至於菩提,永為法親,慈悲眷屬。[6]
二、藉大眾的因緣來成就功德
今建此法,便成叨靦,[7]智無其解,身乖其行,[8]輕發此意,[9]實足驚於視聽。[10]然人微事重,[11]冰炭交心,[12]若不資籍強因,而無以獲勝妙之果。[13]誠知謬造,心不忘善,[14]冀蒙念力,同為慈親,[15]仰屈大眾,降德道場。[16]時運不留,忽爾垂邁,[17]緣行所牽,勝會難期,[18]當自課勵,兼以利人,[19]卓然排羣,[20]莫追後悔。[21]法音經耳,功報彌刦,[22]一念之善,永得資身,[23]一向一志,無願不獲。[24]相與人人,各各至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威德寂滅佛 
南無受相佛 
南無多天佛 
南無須燄摩佛 
南無天威佛 
南無寶眾佛 
南無寶步佛 
南無師子分佛 
南無極高行佛 
南無人王佛 
南無善意佛 
南無世明佛 
南無寶威德佛 
南無德乘佛 
南無覺想佛 
南無喜莊嚴佛 
南無香濟佛 
南無香像佛 
南無眾燄佛 
南無慈相佛 
南無妙香佛 
南無堅鎧佛 
南無威德猛佛 
南無珠鎧佛 
南無仁賢佛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三、希望大眾成為生生世世的菩提眷屬
 (一)同為菩提眷屬 [25]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此道場同業大衆,廣及法界一切有情,[26]同一菩提心,同一菩提願,願從今日盡未來際,生生世世常為三寶眷屬,同為智慧法親,同為慈悲骨肉,同處修因,同處證果,音響相應,[27]形影相隨。[28]
 (二)一起嚴土熟生 [29]
莊嚴淨土,歴事諸佛,同行同到,[30]救護世界,接引衆生,同力同作。[31]
 (三)一起成就法身 [32]
法身本無二體,[33]行願亦同一致,[34]三身四智同得圓成,[35]八解六通,同一自在,饒益將來,同登正覺。[36]


[1] 懺主謝大眾是感謝大眾成就法會,屬於發願迴向。我們來參加法會,固然我們自己的發心是最重要的,可是要想到一個法會,需要道場的建立、殿堂的莊嚴、執事維那主法法師們多年的修持帶領我們來共修、施主的護持各種因緣,方能聚成這個法會的緣起,所以我們要感謝所有直接與間接成就這個法會的人,讓我們知道善的修道因緣、難得的珍惜感念之心。就是梁皇法會的帶頭者,提醒大家要發起這麼一個殊勝共為菩提眷屬的大願,所以這是屬於發願。
[2] 興建梁皇道場是非常殊勝的功德因緣,能夠成就是藉大眾的力量。
[3] 今天大家能夠一起成就這個梁皇法會,今生固然是非常殊勝的因緣,事實上也是前世種種的善緣善因,促成顯現了今生大家一起共修的果。也希望今生的善因,來世也能夠生生世世成為菩提眷屬,大家一起繼續修行佛法。這個就是願,希望我們大家能夠珍惜共修梁皇法會的善緣,成就生生世世的菩提眷屬。
[4] 大家生起誓願度眾生的菩提心,十方諸佛同聲讚揚。
[5] 我們也非常的隨喜大眾的這個菩提心。
[6] 從今天開始一直到成就佛果,我們永遠為佛法的親人,永遠為菩提的慈悲眷屬。
 以恩愛相許的眷屬,前面講過今天的仇人都是由我們親人而來的,我們如果以恩愛期許為生生世世眷屬的話,那麼將來就會彼此成為仇人。如果我們現在是以佛法的思想來成為眷屬,就可以互相增上,彼此成就,共為善知識,然後進修佛法,成就佛道。
[7] 是只有一分的力量,做了五分十分的事情,自不量力的感覺。是慚愧的意思。現在我們興建慈悲道場,成就共修法會,有點誇大自不量力,所以有一點不好意思。
[8] 自己智慧沒有這麼的深厚,能夠深入理解佛法的思想;自己的行為又不符合佛陀的六波羅蜜、菩提心行。
[9] 智慧不夠、行為又沒有那麼的圓滿,可是卻說要行梁皇寶懺度一切眾生。
[10] 驚於視聽是讓旁邊的其他人,覺得你有資格能力做這個梁皇寶懺嗎?就是讓人家產生懷疑的意思。
[11] 我個人的力量非常的微薄,可是這個事情卻擔子很重。
[12] 冰炭交心就是內心很大的冷熱不調和──冰是冷的,炭是紅紅的火炭。比喻因為事情很重大,可是力量很薄弱,所以承擔不起的人,就覺得矛盾、心裡面有壓力,就像冰跟炭融在一起,有衝突感覺一樣。
[13] 強因就是有力的幫忙。假設不藉著其它有力的幫助、不借重於旁人有力的幫忙,當然就沒有辦法得到殊勝的功德之果。
[14] 雖然我知道這樣做有點不自量力,可是我心是誠意、是向善的、是為了眾生的。
[15] 所以希望得到你們的心意支援,一起來成就為法會的眷屬。
[16] 所以委屈大家來到這個慈悲道場法會,一起來幫忙成就這個殊勝的功德。
[17] 時運就是時節因緣。忽爾,馬上;垂邁就是老朽、年紀大了。因緣不會停在那邊等你,三天五天的法會馬上就會過去,不會停下來,看看馬上就老了。
[18] 就是萬物流行。種種的因緣、種種的世界、很多的外緣事情在你的周圍牽牽扯扯,始終沒有機會來參加這個梁皇法會,這個殊勝的法會不會等你的、很難再碰到。所以我們要努力參加、努力的行持,以免漏失掉或者錯過了而感到後悔。
[19] 我們應該要自己勉勵很努力的去做,同時也可以利益別人。
[20] 卓然」:很超越的、很獨特的。不跟別人去世俗的遊樂。
[21] 否則我們就會事後追悔。
[22] 法音經過耳朵以後,功德果報一直會延續多生多劫。
[23] 這一念善,生生世世都能夠得到利益。
[24] 你的心意、你的志願,都能夠達成滿願。
[25] 希望未來能夠同為菩提眷屬,共同修行,互相勉勵團結在一起,像形影相隨一樣不分離。
[26] 梁皇寶懺慈悲的特質,就在於廣及一切有情,這就是真正的慈悲心,始終時時刻刻念茲在茲的、不會捨掉一切眾生。慈悲就在於利及的面廣及一切有情,所要令有情達到的境界果報,是佛的最圓滿的功德,這才叫做真正的慈悲;以這個慈悲心所修的法會,叫做慈悲道場。
[27] 這邊發聲,那邊回音。
[28] 身體到那兒,身影就跟到那兒,形影不相離。
 法親眷屬跟世間人眷屬,有什麼不一樣呢?
 世間眷屬以夫妻恩愛、血緣關係作為連繫,所造成一個所謂眷屬的結構,再加上道德的薰陶,就有父慈子孝的道德連鎖關係產生,家庭的眷屬關係得到昇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臣之間、長官部屬之間,就是屬於利害的關係。而人與人之間除了利害,還要有道義,超越利害、作為人的一種高尚的道德,把所有其他人都用跟親人眷屬一樣的關心態度來對待,這就是道義;所以儒家在恩愛骨肉的關係上、在權力金錢的利害關係上,把人與人之間的眷屬關係,提昇到仁義的層次。
 佛法是把所有的有情生命──不管是人乃至地獄、餓鬼、畜生都等同一視,沒有親人眷屬的問題、沒有長官部屬的問題、沒有親里朋黨的關係,只要是有情的生命,都平等一視,都以佛法的關係來成為眷屬。它不是等同於世間的恩愛利益的眷屬,也同時超過儒家孔孟仁義的眷屬關係,它是用佛法的智慧與慈悲,普利一切有情、平等的眷屬關係;所以這一種所謂形影相隨,音響相應的眷屬,是以道親法愛,將彼此緣份講到了極點,跟世間人的恩愛骨肉、利害相關的眷屬關係,是絕對不一樣的。
[29] 修行成功以後,一起莊嚴佛國土,普利有情。
[30] 同行同到,一起做、一起走
[31] 同力同作,一起實踐、一起來做一件事情,就是利益眾生。
 我們不斷修行菩薩行以後,慢慢地種種功德智慧成就,我們要一起清淨淨土,然後親近十方諸佛,然後救護世界、接引眾生。前面是自利,這邊是利他,最後成果。
[32] 希望將來一起成就法身,因為法身平等一體,所以我們一起成就清淨的法身。
[33] 諸佛同一法身,所以我跟一切的有情是同共一個法身,所以沒有二體。
[34] 行願也一樣,我們所發的願、所行的菩薩行也是一樣。
[35] 三身是法身、報身、化身。四智是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佛的三身四智,也一樣一起成就。
[36] 慈悲道場之所以慈悲的意涵,就是所攝及度化的眾生是所有一切有情,度化到同登正覺,這就是慈悲的精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