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3日 星期三

般若關暨金字藏文《心經》抄經(五)醫學醫治疾病,佛法醫治煩惱



 有一次印隆跟吳主任醫師分享:
眾生的問題,也不外是工作、家庭、感情、學業、金錢......等等,以前印隆也會為他們擔心,不斷地給予許多建議。甚至看了很多世間學的心理學書籍,但是發現還是要自己親身的實踐(觀念的聞思修),才能展現出力量。也隨著經驗的累積,印隆發現生命自然會找到出口,不需要太過涉入其中,而是在他們與我有緣時,珍惜因緣陪伴他們一起面對,協助他們盡力去看清楚問題。也發現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修持的深淺相關:如果我愈平靜、愈無有欲望(無所求)、愈廣結善緣,則愈有能力幫助信眾解決問題。

吳主任醫師也與印隆分享:
『佛陀說有苦有樂的「人」生,比較會願意修行』---這真的沒錯,看病的人也是一樣,很勞累連生活都無法的人,沒時間看病。天天享樂、養尊處優的人,也不珍惜看病。常看病的人都是介於中間,有苦有樂的人。

生命自然會找到出口,不需要太過涉入其中,而是在他們與我有緣時,珍惜因緣陪伴他們一起面對,協助他們盡力去看清楚問題。也發現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修持的深淺相關』這一段話,真的就是我瞭解心裡學的最高層次,只要陪伴,但唯有自己心思透明,才能陪伴不被干擾方向。

放下執著,無有煩惱:就像吳主任醫師所說的「心思透明」。佛陀常被譽為「清淨琉璃身」,就是祂的智慧像琉璃般的清澈無有煩惱雜染,才能看清楚眾生的問題而給予協助。

吳醫師並再詢問,因為印隆提到『治病,關涉了太多的因素條件(因緣),與眾生的業力有關,業力包括過去是與今生,根本之源在於觀念。』這『觀念』指的是什麼?

印隆回覆吳醫師:
「觀念」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觀念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觀念造就習性,習性成就性格,性格影響行為,行為產生業力,業力感召業果......就這樣不斷的循環與影響。

佛法上有說明所謂的「惑、業、苦」 ,貪瞋痴等煩惱叫做「惑」(就是無明,也就是顛倒的觀念),因「惑」而造作種種的善惡業,因「業」而招感無數的生死果報。經云:「因惑造業,因業受苦。」而什麼樣的習性,就會相應什麼樣的境界。

佛法的實踐,為「聞、思、修」--聞法、思維、修證,就是要我們改變顛倒錯誤的觀念,以「正見」來看待萬事萬物(八正道首要就是正見)。這個「正見」就是了解「緣起性空」之理,了知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有,因緣消散而滅,如此而已。因此就能放下對於外在境界的貪著,乃至於「我」的執著。

「聞、思、修」用於世間法也是同樣的:一次次的聞思修,都是一次次的經驗,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是如此。Je Rome Kagan說:「經驗改變大腦 」,腦部在感知過程中,除了開啟了學習與成長的可能性,更能逐步改變多年的積習。

而佛法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息滅貪嗔癡,增上慈悲與智慧,發願讓一切眾生離苦得安樂。
如美國兩位教授安東尼˙露茲和理查˙大衛森曾經針對腦部掃瞄所進行的研究,發現透過與慈悲心相結合的禪修,能大大增強gamma waves,顯示佛教修行者透過禪修,其腦部能達成更穩定合一的狀態 。因為透過不斷地修心訓練,可讓腦部發展出新的神經元連結,不僅能轉化既有的感知,更可超越焦慮、無助感和痛苦等心理狀態,成就心靈與生命成長之目標。這也可以說是以現代科學的方式,來驗證「觀念」的力量吧!

《易經.繫辭》云:「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就是說明什麼樣的習性就或相應到什麼樣的人事物。(《易經.繫辭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注解〕方:指萬物之性情。)

當境界來時,想要改變境界只是妄想,唯有真正改變自己的觀念,自己的觀念改了、習性改了,相應的境界就會改了。一切的根本都是來自於自己的「心」,要好要壞,唯由「心」可以決定。若只是一味向外尋求境界的改變,而永遠不能滿其所願(求不得苦)。一切的問題真的都是來自於自己,因此唯有轉心轉念,改變習性,才能真正「轉苦為樂」!

【醫學醫治疾病,佛法醫治煩惱】 惠敏法師《蓮風小語2002
醫學能夠分析、了解:身體是由細胞構成組織,不同的組織組成不同的系統,不同的系統組成個體;因此,能夠醫治疾病,恢復健康。佛法也是如此,能夠分析、了 解:心識是由不同的心念構成各種心態,不同的心態結合成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構成不同的人生:因此,佛法能夠醫治煩惱,解脫自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