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日 星期二

道在生活日用中

在佛教的威儀戒中,透過戒律的規範,以端正修行者的身心。

猶如《金剛經》一開始,佛陀就示現四威儀:「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即是以身教表法,從中學習戒定慧三學之妙用

因此可知,道在生活日用中!無有神奇,老實修行為爾!

表格 學佛七事妙用

學佛時食

學佛齋戒,非時不食故。佛不持而不犯,曰妙用

食與齋料揀

食時非齋

如諸天早食,畜生午後食,鬼夜食,非此時亦得食,故非齋

出家五眾,當盡形壽持此齋戒。

在家二眾,或一日一夜齋,曰八關齋。或持十日齋,六日齋,或持正、五、九、三長齋月;不如是學,則非佛子

齋非食時

如儒云:「齋之為言齊也,齊其思慮之不齊也。」故非食

亦食亦齋

如佛食時,齋日出已後,日午已前,過早過遲,皆破齋犯戒

雙非

 

學佛著衣

比丘、比丘尼

佛制比丘、比丘尼受戒時,不具三衣,即不得戒。具衣受戒已,每日少一衣,或有一衣未披,亦犯,多一衣亦犯

小三眾

須具三衣,未受具戒不許披,亦不許多,但披縵衣。受具戒已,每日須披同前

在家二眾

須多畜三衣,不許披,擬施缺衣僧故,自亦披縵衣

學持缽

出家五眾

各人畜一如法缽,不許少多。如法者,體須鐵瓦,色赤而黑,量須應自飯量

在家二眾

亦許多畜,擬施

學佛乞食

不分貧富貴賤家,曰次第乞

不到七家而缽已滿,曰乞已

或缽未滿,已滿七家,亦曰乞已

得則取回本處食之,否則耐飢,以待來日,決不能犯非時食。

施主可施食以求法,乞者可說法;不得為求食而說法,亦不得作一切俗事以求食,妨廢道業,故佛不許

學飯食

飯上聲,吃也;食去聲,飯也。

未吃飯前,當供佛作觀,及為施主求福慧持咒願等

學收衣缽

佛制三衣:
1、五條衣,亦名作務衣。
2、七條衣,亦名入眾衣。
3、大衣,亦名上衣,說法乞食正披此衣。今乞食受齋畢,收此大衣及缽

學洗足

佛行走時,足不落地,而現千輻輪相,本不染塵,何須洗之?以此益見其以行與事示之而已

敷座而坐

開坐具於座,而坐以習定。佛無不定時,亦示現度生

 

----------------------------------------------------------------------------------------

「吃相」看個性

吃 相如面相,多少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處世態度,跟一個人一起用餐,細細觀察他在餐桌上的舉動,就能猜出對方幾分個性了,西方的許多心理分析家均認同了這個觀 點。有些人吃東西時,唇不閉,從嘴裡頭盡發出一些吱吱喳喳的聲音,雖然是美食當口,但會讓旁人覺得有欠教養,也許就這麼一次表現便讓很好的機會飛掉了。 

拿 碗的方式也是有學問,拇指在上輕按碗沿,而其餘四指稍併,托拿住碗底,整體來說就有如龍口含珠,手臂輕輕的夾住腋下,以碗就口,拿筷子的手將飯輕撥入口, 這一幕正是傳承下來,較為正確的姿勢,而拿筷夾菜也是有些規矩的,除了須夾得準也講究夾得穩,而最忌諱的是在碟子上東挑西撿的,不雅的動作往往會留下不好 的印象呢! 

夾菜徐而有序、細嚼慢嚥之人:心細,有耐性,也是擁有研究心之人。 

吞嚥快速之人:會是急性子的人,雖有果斷力,但常會流於魯莽及衝動,如遇雜亂難理之事,則無法靜下心來謀求解決之道。 

以食物或以碗就口之人:較有榮譽感及優越感,其人之自信心平實,且自尊心強。 

以口就食物的人:做事較草率,雖然個性隨和,但也隨便些。

吃飯時,張開雙臂,扒飯迅速,嘴裡喳喳作響之人:欠缺教養,也是位我行我素,聽不進好言相勸之人。 

飯後將碗筷放置整齊,能將桌上殘渣、骨頭收拾乾淨而無狼藉之狀:是位循規蹈矩、品德高尚、愛惜名譽、注重形象之人,此人做事常能信守有始有終。 

飯後杯盤狼藉,湯汁殘渣骨頭滿桌,有如土石流過後:是位凡事不拘小節,行為常會流於失檢,只顧眼前小利而不計嚴重後果之人,往也是難以成就大器。 

吃飯時毛毛躁躁或嘴裡尚有食物但卻說話說個不停的人:個性急,凡事無法沉著,意志力薄弱或缺乏耐性,自我節制力不夠,常會流於公私不分,缺乏高瞻遠矚之能力,夫妻運也常見不好,最重要的如果不小心將口水、飯菜噴出會多麼惹人厭。 

匆匆進餐,完畢後,便立即離席,不在意同桌之人是否完膳:此人主觀意識強,凡事常以自我為中心,少為別人設想,對於周遭朋友或家人之付出,會視若無睹或視為當然,是位我行我素,難以溝通的人。 

俗話說,「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吃要有吃相」無論是吃飯、寫字、看電視、看書,甚至是站著、坐著、躺著…等等,要求姿勢不可歪七扭八的老人家智慧,除了影響觀瞻與姿勢外,也是表現出一個人做事態度的基礎養成。您是否能也能體會其中所深藏的廣大智慧呢?

2 則留言:

  1. 感謝法師分享,足以令人自省。  弟子 常定 頂禮

    回覆刪除
    回覆
    1. 常定菩薩:阿彌陀佛!

      隨喜您的體悟! @};-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