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妙智菩薩問印隆明天想喝什麼湯?印隆非常感恩妙智菩薩的慈悲用心,但也很慚愧地跟她說,請她決定就好,因為若依戒律來講,我應該不能自己選擇想吃不想吃的東西,但若是因病,可以開緣。
在還未受具足戒時,印隆有受式叉摩那戒(註1);當時在義德寺學了許多嚴格的戒律規矩與觀念,例如飲食,不可自手取食,要由沙彌尼取食後再給我們,若無沙彌尼,則需女淨人。同理,比丘尼需要由式叉摩那、沙彌尼或女淨人來取食盛鉢;比丘則需要由沙彌、男淨人來取食。。
關於這條戒,印隆在回常住後,有特別思考,我想佛陀制此戒律的用意,是要我們消弭貪愛心、分別心。就像是在原始佛教時代,佛制托缽乞食,是要依序托缽,不可分別貧窮人或富有者。因為對貧窮者來說,是過去沒有布施培福,因此他們更需要植福田;對於富有者來說,雖過去生有植福,但此生也消耗了許多福報,更應該廣種福田!而對於我們來說,所有的一切眾生都需平等對待,讓大家都有布施培福的因緣,因此不可撿擇。
而在漢傳佛教,雖然因為風俗沒有做托缽乞食,但是寺院的過堂,其意義是一樣的。因為透過行堂的分配,僧眾依戒臘依序得以食用,沒有分別取捨之心,就像是依序托缽乞食一樣,因此有「食存五觀」,接受供養的人應食存五觀,隨緣自在享用,不要分別挑剔,一切須在辦道上相應:
1. 「計功多少,量彼來處」:食物得來不易,需要許多人和其他條件共同成就,應有一份惜福和感恩之心。
2. 「忖己德行,全缺應供」:接受食物供養時,檢討自己的德行,有否具足戒定慧三學,藉此警醒精進修行,應保持一份慚愧之心。
3.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飲食為眾緣和合,須時時提防自己,不可貪戀食物的美味,應保持一份離欲之心。
4. 「正事良藥,為療形枯」:食物為健身療病的藥物,並非為滿足口腹之欲,應有一份警覺之心。
5. 「為成道業,應受此食」:接受食物是為了成就道業,令色身可以繼續修行,應保持一份精進之心。
印隆現在雖然因病不得不先在靜處休養,但我對自己的要求不會鬆懈。「莫以惡小而為之」,從起心動念就要時時護念觀照。因為沒有名利心,不貪求五欲之樂,才不會對檀越有分別取捨之心,才能如《法華經》中所說的,對一切眾生平等說法,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
註1:式叉摩那戒:式叉摩那是女眾出家眾,屬於沙彌尼以上,比丘尼以下的一級。式叉摩那譯義為學法女,是在二年內,受持六法戒的一類。為沙彌尼(女眾出家的預修)仰修比丘尼戒的一分而已(參:http://www.yinshun.org.tw/books/10/yinshun10-08.html)。
法師阿彌佗佛借分享照片文章~~
回覆刪除阿彌陀佛!
刪除歡迎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