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1日 星期六

但心曉悟,即法為經

 

 今天,如同參道友般的學弟法師與學妹來訪,雖然我們差了二屆,年齡也有所差距,但是因為對「法」的真修實踐理念,讓我們即使畢業後,仍舊可以「以法相會」。

我們談得非常愉快,從十點多一直到下午五點,中間雖有用午齋及休息的時間,算起來也談了許久!因為都是在討論佛法,所以感覺神清氣爽,雖然仍是拖著病弱的身體,卻不會感到不適,能正念在佛法上真是好啊!我們一開始從論文的方向,討論到研究佛學與修行實踐的關係,真的是「志同而道合」,大家都是希望在實踐上用功的行者。

其實,研究佛學與修行實踐,何嘗有所分別呢?原本就是相資相成的!古來多少高僧大德,無一不是解行並重的宗教師!

今天印隆也以天台智者大師的「觀心釋經」,來論證佛學研究與修行實踐不二無別。「觀心釋經」理論是與經義相互印證的一種實踐性的詮釋方法,經由知解和實踐的互契結合,顯示出天台教觀雙美的特色。

在任一經、任一法之間以即空即假即中的圓觀方式來觀照一切緣生之法以體會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的諸法實相境界。以天台的「觀心」方式透過此「釋經」過程成就聞知即行的解脫實踐之行因此學佛與佛學、閱讀與修行、理解與實踐、知解與行證是相即相行無有對立區別的。

智者大師以《妙法蓮華經》為主體發揮天台思想的奧妙在闡釋義理時兼論觀心法門在論述觀心法門時也釋解義理為有教有觀的教觀雙美的思想原則。

《法華玄義》中云:「內自思惟,心與法合,不由他教,亦非紙墨,但心曉悟,即法為經。[1]」智者大師對於佛陀的教法是視之為解脫生死煩惱的生命智慧。「但心曉悟,即法為經」即是指最重要是「心」與「法」的契合成就究竟的解脫之道其在著作中時時強調「觀心」的重要性因為智者大師講述佛法的目的一向秉持著「聞義兼修,教觀雙舉」將教相門與觀心門相互融通,互契互入。對於一切教理都要由心來印證實行而且是「即聞即行」。

印隆希望在明年閉關前能整理完成《法華文句》的觀心釋經內容。因為預計此次的法華關能再深入法華諸法實相的觀心功夫也能與大家分享解行並重的法華之妙! 



[1]《大正藏》第33冊,頁776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