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印隆的十多年好友小麵仔再度來訪,愈來愈覺得她真是善根深厚啊!我們也有因緣談到了許多,今天特別提到「心、境、習、緣」的問題。
其實我們是先從往生時牽引投生下一道影響最主要的三個因素來談起:「隨極重善惡業、隨習、隨業」,又從「隨習」中說明習性影響的猛烈。印隆提到了「咪咪師父」(厭離行)的故事,說明習性對於生死輪迴影響之大。在《法華三昧懺儀》之逆順十心的懺文中,智者大師說明我等眾生從無始以來,之所以輪迴生死、造諸惡業,乃至於一切眾生中起種種恩怨、惱害等,無不由於此十種順生死流的十種惡心,讓我們逆於涅槃道而順於生死流,生死受苦不已!
除了在臨命終時,習性會影響眾生投生的業道之外,在日常生活上,也是深深影響著我們。觀念影響行為,行為造就業報,所謂的「惑業苦」 ,貪瞋痴等煩惱叫做惑,因惑而造作種種的善惡業,因業而招感無數的生死和痛苦。經云:「因惑造業,因業受苦。」我們無始以來的生死習性,讓我們造作種種生死業因,而受種種生死果報。
什麼樣的習性,就會相應什麼樣的境界,一切的根本都是來自於自己的「心」。要好要壞,唯由「心」可以決定;可惜眾生無明,向外尋求境界的改變,而永遠不能滿其所願。一切的問題真的都是來自於自己,自己的觀念改了、習性改了,相應的境界就會改了。因此唯有轉心轉念,改變習性,才能真正「轉苦為樂」、「化火焰為清涼」!
俗諺也有云:「物以類聚,獸以群分」,其實就是說明什麼樣的習性就或相應到什麼樣的人事物。當境界來時,想要改變境界只是妄想,唯有真正改變自己的心,方是下手得力之處!
以下引用於:http://www.ctworld.org/meditation/02_b05.htm
十二因緣
【前言】
十二因緣,亦名十二有支,「有」即三有(三界),「支」即支分,世間有情於三有中生死流轉的因果,皆不出此十二支分,故名十二有支。緣覺乘(註1)行者即是觀此十二因緣,而證得辟支佛果。
【十二因緣的意義】
一、無明:癡暗義。闇鈍之心,無照察諸法事理之慧,不能了知善惡因果,是貪瞋癡等煩惱的通稱。
二、行:造作義。由於無明煩惱,而發動身、口造作種種行為,善行稱為善業,惡行稱為惡業,所以行又稱為業,有了業行就要受報。
三、識:因過去世的無明煩惱和善、惡諸業,引生分別染心,即為識。例如人死後,神識成中陰身(註2),見到父母交合,一剎那間,生起憎愛分別之心,即投胎受生,這就是識的作用。
四、名色:名是指精神、心識,色是指物質。胎兒在母胎中,六根尚未長成,唯有心識與胎形,即稱為名色。
五、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由此六處而入。故胎兒在母體內,六根逐漸完備的階段,稱為六入。
六、觸:即接觸。胎兒出胎後,六根與外在塵境接觸,就稱為「觸」。
七、受:即領受。為根、塵、識相接觸所生的感受,可分為苦受、樂受、捨受。對於違逆境界,身心感覺苦痛、煩惱,稱為苦受;對順益之境,感覺身心適悅,稱為樂受;對中庸境(註3),覺不苦也不樂,稱為中庸受,又稱為捨受。
八、愛:貪染名愛。於喜好的境界,產生種種欲愛、貪愛之心。
九、取:執取境界,說名為取。心生愛著之後,更想取得、佔為己有,即為取。
十、有:因為想佔有,便以種種手段,造作種種善業、惡業,故有未來的善惡諸報,名為有。
十一、生:即未來世的受生。由於今生貪愛、取著而造業,即招感來世受生的果報。
十二、老死:衰變為老,身壞命終為死。有生則必有老、死。
【生死流轉門】
十二因緣的道理,顯明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起惑、造業、受苦的因果關係。
因有「無明」煩惱,而於過去世造作諸業「行」,故由「識」託胎,進而有「名色」,接著形成「六入」,出生時與外境接「觸」,便產生種種感「受」,由此起貪「愛」、執「取」,又復「有」未來之果報,繼續於來世受「生」,終至「老死」。眾生因無明不覺,而生死相續,永無休止,稱為十二因緣生死流轉門。
【十二因緣與三世二重因果的關係】
偈曰:「無明愛取三煩惱(惑),行有二支屬業道(業),從識至受並生死,七支同名一苦道(苦)。」此即說明十二因緣與惑業苦及三世因果之關係。
茲將十二因緣與三世因果的關係列表如下:
十 二 因 緣 與 三 世 因 果 | 過去世 | 二因 | 無明 | 惑 |
行 | 業 | |||
現在世 | 五果 | 識 | 苦 | |
名色 | ||||
六入 | ||||
觸 | ||||
受 | ||||
三因 | 愛 | 惑 | ||
取 | ||||
有 | 業 | |||
未來世 | 二果 | 生 | 苦 | |
老死 |
【聖道還滅門】
眾生因一念不覺起惑,因而造業、受報。故知,若欲消除三障諸煩惱,則須知因識果,瞭解此十二支層層相因的關係。仔細推之,來世有「老死」之苦,皆因有「生」之故,會繼續受生,皆因今生感「有」未來之報,此「有」因「執」取而生,執「取」因有「愛」之緣故,「愛」皆由種種感「受」而起,感「受」之起因為六根接「觸」塵境,「觸」因「六入」而生,「六入」由「名色」長成,「名色」因心識託胎而有,心「識」由過去世造作諸業「行」所致,業「行」起源於「無明」煩惱。
追根究底,無明是生死流轉的根源,所以要了生死,即須破除無明。無明若滅,其後相續而起之因緣亦隨之而滅。所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此乃行者欲逆生死流、得證解脫聖道所修,故稱十二因緣聖道還滅門,屬於聖者的境界。
【結語】
十二因緣生死流轉門為世間之因果,聖道還滅門為出世間之因果。所謂凡聖殊途,若流轉於三界生死中,始終是凡夫,不得解脫;倘能破除無明煩惱,依還滅門修習聖道,則能轉愚成智,永入聖道之流。
【附註】
(註1)-緣覺可分為二類:生於有佛之時,因聽聞佛說十二因緣的道理,而覺悟之聖者,稱為「緣覺」。生於無佛之時,由於宿世的薰修及善根,見飛花落葉之景,覺悟世間「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而證得辟支佛者,稱為「獨覺」。 ②
(註2)-中陰身又稱中有,指眾生自壽終至再次受生期間之識身。 ③
(註3)-中庸境即不苦不樂之境。
【十二因緣與四諦的關係】
十二因緣與四聖諦名異而義同。過去的無明、行,現在的愛、取、有,屬於集諦;現在的識、名色、六入、觸、受,未來的生、老死,屬於苦諦。以能觀的智慧心豁破生死無明,屬於道諦;因修道而漏盡無明,證得涅槃寂靜,屬於滅諦。
苦諦與滅諦是果,集諦與道諦是因,是故行者若欲滅苦果趣樂果,不論觀十二因緣或修四諦法門,皆須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方能漏盡煩惱,得證涅槃聖果。
【一念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就事上而言,稱為三世十二因緣;就理上而言,隨一念心起,便具十二因緣,稱為一念十二因緣。如《大集經》中言,一念中,因眼見色,而生愛心,即是「無明」;為愛造業即為「行」;至心專念,故名為「識」;識共色行,是名「名色」;六根生貪,是名「六入」;因入求受,名為「觸」;貪著心者,名之為「受」;纏綿不捨,名為「愛」;求是等法,名為「取」;如是法生,是名「有」;次第不斷,是名「生」;次第斷故,名之為「死」。
今以吃包子為喻,說明一念十二因緣之理。如飢餓時,想吃東西,這念心一動,即垂涎三尺,此一念不覺,就是無明;因為無明,則有心的造作,而產生「行」;見包子起分別,即是「識」;此時馬上由心理影響生理,現出餓鬼相,為「名色」;「六根」接觸包子,產生「觸」;見到包子覺得很好吃,就是「受」;心生愛著,即是「愛」;想執取、佔有,即是「取」;因取而產生業有,即是「有」;產生業有之後,又念念相續生起,即是「生」;念頭生、住、異、滅相續,即是「老、死」。一念具足此十二因緣,輪迴不已,此為一念十二因緣流轉門。
眾生每起一個念頭,即感一個果報:起好的念頭,感善的果報;起壞的念頭,感惡的果報。假使六根接觸外境,心生染著時,當下這一念心,立刻覺察、覺照,發慚愧、懺悔的心,檢討反省,不隨妄心流轉,如此馬上就能離開惡道,趣向善道,此即為一念十二因緣還滅門。
【結語】
修行即是在起心動念處修。古德云:「披毛從此出,作佛亦由它。」日常生活中,無論閒忙動靜,這念心皆能時刻覺察、覺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見境不生貪愛,作主的心始終存在,即能契悟本心本性,當下便證不生不滅之聖果。
師父吉祥!阿彌陀佛
回覆刪除感恩師父慈悲開示!(還好字體大,老花眼看了比較不吃力。)
清見仁者:阿彌陀佛!
刪除末學有特別用html碼放大,因為也覺得預設字級好小~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