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一代高僧 ~ 唐 • 玄奘大師

 

玄奘大師600年~664年,也有說是602年~664年)俗 姓陳,名褘,河南偃師縣人。母早逝,父親陳惠,英潔有雅操,潛心學問。奘師為最幼子,小時候就非常聰敏,崇尚古賢,通達經典,非雅正之籍不觀,非聖哲之風 不習,不交童幼之黨,無涉闤闠(市井熱鬧處所)之門;不像現在一般小孩喜歡看漫畫小說、染壞習慣、成群結黨,溜達逛街。可見奘師於幼年時,就與眾不同。

八歲時,父親教讀《孝經》,講解到「曾子避席」這一段時,師忽整襟而侍立;父親覺得奇怪,就問原因,他恭敬地回答說:「曾子聽老師教《孝經》,尚且知道避席肅立,兒今親奉慈訓,豈可安坐於此?」父親聽了非常歡喜,知道他將來必成大器。

師十歲時父親過世,頓失所依,便前往東都(洛陽)淨土寺,投靠其兄長捷法師,學習經典。

十 三歲時,朝廷下令度僧廿七名,參加考試的優秀人才有數百人之多。奘師雖相貌莊嚴,舉止不凡,卻因年幼而無法參試,只好徘徊於試場門外;幸虧有知人之明的主 考官鄭善果看到了,見而奇之,就詢問師的家世,並問道:「出家意何所為?(出家的發心、志願是什麼?)」奘師慨然回答說:「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長遠而言,要紹隆佛種,立志成佛!近則發揚光大佛所遺留的教法,使佛法流傳不絕!)」 鄭善果聽了這段不同凡響的話,深為讚許,更尊崇師的器貌非凡,故特別破例而錄取;並對諸同僚讚美說:「誦業易成,風骨難得。若度此子,必為釋門偉器,但恐 果與諸公不見其翔翥雲霄,灑演甘露耳。(一般的學佛誦業,要有所成,並不算難;但具備聖志風骨的,則是希有難得了。若度此子出家進修,必能成為佛門偉器。 只是他還年幼,我們已老,恐怕看不到他將來的殊勝成就、弘揚聖法了。)」如今看來,鄭卿果然是所言不虛啊。 ( 演培法師有云:「奘公受知鄭善果,得以出家為僧,使中國佛教產生這麼一位偉大高僧。我們今天受到奘公的法乳之恩,不僅要對奘公表示高度的感德,即對鄭善果先生亦應表示相當的敬意!」)

奘師出家後,執卷求法,廢寢忘食,二三年間即究通《涅槃》、《攝論》、《毘曇》、《迦延》諸部;其理智宏才,無人能比;廓宇宙以為志,繼聖達而為心,大弘佛法,眾望所歸。

 

◎ 演培法師於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講記》中更進而闡釋說:

奘公出家後,要以求法為務,在其求法過程中,長安有兩位佛學權威,就是法常、僧辯二大德,前者以善究攝大乘論聞名,後者以精通俱舍論見稱。奘公文質俱佳,從其受學以後,獲益獨多,二大德面讚奘公說:「汝可謂釋門千里之駒!再明慧日,當在爾躬,恨吾輩老朽恐不見也」。 又有名僧基法師每顧而這樣的說:「余游講壇多矣,未見少年神悟若斯人也」。還有相州慧休法師亦曾對人這樣歎道:「希世若人,爾其是也」! 一個青年僧人,獲得這麼多的大德讚美和賞識,自然是非常人物,如果用佛教話說,可說奘公是位過來人;所以能在青年時代,處處表現非凡的氣概,與眾不同!

奘 公未去印度前,在國內四方求法,所學經論幾遍,特別是真諦三藏傳來的攝論、俱舍,更有心得,有時亦到各處弘法,已成一位有名的弘法法師。但他對於自己所學 的,並未感到滿足,主要由於諸師所說紛歧,很難判斷誰是誰非,於是乃立誓遠遊西方,以決所疑。如慈恩傳說:「師既遍謁眾師,備餐其說,詳考其義,各擅宗 途,驗之聖典,亦隱顯有異,莫知適從,乃誓遊西方,以問所惑」。奘公所疑惑的,不是佛法真理,而是譯師們的譯筆問題。佛法是出於印度的,這除了去印直探佛 法本源,還有其他什麼辦法呢?由於有了這樣的動念,所以不顧一切困難危險,誓去印度尋求正法,不達目的不止。

我常說:現在的人真有福了,有時坐在家裡,亦可聽到佛法,如扭開收音機或錄音機就可以了。可是奘公到印度去求法,並不像我們現在這樣容易。據大唐西域記及慈恩三藏法師傳告訴我們:古 代交通不便,沿途危險萬分,隨時有結束生命的可能。奘公走入大沙漠時,仰頭向上看看,沒有一隻飛鳥,俯面向下看看,沒有一隻走獸,再向四周看看,不見一個 人影,唯自一人而已。這種情景,豈是現代人所能受得了的?現代人,不說要吃那麼多的苦去求法,就是有個很好的環境要他去求法,恐怕也不大願意哩!所以現代人與古代人的求法精神比較起來,真是相差得太遠了。還 有一次,奘公經過一座數十丈高冰天雪地的大雪山,地滑天寒,一不小心,若滑下去,就要粉身碎骨。所以奘公的眼睛,只敢向上望,不敢向下看,因為漫山冰雪, 從山上滑下去的屍體,久久不易腐爛,一具具的死屍橫在山下,見了就心寒,若腳一發抖,馬上便會滑下去,與諸屍體為伍,所以不敢向下看。如果不是為求大法, 誰肯這樣冒險?

經過種種困難,冒著千辛萬苦,走完五萬多里長程,於唐貞觀七年,終於安達印度。到印度後,遍歷諸國,廣學聖教,通達各國語言文字,到處受人歡迎禮遇。後至中印度摩伽陀國,進入當時佛教最高學府的那爛陀寺。那爛陀寺在王舍城外,經過幾代帝王的擴建,規模相當龐大,寺內經常住有萬餘僧人,從事佛法修學。奘公在此一住五年,盡學寺中所有各種學科,實其一生學力最得力處。現在的佛教徒,有種錯誤思想,認為學佛的人,特別是出家人,只要學習佛法就可以了,不用再學其他的學問。可是那爛陀寺的學風不然,除了學習佛法,四吠陀、各種哲學思想、乃至文字學、醫藥學等,無不學習。奘公在那裏學習這各種學問,所以得將印度各種知識,介紹到中國來。

當時在那爛陀寺,有位最負聲譽的戒賢論師, 年高百零六歲,而奘公年方三十多歲。可是戒賢論師,對於奘公另眼看待,並將自己所學盡傳於他,這真可以說是宿世因緣了。相傳戒賢論師曾經得過這麼一個夢: 夢中告訴他,你所知的佛法,一定要傳授下來,但能完全接受你的佛法思想理論的,只有一位即將來印求法的中國青年僧。由於做過這麼一個夢,所以見到奘法師來 時,內心就感到無限歡喜,並且毫無保留的將全部佛法及世間各種知識,傳授給奘公。從奘公後來的表現看,卻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因為奘公不僅盡學其所傳,而 且予以發揚光大,諸如我們現在所知的瑜伽唯識學,假定不是奘公傳來中國,又有誰知印度有位享有盛名的戒賢論師?

奘公在印學法後,五印諸王爭先供養,彼土學人咸仰威德。摩竭陀國戒日王尸羅逸多敬禮尤至,於貞觀十五年(六四一,師年四十),特為奘公開辯論大會於曲女城。是時至者有五印度十八國王,大小乘僧婆羅門及外道六千餘人。奘公立了一個「真唯識量」,懸諸國門,並自信的說:「如有那個在我所立的因明量上,找出一點過失,我願以頭謝之」。可是其量在曲女城上懸十八天,來往的僧眾及一般世俗的學者,不知其數,竟無一人提出問難。於是戒日王牌示說:「支那國法師立大乘義,破諸異說,自十八日來無敢論者,普宜知之」。因此,奘公的聲譽,更震動了印度佛教界及學術界,不論僧俗,沒有不知中國有位了不起的法師,並予以高度的仰慕!

不但如此,而且奘公無論到個什麼地方,必為大眾講釋論難,所以博得印度朝野無不深加敬重。大小乘學者並競為奘公尊立義名。如大乘眾尊為「摩訶耶那提婆」,譯來中國義為「大乘天」。又諸小乘學者尊為「木叉提婆」,譯來中國義為「解脫天」。一個異國僧人,在印度立偉義,受到這樣隆重的尊禮,敢說自古以來,所從未有過的。後來印度佛教四眾,不是稱奘公大乘天,就是稱奘公解脫天,再也沒有直呼其名的。有人說:「玄奘在印度周遊大小幾十國,前後滿時七年,其盛況比之孔子周遊宋衛陳蔡,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性質上自然不同)。玄奘之了不起,在於既能請教,又能信道不疑,難怪他到了最後被印度人公認為全印度第一位佛教學者」!

奘 公在印留學學到這樣成功,當然是要回到自己的祖國來,因他去印求法的目的,就是要將如來正法傳入中國的。當奘公要回國的消息傳出後,那爛陀寺的諸大德,均 曾予以懇切的慰留,請求在印常住弘法。最後戒賢論師問奘公道:「關於你的行止,你究竟怎樣打算」?奘公回復他說:「貴國是佛出生之地,我並非不歡喜在這裡 住,不過我來的目的,是為尋求如來的大法,已期利益廣大的羣生,自到此地以後,蒙師給我教導,使我決諸疑惘,並得禮見聖跡,及聞諸部深旨,衷心快慰慶幸,真是不虛此行。現我願以所聞,歸還祖國翻譯,使諸有緣之徒,同得見聞佛法,用報師恩,是以我想還是回到祖國去的好」。戒賢聽了深加喜悅,並同意其東歸,大家也就不再苦留了。

及至奘公東歸時,諸王及四眾均相餞十里,戒日王除供養一路上的所需,別後三日,王復偕諸王各率輕騎數百再度送別,並遣四位使者隨帶國書護衛奘公,令沿途各國迎接奘公,直至中國邊境。奘 公自鉢羅耶伽國,取道陸路回國,途經數十國,時費兩三年,才抵達于闐,即今新疆境。奘公駐錫于闐期間,一面應王邀請,為僧眾說佛法,一面上書唐太宗,報告 西行求法及今回來已到于闐各情。唐太宗得師回來的消息,不特沒有問其私自西行之罪,而且給予奘公很大的慰勉。因而奘公兼程趕回,於貞觀十九年正月到達長 安。雖說官方準備歡迎的儀式來不及舉行,但是自動去迎接奘公的羣眾,爭先恐後的途為之塞。自貞觀三年出國至貞觀十九年回國,前後在印計十七年之久。

奘公安達國門,謁見太宗以後,摒絕一切俗務,專心一意譯經。自貞觀十九年至龍朔三年(西元六四五至六六三),前後經十九年,所譯經論,計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最初四年,是在弘福寺翻譯,其後八年,是在慈恩寺翻譯,中間有一年,住在洛陽積翠宮,復在西明寺譯經兩年,最後四年,則在玉華宮翻譯。所譯的經論,雖以法相唯識為主,但大乘的般若經,小乘的毘曇論,亦復譯得很多。如般若經的六百卷,婆沙論的二百卷等,無不是大部的譯述。在譯經史上,可說開創了新的紀元。因為專以譯經為務,所以「每日自立課程,若晝間偶因事阻,必於夜間補足」。有時抱病翻譯,辛勤為法,於此可見。總之,十九年中無一日暇,誠為中國佛教史上空前絕後的高僧。

奘公從事辛勤翻譯,雖則說是筆墨生涯,但未忘記自己是個佛教徒,對於佛教徒所應有的行持功夫,仍是認真的實行,從來沒有懈廢過,到六百卷般若譯成時,更精勤的行道禮懺,奘公可以說得上是位解行並進的大德,十足可為後代佛子的榜樣!從宗教的立場來講,奘公的示寂,是預知時至的,如其將要離這人世間前,曾對譯經的僧眾和門人說:「我今年已六十五歲了,就將和你們永別,你們對諸經論,如有可疑之處,現在可以速問」。或有門人遠行,亦告訴他們說,此別將不再見。病中屢見鮮白大蓮花現前,又時時的見到佛相,所以就命僧眾讀所譯的經論名目,自己則默念彌勒聖號,並令眾僧同念南無彌勒如來,至二月五日安然示寂,時麟德元年(六六四)

奘公示寂,是件大事,不但震動了佛教界,亦震動了整個國家,當這不幸消息,傳到高宗帝時,高宗哽咽的對左右說:「朕失國寶矣」,並且罷朝五日。寂後,於四月十四日,葬於白鹿原,京邑及諸州送葬者百餘萬人,是日緇素宿於墓所者三萬餘人。

史上最偉大的留學交流生。
在通往西行途中的「莫賀延磧」大漠,荒蕪之地,四野什麼都無,日­夜就祇有風和沙,玄奘不小心掉了水袋,失去救命的水,他想回頭往­返大唐,走了十多里就停下了東歸的腳步,他想「寧可西行而死,絕­不東歸而生」,因為他曾發誓「若不抵達印度,絕不東歸一步」。根­據史料,他四天五夜滴水未進。
很難想像如果現代人四天五夜滴水未進,如何走出大漠死亡邊緣。

離開了死亡之後,遇上了深信佛教的「高昌國」國王,被他要求留下­宏法,絕食四天堅決不留下,感動國王,互相結為兄弟,得其派遣三­十多人相助西行取經,經過無綱紀的「焉耆國」被強盜打劫,...­.之後攀越嚴寒積雪的山嶺「蔥岭」(即是現今的帕米爾高原),死­了一半人...........後經過信奉拜火教的「撒馬爾罕」­國(現今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玄奘向國王講佛法,國王放棄拜火­教,轉信佛教。

 

 

◎果彥癡語:

瞻仰一代高僧之風範,「遠紹如來,近光遺法」之宏願,利益眾生之悲心,為法忘軀,難行能行!

不禁喟然而嘆,慚愧啊!慚愧!今人差之甚遠矣!

 

浴佛偈: 我今灌沐諸如來。 淨智莊嚴功德聚。

五濁眾生令離垢。 同證如來淨法身。

                                                            果彥 謹誌於2012佛誕日


4 則留言:

  1. 他神情俊朗,被國家領導人多次接見!

    20多歲時已有令人羨慕的國籍,全世界免簽護照。

    30多歲,他駕駛寶馬,帶著兩隻寵物和一個僕人,
    足跡基本遍布亞洲各個國家。

    每到一處都被無數瘋狂粉絲圍困,想跟他一夜情的女人數不勝數;
    而男人,聽到他的名字恨不得吃他的肉。

    他就是—唐僧! :)) :)) :))

    上文節錄自: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319556938083701&set=a.284453794927349.64079.284452234927505&type=1&theater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這是西遊記小說中的描述吧! >:)

      刪除
  2. 玄奘大師曾說:寧可西方一步死,不願東方一步生。
    玄奘大師捨身求法,令人感佩,流布佛法功德無量。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的!
      高僧大德的勇猛精進,是我們要仰效的!

      刪除